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港口交易揭秘,暗藏一条通往财富的隐秘路线

李嘉诚港口交易揭秘,暗藏一条通往财富的隐秘路线"/

李嘉诚在港口交易中的行动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因为他的商业策略通常都隐藏着深远的考量。关于您提到的“隐秘路线”,这可能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 "投资策略":李嘉诚在港口投资中可能会采用一些独特的策略,比如通过资产重组、股权转让等方式,使得其投资路径并不直观。
2. "国际布局":李嘉诚的港口投资可能涉及全球布局,通过在不同地区的港口进行交易,形成一张庞大的国际网络,这种网络布局通常不会公开透明。
3. "合作伙伴关系":他可能会与一些不为人知的合作伙伴进行交易,这些合作伙伴的加入使得交易路径变得更加隐秘。
4. "政策因素":在港口交易中,李嘉诚可能会考虑政策因素,比如某些地区的港口政策可能限制了信息公开的程度。
5. "商业机密":作为商业巨头,李嘉诚的许多商业决策都是为了保护商业机密,不对外公开。
6. "长期战略":李嘉诚的投资通常具有长远的眼光,他可能不会急于公开每一步的具体行动,而是根据长期战略逐步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可能的情况,具体的“隐秘路线”需要结合具体案例和相关信息来分析。在商业世界中,保护商业机密和战略规划是常见做法,因此对于这类信息,公众了解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

相关内容: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青城桢楠
在全球贸易敏感时刻,一个敏感的企业和人物,做了一个敏感的决定,引发轩然大波。

3月5日,已经退休快5年的李嘉诚,突然上了热搜。

原因是,旗下长江和记宣布,将把旗下港口业务的80%出售给由美国贝莱德集团和MSC旗下的码头投资有限公司Terminal Investment Limited,所组成的贝莱德-TiL财团。

根据长和公告,本次交易涉及23个国家,43个港口,出售资产权益价值为177亿美元,长和持股为80%,长和出售上述港口的股权价值为142.12亿美元。

据星岛周刊等媒体报道,这笔交易由长和的老朋友高盛独家撮合,此前一点风声都没有,堪称迅雷不见掩耳。

千亿人民币级别的交易,以如此低调的方式迅速达成,实属罕见。

国内之所以关注这笔交易,并非因为它规模大,速度快,而是因为三个字——巴拿马。长和公告,本次交易除了不包含中国地区港口以外,涵盖了其他所有地区的港口业务,其中,位于巴拿马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也在其中。

图片来源:GEOINT

无奈的选择 纯粹的商业不纯粹

特朗普上台后,一直强调中国掌握了巴拿马港口,对美国运输安全造成了影响

2月4日,BP社报道,迫于美国压力,巴拿马政府考虑取消长和旗下子公司的和记港口的运营合约,以回应美国政府的威胁。仅一个月的时间,长和就卖出了巴拿马港口在内的几乎全部港口业务,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更让人怀疑的是,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消息人士称,参与收购的贝莱德公司,第一时间便向特朗普政府及国会汇报了交易情况。

长和真的是因为美国才卖港口的么?

(图源:pixabay)

在交易宣布后,长和在其官网披露对交易的官方看法。长江和记集团联席董事总经理陆法兰表示:

这项交易是迅速、低调而又具竞争性的过程下进行的成果。过程中我们收到了众多出价和意向书。因此,此项原则性协议的交易估值极具吸引力,而且非常符合我们股东的最佳利益。在调整了少数股东权益以及和记港口偿还长江和记的贷款后,预计此交易将为长江和记集团带来超过190亿美元的现金收入。我想强调,这项交易是纯商业性质,与近期关于巴拿马港口的政治新闻完全无关。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交易仍需待确认性尽职调查、签署最终文件,以及常规和一贯的完成程序、调整、条件,同时还须遵守和记港口相关少数股东权利的协议,方告完成。

按照陆法兰的说法,这事和政治无关,纯粹是商业考量

另据海事服务网CNSS公众号 3月7日的文章,据消息人士透露,长和之所以要卖掉码头业务,主要因为码头投资组合十年来一直停滞不前,且长和对码头业务缺乏兴趣

(图源:pixabay)

文章援引前航运分析师Mark McVicar的话,几年前,在参观和记港口集团收购的英国费利克斯托港时,Mark McVicar感受到和记对码头业务并不感兴趣,这只是他们的一棵摇钱树。Mark McVicar补充,和记港口决定出售除中国港口以外的所有资产并非近期之举,这一决策源于他们退出全球港口业务的意愿。

