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IPO动态,华宝证券撤回上市申请,东莞证券财务资料更新待审

券商IPO动态,华宝证券撤回上市申请,东莞证券财务资料更新待审"/

华宝证券撤回上市申请,东莞证券已更新财务资料,以下是相关情况的分析:
1. 华宝证券撤回上市申请
华宝证券撤回上市申请可能由于以下原因:
(1)监管政策调整:近期,监管层对证券行业IPO审核政策进行了调整,可能导致华宝证券不符合新的上市条件。
(2)公司自身原因:华宝证券可能因内部管理、财务状况等问题,认为当前时机不适合上市。
(3)市场竞争:证券行业竞争激烈,华宝证券可能认为撤回上市申请有利于公司战略调整。
2. 东莞证券已更新财务资料
东莞证券更新财务资料可能意味着以下情况:
(1)公司业绩改善:东莞证券可能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盈利能力,使得财务状况得到改善。
(2)满足上市要求:东莞证券更新财务资料可能是为了满足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要求。
(3)应对市场竞争:东莞证券可能希望通过更新财务资料,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结:
华宝证券撤回上市申请和东莞证券更新财务资料,反映了证券行业IPO市场的动态变化。一方面,监管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企业选择撤回上市申请;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通过优化自身业务和财务状况,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为上市做好准备。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证券行业IPO动态,有助于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投资于具有潜力的企业。

相关内容:

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记者 宓迪)近期,正在排队冲击IPO的多家券商有了新动态:华宝证券已于日前撤回上市申请,而截至7月1日,有5家券商仍在排队IPO进程中。不久前,华金证券也因撤回辅导备案受到市场关注。

记者关注到,这些拟IPO券商多被认为是中小券商。中小券商冲击IPO的难点在哪?应如何加强“内功”?

华宝证券:未改变登陆资本市场的长期战略规划

记者关注到,近日,据上交所官网显示,因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宝证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有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撤回申请有何原因?7月1日,记者联系到华宝证券方面,相关负责人在回复中表示,这是基于公司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作出的主动决策。“撤回上市申请并未改变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长期战略规划。”上述负责人称,公司将进一步聚焦功能性、特色化定位,切实贯彻好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的战略导向,充分利用股东特点、区位优势、特色业务禀赋等,集中精力服务好实体经济。

据华宝证券招股书,华宝证券是中国宝武旗下的证券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地为上海,注册资本金40亿元。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结果,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分类结果分别为BBB、A、A及A。

招股书显示,华宝证券的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按照地域划分来看,主要在上海地区和浙江地区。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上海地区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0.16%、71.25%、72.82%及76.78%;浙江地区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38%、13.47%、10.25%及8.66%。

华金证券撤回IPO辅导备案

不久前,另一家券商——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金证券”)也撤回上市辅导备案。

据记者梳理,2020年3月份,上海证监局披露《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备案基本情况表》,中信证券为其辅导机构。而根据华金证券今年四月份的辅导工作进展报告(第十二期)显示,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完善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二是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制度,三是持续关注公司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较为稳健。未来辅导机构将持续关注公司业务经营发展态势及经营模式转型情况,以及公司在重要业务领域面临的竞争情况与相关战略规划。”报告提到。

而从2023年经营数据来看,华金证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97亿元,实现净利润-1.76亿元。期末公司总资产99.03亿元,净资产39.70亿元。

2022年11月,证监会曾披露《关于对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并限制业务活动监管措施的决定》称,经查,发现华金证券存在以下违规行为:一是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二是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未按廉洁从业规定聘请第三方机构。根据相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华金证券采取以下监管措施:一是责令改正;二是在2022年11月25日至2023年2月24日期间,暂停保荐和公司债券承销业务。

东莞证券已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

据记者根据沪深交易所网站梳理的数据,截至7月1日,有5家券商在排队IPO进程中,其中开源证券、华龙证券、财信证券、渤海证券审核状态为“已问询”,东莞证券审核状态为“已受理”。

据深交所网站显示,6月29日,东莞证券已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东莞证券的冲击上市之路已历经多年。资料显示,2015年,东莞证券就向证监会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材料并获得受理。全面注册制实施后,深交所于2023年3月2日受理了东莞证券IPO平移申请。

业绩方面,2023年东莞证券实现营收21.55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6.35亿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下降6.26%、19.70%。

而在其他几家排队券商中,记者关注到,华龙证券实现营收11.97亿元,较2022年同期亦出现下降,2022年同期为13.44亿元;归属净利润3.22亿元,同比下降24.20%。

谈及中小券商IPO的难点,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2日对央广网记者表示,中小券商在IPO过程中存在监管合规与问询挑战、市场竞争与差异化定位、品牌认知与市场信任、盈利能力与可持续性四大难点。

“随着IPO节奏的放缓和监管的收紧,券商IPO承销收入的集中度在逐步提升,这对中小券商构成了压力。监管机构对于中小券商的业务规范性、财务透明度、风险管理能力等有着严格要求。监管的加强可能导致一些中小券商的IPO项目撤否率升高,从而影响其IPO进程”,田利辉表示。

此外,田利辉认为,大型券商通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资源优势,这使得中小券商在IPO承销项目中难以与之竞争,尤其是在IPO承销收入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在众多券商中脱颖而出,需要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策略。中小券商往往需要在特定领域或服务上建立核心竞争力,但找到并维持这一优势并不容易。

在田利辉眼中,品牌影响力较小的券商在吸引投资者和建立市场信任方面可能遇到更多困难,尤其是在市场情绪谨慎时。而相较于大型券商,中小券商可能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和业务波动性,需要证明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以吸引投资者。

专家建议中小券商从五个方面加强“内功”

为了应对IPO的难点,中小券商如何加强“内功”?田利辉认为,应从公司治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五个方面着手。

其中,在运营管理方面,他建议,中小券商应聚焦自身业务特色,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差异化发展是需要开展的运营方向,需要专注于某一领域或某一细分市场,通过深耕细作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展业务渠道和客户资源。在财务管理方面,田利辉认为,中小券商应努力提升盈利能力,优化财务结构。通过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营效率等方式,增加净利润和净资产规模,以满足上市财务指标要求。在风险管理方面,他对记者表示,中小券商应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深化合规文化培养,加强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公司稳健运营。

“这五项‘内功’的成功修炼关键在于中小券商能否聘任或培养一批专业人才”,田利辉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发布于 2025-07-05 15:16
收藏
1
上一篇:股票沪A深A股东账户数量限制,最多开几个?满三户还能开吗? 下一篇:华宝基金引领行业先锋,首批正式上线“个人养老金基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