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看点丨“五一”假期策略,持股还是持币?机构权威解读揭晓

股市看点丨“五一”假期策略,持股还是持币?机构权威解读揭晓"/

在“五一”假期前后,关于是持股还是持币的问题,不同机构会根据市场分析、经济数据、政策导向等因素给出不同的建议。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观点:
1. "乐观派观点": - "机构分析":部分机构可能会认为,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市场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资金流入,尤其是在消费类股票上,因为假期会带动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的消费。 - "持股建议":建议投资者持股过节,尤其是持有那些与消费相关的股票,因为假期效应可能会带来短期内的股价上涨。
2. "谨慎派观点": - "机构分析":另一部分机构可能会考虑到假期期间可能出现的消息面真空期,以及节后可能的市场波动。 - "持币建议":建议投资者持币观望,避免在假期期间因消息面不明朗而做出冲动的投资决策。
3. "中性派观点": - "机构分析":还有一些机构可能会认为,节假日期间市场的波动有限,但节后可能会根据经济数据、政策变化等因素出现一定的方向性。 - "中性策略":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策略,采取部分持股或分散持股的策略,以应对节后市场的可能变化。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 "关注市场动态":密切关注节前市场动态,尤其是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动态,以及政策面的变化。 - "分散投资"

相关内容:

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全球IPO回暖叠加新经济崛起 中企赴美上市激增

2021年以来,尽管面临一些监管风险,但中资企业赴美上市热情高涨,引发了市场的关注。数据显示,这一现象既同全球IPO市场的气候有关,也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中包括互联网、生物医药等新经济的快速壮大,同时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带来了一些启示。

40股年内披星戴帽 A股业绩为王效应增强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随着我国带量采购的不断推进与完善,药品、高耗值医疗器械的带量采购顶层设计架构已逐渐明晰。一方面,形成协作有力、层次丰富、灵活规范的国家、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另一方面,形成对高值医用耗材采用“一品一策”,探索专项集中采购,对适应症和功能主治相似的探索合并集中采购,议价采购等多种采购机制。

财报密集披露 业绩支撑下机构依旧青睐“喝酒”

受财报披露等消息影响,4月28日A股酿酒板块大涨,其中白酒板块表现十分活跃。截至当日收盘,古越龙山、青青稞酒、海南椰岛涨停,山西汾酒、金徽酒、金种子酒、口子窖、酒鬼酒等也纷纷跟涨。天风证券指出,当前进入白酒公司年报和一季报集中披露期,业绩强支撑有望持续提振板块景气度。

年内236家上市公司业绩“变脸”

年报季进入尾声,A股不少上市公司却出现业绩“变脸”。据同花顺统计,截至4月28日记者发稿,年内有236家上市公司修正了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专家表示,上市公司业绩“变脸”虽存在一定客观原因,但总体看,仍体现出其业绩预告发布的不严谨性,也会导致不同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要警惕上市公司“变脸”风险。

银保机构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监管将加强

银保监会网站4月28日消息,近年来,银保监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持续开展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通过采取监管措施,有效遏制乱象发展势头,整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监管,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聚焦重点机构重点问题,加强处置处罚和公开披露,持续抓好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

中小盘成长股再出发 公募深挖投资良机

近期A股市场出现明显的风格转换,连续上涨的核心资产出现了回调,而沉寂一时的中小市值股票集体上涨。虽然近两年市场风格偏向大盘股,但整体来看,中小市值股票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近期,成长风格再度受到市场认可。3月25日至4月28日,创业板指数反弹约15%,远远超过同期其余主流指数的涨幅。部分公募机构的投资视野,重新纳入中小市值品种与次新股,试图挖掘一度被忽视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北向资金扫货周期股成加仓目标

4月28日,沪深两市震荡走强,上证指数上涨0.42%,深证成指上涨0.94%,创业板指上涨2.16%。两市上涨个股超2200只。Choice数据显示,28日北向资金净流入20.08亿元,已连续四个交易日净流入。在此期间,周期股成为北向资金加仓的主要目标,其中对钢铁和有色金属板块大举加仓。

盈利动能支撑信心 机构建议持股过节

A股4月行情即将收尾,展望5月,卖方机构分析认为,市场盈利水平在未来两到三个季度将维持高增长状态。由此,行情反弹的格局未变,建议投资者“五一”小长假持股过节。但需要提示的是,市场结构性博弈还会增强,投资者不妨适当提高换手率。从基本面因素来看,A股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维持在相对高位,这是机构看好“红五月”行情的主要原因。

4月权益ETF份额缩水 消费券商等品类吸金

4月市场弱势盘整,作为机构资金风向标的权益类ETF(股票ETF+跨境ETF)份额显著减少,一些宽基和消费、券商、银行等ETF成为吸金主力。小长假将至,一些基金经理对于节后市场也表现出谨慎乐观。

3月末银行业理财市场 规模超25万亿元

4月2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理财市场2021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运行平稳。截至3月末,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5.03万亿元,同比增长7.02%;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达到18.2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占比提高23.88个百分点。此外,全市场新增理财投资者817.15万个,达到4979.63万,今年前三个月累计实现理财投资收益2095.83亿元。

险资拥抱A股核心资产 国寿连续加仓贵州茅台

险资对A股核心资产依然青睐有加。4月27日、28日,机构抱团持有的贵州茅台与五粮液相继发布一季报。截至一季度末,两家白酒龙头的前十大股东及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均出现中国人寿(业内简称“国寿”)的身影。在2020年年报中,中国人寿明确提到,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之一就是“面向未来、创造收益弹性的权益资产,在结构性行情环境下继续积累核心资产,优化品种策略安排,提高组合收益贡献。”

责任编辑:马跃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发布于 2025-07-05 14:06
收藏
1
上一篇:财经早餐,资金激增,香港ETF市场迎来疯狂涌入热潮 下一篇:汇金赎回ETF 助推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预期股市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