另外,全球顶级航运咨询公司德鲁里的分析师也认为,长江和记出售其港口业务的主要原因是“港口业务不如公司其他业务有趣”

在民族主义盛行的时代,上述解释相信很难打动吃瓜群众的集体认知。国内不少舆论众口一词,认为这是不顾国家利益,贱卖资产

是不是贱卖,或者到底是否出于商业考量,黄金标准是价格是否合理,买卖是否划算。

根据长和2024年半年报,其四大核心业务中,港口业务收入占比为9%,但息税前利润占比却高达21%,是赚钱效率最高的部门。

长和2024年半年报显示,港口业务收入整体增长了9%,息税前利润增长了33%。其中,业绩贡献最主要的地区是亚洲、欧洲及拉丁美洲地区,中国地区相对弱一些。备注部分明确,亚洲、澳大利亚及其他中,包括巴拿马、墨西哥及中东。

长和进一步解释,2024年上半年港口吞吐量增长,主要受到亚洲、澳洲及其他分部按年增加14%所带动,尤其中美洲(墨西哥、巴哈马群岛之自由港及巴拿马)、东南亚(巴生、兰差彭及耶加达)与巴基斯坦之当地消费畅旺,以及全球货运处理速度加快。

息税前利润的角度看,包含了巴拿马地区的亚洲、澳洲及其他分部,2024年上半年录得46%的涨幅。

据第一上海证券最新研报,长和的全球港口业务在2023年的吞吐量约为8,210万标准箱,其中巴拿马港口的吞吐量占集团的3.2%。别看吞吐量占比不高,盈利贡献可是不小

第一上海证券测算,按EBIT计算,巴拿马港口对集团港口业务的贡献约为16%。应该说,巴拿马等地区在长和的港口业务量是一块肥肉

自从1997年拿下巴拿马之后,长和已经运营了快30年。据长和巴拿马港口公司的声明,截止到2024年,长和累计为巴拿马经济贡献了超过59亿巴波亚(约合59亿美元)。

这到底值多少钱?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很多人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前置条件。运营风险。

(图源:pixabay)

前文我们提到,目前巴拿马政府一直在考虑停止与长和的合作,即便长和和巴拿马政府续约到2036年,但一纸合约没有太多的保护效力。

在资本市场上,一个充满运营风险的资产是卖不上价钱的。站在长和的角度看,谈判筹码微乎其微。如果谈判对手强硬,在上述港口组合包里,巴拿马资产很可能压根就卖不上什么价钱。

这才是正常的商业逻辑。

可现实是,贝莱德-TiL财团愿意按照142亿美元的评估价格给长和结算。

142亿美元意味着什么?据信报的报道,按照目前的条款,相关资产的评估价格是13倍EBITDA,目前国际主流港口的平均估值为10倍EBITDA。相当于贝莱德-TiL财团在长和处于谈判弱势的时候,给出了30%的溢价。

据财联社报道,知情人士称,长和愿意这么快接受交易,一个主要原因是贝莱德开出的价格太好了,根本无法拒绝

(图源:pixabay)

李嘉诚家族是风险的极端厌恶者,每次风险来临的时候,都会选择尽快出手,落袋为安。这次面对已经出现的港口风险,能够获得30%的资产溢价,不可能不心动。财联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解决方案,李嘉诚不喜欢事情拖而不决。”

另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是,过去一直以安全稳健著称的长和,正在面临越来越高的融资成本

据兴业证券统计,截止到2024年上半年,长和的融资成本已经飙升到3.6%,是2021年的两倍多。

在整体业务增长不快的情况下,持续飙升的融资成本,不仅会大幅稀释其盈利水平,还可能导致潜在的财务风险。长和一次性卖出风险资产,收回大笔现金之后,极大的缓解了财务压力。

机构都在最新的研报里指明,此次交易完成后,长和的有息负债率有望降至20%以下,财务成本大幅优化,推动整体利润率提升。

华尔街对于长和的交易非常震惊,无论是价格还是速度。美国银行在报告中称为“重大意外”,指出这笔交易的价格达到长和2024财年预计收益的11至13倍。摩根大通分析师也表示,交易标志着长和的“重大战略转变”。

几乎所有机构都给出了看好长和的最新评价,且调高了其股价预期。

过去长和股价中隐含了地缘政治风险,此次交易让风险一次性出清。长和公布交易后,其股价从38块一路飙升到50块附近,带领本就火热的港股进一步上行。

从市场角度看,长和这笔交易,无疑也是划算的

关键推手不是贝莱德 而是MSC

本次交易,几乎所有的国内媒体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贝莱德身上,认为长和不顾国家利益把港口卖给美国身份的贝莱德,是投鼠忌器。

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这样的叙事能够引发关注。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么?

