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逐步落地,节日牌理财产品销声匿迹,行业变革下的市场新气象
资管新规(即《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是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为了规范资产管理业务,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落地,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节日牌”理财产品销声匿迹。
“节日牌”理财产品是指金融机构在特定节日(如春节、国庆节等)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这类产品通常具有高收益、低门槛等特点,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然而,这类产品也存在一些问题:
1. 风险较高:由于期限短,投资者难以全面了解产品的风险,容易陷入高风险投资。
2. 违规操作:部分金融机构为了吸引客户,可能会违规操作,如虚假宣传、夸大收益等。
3. 流动性风险:在特定节日,部分投资者可能会集中赎回,导致产品流动性风险增加。
资管新规的出台,旨在规范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防范金融风险。以下是一些导致“节日牌”理财产品销声匿迹的原因:
1. 加强监管: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规范产品销售行为,对违规操作进行严厉处罚。
2. 期限限制:资管新规规定,资产管理产品不得进行期限错配,这意味着金融机构难以再通过短期产品吸引客户。
3. 风险控制:金融机构为了符合资管新规的要求,会更加注重产品的风险控制,降低短期产品的收益,从而减少“
相关内容: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银行网点调查后发现,在这个“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几乎没有银行推出相关理财产品。同时,以往大额存单等高息存款类产品的利率也在不断下调。
节日理财淡出市场
大额存单利率持续走低
以往,节日期间都是银行揽储的一个时间节点,在此期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也普遍高于日常同类产品,堪称“节日牌”理财产品。然而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银行却悄无声息。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银行网点发现,相比以往,今年鲜有银行对中秋节和国庆的专属理财产品进行推介,甚至大多银行并未推出中秋、国庆节日理财产品。
除此之外,记者以“中秋、国庆”为关键词在中国理财网进行搜索,也并没有发现相关理财产品。而去年也仅有寥寥数款相关主题产品推出。
某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过去的节假日理财产品主要是一些短期高收益率的保本类产品。但在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产品开始向净值化转型,具有短期、高收益率特点的保本产品已经开始退出市场了。因此理财产品的节假日属性也会开始淡化。”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除了节日理财产品销声匿迹,以往动辄4.0%收益率的大额存单也不复再现,目前各银行大额存单的最高利率仅停留在3.5%左右。
“自从6月末开始,我们就已经没有利率高于3.5%的大额存单了,以前那些高息产品,现在都没了。”某城商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这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优化政策的落地不无关系。据了解,新的存款利率报价方式已经执行了3个多月,而影响最大的就是长期存款利率,尤其是3年期存款利率。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在新规出台之后,3年期存款平均利率持续三个月下跌。这也意味着,以往高收益率的存款类产品利率未来可能还会持续下跌。
传统理财
净值化转型加速
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随着保本理财不复存在,低风险类高息产品销声匿迹。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未来想要拿到更高的理财收益或存款利息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较大,投资者也要承担一定风险。
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理财产品呢?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以后,居民理财仍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如为保守型可选择大额存单等保本类产品,或者收益变化幅度不大的货币基金;如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可继续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或者选择股票,基金等。
她还建议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前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作出选择。同时也建议银行、投资者双方之间加强沟通。
那么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渐推进,未来的银行理财业务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东亚前海证券的研报认为,一方面,资管新规逐步落地,银行理财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刚兑理财市场萎缩,低风险偏好资金寻求收益稳健、风险可控的替代产品;另一方面,无风险利率下行,固收类产品投资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不断下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不断降低。“固收+”产品在此形势下承接投资需求,将成为低风险偏好资金的布局焦点。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至2021年年底,绝大部分银行理财将按照监管要求完成整改,“资管新规”过渡期内的临时性政策将终止,资管行业逐渐进入全面贯彻落实“资管新规”的新阶段。
王一峰认为,随着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将推动理财业务持续规范化发展;其次理财公司主体将更加多元,机构竞争强度提升;同时,理财规模维持较好增长势头,代销渠道将成为推动AUM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伴随这一过程,养老理财、跨境理财通、ESG、FOF等特色产品将更加丰富。
(责任编辑: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