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协首开ABS罚单,恒泰证券因违规被暂停备案6个月
是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首次对资产支持证券(ABS)业务违规行为开出罚单。恒泰证券因在ABS业务中存在违规行为,被中基协暂停备案6个月。
具体违规行为包括:恒泰证券在发行ABS过程中,未按规定履行尽职调查义务,未对底层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充分核查,导致部分底层资产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等问题。此外,恒泰证券在发行过程中,还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等问题。
此次处罚体现了中基协对ABS业务监管的严格态度,也提醒了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开展ABS业务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尽职调查义务,确保ABS业务的合规性。
相关内容: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决定自2017年8月1日起暂停受理管理人恒泰证券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6个月。
违规挪用ABS回收款
中基协公布的《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涉事ABS业务是恒泰证券管理的“宝信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宝信租赁四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和“吉林水务供水收费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三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
上述三只专项计划的原始权益人按照约定将基础资产产生的回收款归集至监管账户后,在专项计划投资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短期内迅速转出。在专项计划账户划转归集资金日之前,重新将资金集中转回监管账户。截至2017年5月底,宝信租赁从宝信二期监管账户转出的资金笔数为24笔,转出规模为2.75亿元;从宝信四期监管账户转出的资金笔数为21笔,转出规模为6.85亿元;水务集团从吉林供水收费的资金归集账户转出的资金笔数为188笔,转出规模为4.78亿元。
中基协的审理小组认为,专项计划监管账户的归集资金属于专项计划资产,原始权益人和专项计划管理人无权擅自动用监管账户内的资金或者擅自约定监管账户内资金的使用。恒泰证券作为专项计划管理人,不仅未能忠于职守,混淆了债务融资业务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其行为违背了《基金法》《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以及相关自律规则的要求,影响了专项计划资产的独立性,破坏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基础法律关系,使得专项计划资产出现被侵占、挪用的风险。
中基协决定自2017年8月1日起暂停受理恒泰证券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暂停期限为6个月。暂停期满,恒泰证券应当向内蒙古证监局和基金业协会提交整改报告,经验收合格后,再予恢复受理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
严格监管防范ABS风险
自2014年底备案制启动以来,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发展,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稳健增长,今年上半年产品累计备案规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截至2017年6月30日,累计共有109家机构备案确认810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总发行规模达10198.92亿元。
恒泰证券曾是最早发力ABS的券商之一。截至今年3月底,恒泰证券的ABS业务备案数量位列行业第五。中基协开出首单ABS罚单,正释放了严格监管,防控风险,进一步规范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信号。
2017年7月2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产证券化业务专业委员会成立。
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致辞中指出,设立资产证券化业务专业委员会恰逢其时,对于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业务中存在的不足,如中介机构合规内控薄弱,尽职调查不充分等问题,要引起监管部门、自律组织的高度重视,及早采取措施,防范出现更大的问题和风险。成立资产证券化业务专业委员会,希望能够建立起行业、自律组织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平台。专业委员会要配合自律组织做好自律管理工作,防范金融市场风险,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稳定发展。
中基协会长洪磊也表示,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工具,有助于盘活企业存量资产,降低企业杠杆率,提升企业融资效率,有利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建一个健康扎实、有稳定收益的市场。要引导行业机构提高挂牌产品比例,研究加强对不挂牌产品的管理,同时在《基金法》和《证券法》的框架下研究推动不动产投资基金(公募REITs)相关规则制度方案,为监管机构提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