95亿美元“债转股”生死博弈 融创背水一战赌股价未来

95亿美元的“债转股”生死博弈,对于融创来说无疑是一场背水一战。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融创的这一决策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同时也预示着其对于股价未来的赌博。
首先,债转股是指将企业债务转换为股权,从而降低企业负债水平,优化资本结构。对于融创来说,此举旨在缓解其高负债带来的财务压力,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然而,这一决策也存在风险。
一方面,债转股可能导致公司股权稀释,从而降低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在短期内,这可能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市场可能会对融创的股权稀释产生担忧。另一方面,债转股后,融创的资产负债率将得到降低,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信用评级,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对于融创来说,这场生死博弈的关键在于其对股价未来的赌博。以下是几个可能影响股价走势的因素:
1. 市场环境: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持续收紧,行业整体面临下行压力。如果市场环境持续恶化,融创的股价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2. 公司业绩:债转股后,融创的负债水平将降低,但公司的盈利能力仍然取决于其主营业务的发展。如果公司业绩不佳,股价可能会承压。
3. 政策支持: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支持将对融创的股价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房地产企业,融创的股价有望得到

相关阅读延伸:95亿美元“债转股”生死博弈 融创背水一战赌股价未来

4月17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融创”)发布公告,针对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

截至目前,持有债务本金约13亿美元的初始同意债权人已签订重组支持协议,持有债务本金超10亿美元的债权人正在进行签署程序,支持债权人合计持有债务本金占现有债务本金总额约26%。融创正向其他债务持有人寻求更广泛的支持。

这已经是融创第二次闯关境外债重组。与以往市面上的多选项方案不同,此次重组方案为100%“债转股”。若该计划得以实施,融创中国将成为首家将所有美元债券转换为股票的大型开发商。

那么,此次融创将境外债全额“债转股”的方案会获得多数债权人的支持吗?

境外债重组拟“全额债转股”

具体来看,融创重组方案的一大特点是“全额债权转股权”,为债权人提供获得短期流动性及潜在股票升值收益机会。公司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新MCB),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6.80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生效日起转股;另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后18-30个月内转股,该类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25%。

据了解,本次融创境外债务重组将上市公司发行或担保的债务全面纳入重组方案,覆盖了公开市场债券、私募贷款等不同类型,以彻底化解上市公司层面的债务风险。

截至4月17日收盘,融创中国股价报1.58港元/股,涨幅为5.33%。由此对比,目前债转股的股价远超当前股价,这也意味着债权人债转股后能否“解套”,取决于融创能否持续恢复经营且股价得以抬升。

“这个方案的有利之处可以帮助融创彻底解决美元债,不再有清盘风险;内外债重组成功,净资产大增,债务和利息大降,公司进入正常经营。但弊端就是股本大增、股价会受到冲击,中小股东利益有损。”业内一位长期关注融创债务重组的专业人士表示。

“此次融创‘债转股’相当于增发,会稀释股东权益,造成股价进一步下探;而且方案中‘债转股’的价格大幅高于目前融创股价。基于目前形势,其股价预计还要下跌,债权人也可能会犹豫,所以该方案的通过仍有一定压力。”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表示。

在这一方面,公告显示,应部分债权人建议,融创债务重组方案推出“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具体而言,计划债权人每获得分配的100美元本金的新强制可转换债券中,将有约23美元的新强制可转换债券发行予主要股东或其指定方,在满足约定的归属条件后,该部分新强制可转换债券转换成的股票将释放给主要股东或其指定方。主要股东享有受限股票的投票权等有限的权利,且在重组生效日期起6年内不得处置、抵押、转让该等受限股票以换取经济利益,除非达到特定限制条件。

融创中国表示,通过该计划,主要股东股权比例维持在一定水平,避免过分稀释,赋予长期责任,让其能够持续为公司核心经营事项及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融创能否实现轻装上阵?

目前,已有26%的债权人支持此次重组方案。融创中国承诺,尽合理努力于2025年12月31日或之前,且无论如何,于最后截止日期前促使计划生效日期落实及重组全面实施。

也就是说,今年是融创化债的最后时刻,能否彻底化解债务风险在此一举。从客观情况看,融创“出险”也已两年有余,“时间不等人”。

从财报来看,2024年,融创中国收入约为740.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2%;毛利由2023年的亏损25亿元转为盈利28.9亿元;但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却从2023年的79.7亿元扩大至257亿元。从2021年到2024年,融创中国已经连续四年出现亏损,持续亏损状态亟须扭转。

从负债和资金层面看,截至2024年末,融创的借贷总额为2596.7亿元,流动和非流动借贷分别为1860.9亿元和735.8亿元,现金余额(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约197.5亿元;到期未偿付借贷本金约1058.0亿元,本金约645.7亿元的借贷可能被要求提前还款。

如果此次融创的境外债重组成功,参与转股的债务规模近百亿美元,加上年初融创境内债重组成功,在上市公司层面未来几乎没有负债压力,预计整体偿债压力下降近700亿元规模,每年利息支出可节约数十亿元。如果不成功,融创的希望或再次破灭。

融创此次会成功“脱掉包袱”吗?拭目以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徐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赵琳

发布于 2025-07-04 20:55
收藏
1
上一篇:“头部房企年中化债加速,碧桂园、融创领航,75%债权人鼎力支持!” 下一篇:弃美投欧风起?千亿资金涌入欧洲股票基金,德企三月加速撤离美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