(图源:pixabay)

贝莱德确有以此作为投名状讨好特朗普的意图。据界面新闻3月7日的消息,在特朗普就职典礼后,贝莱德的CEO拉里·芬克曾联系白宫,告诉他们如果让贝莱德安排交易,就不需要美国使用武力强行抢夺运河。

据星岛周刊,本次交易前,贝莱德主席Larry Fink再一次致电白宫,报备交易成果。

特朗普上任后,几乎所有主流大财团、大机构都拿出了压箱底的交易,以满足特朗普的面子,苹果、META、软银,类似的例子不要太多,贝莱德不做点什么反而不正常。

但大家都忽视了一点,促成本次交易的最大推手,并非贝莱德本身,如果没有MSC地中海航运集团的介入,拿到交易的也许是黑石等其他公司。

MSC地中海航运或许才是值得重视的那个。

(图源:pixabay)

长和官网披露的信息中,有MSC地中海航运集团总裁Diego Aponte的表态:

我们与和记港口的关系源远流长,互相尊重,惺惺相惜。再者,我们非常高兴能跟贝莱德和 GIP 合作无间。我们非常欣赏和记港口的管理团队,当这项交易完成时,期待他们加入我们的大家庭。我们非常专注于这个行业,也认为投资于和记港口将是一个商业上非常明智的投资。

看到没,未来这些港口的实际运营者很可能是MSC地中海航运集团

香港本地媒体AM730网站的报道显示,这笔巨型交易之所以能够在数周内完成,贝莱德引入MSC地中海航运集团是成功的关键。MSC地中海航运集团不仅是和记港口的主要客户,Aponte家族与李嘉诚父子的交情更是非常好。

报道称,李嘉诚本人和Diego Aponte亲自参与谈判,达成了结果。

(图源:pixabay)

另据星岛的报道,一位参与谈判的人士表示,长和知道这些重要资产将交到他们信任的另一个亿万富翁家族手中,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国内对马士基可能更加了解,对MSC地中海航运集团比较陌生。殊不知,2022年,MSC已经取代马士基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

据澎湃新闻2025年1月5日的报道,根据法国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发布的数据,按运力计算,地中海航运公司超越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成为全球最大航运公司,MSC运力为4284728TEU,比第二的马士基多出1888TEU。

MSC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间超越马士基,和中国脱不开关系。据第一物流的文章,最近几年,MSC和马士基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扩张道路。MSC选择买船扩充运力,而马士基则在物流上做文章,誓要成为全球物流集成商。

买船就涉及到造船能力,放眼全球,能够满足MSC大量造船需求、且价格实惠的国家,只有中国

据国际船舶网2025年1月的文章,2024年中国船厂独揽MSC新造船订单。当年,MSC共签订56艘、约110万TEU集装箱船新造订单,合计1121.2万载重吨,以载重吨计,成为当年订单量最大的航运企业。同时,地中海手持订单在2024年末达到1877.6万载重吨,也为全球之最。

(图源:pixabay)

这56艘新船,全部为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分别由中国的恒力重工、长宏国际、江苏新韩通重工、蓬莱京鲁船业、外高桥造船承建。

如果MSC坚持买船策略,中国将是有力支持。换个角度,其有自信不断扩张运力,势必笃信有足够的客户支持其扩张。

哪些客户能支持其运力呢?还是绕不开中国。

目前,中国外贸海运量全球第一。2024年7月,发布的《中国港口运行分析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外贸海运量已占全球海运量的30.1%,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作为全球海运最大客户的地位不会动摇。

这也意味着,MSC的运力终端需要中国客户的订单

根据MSC官网及信德海事等媒体的信息,MSC 与中国渊源深厚。1996年, MSC 便来到中国并开设了第一条航线,命名为“SILK航线”,借由古代“丝绸之路”的寓意,象征友好与交流。

从1998年开始,MSC 陆续在中国大陆各地设立办事处,至2024年9月,MSC在中国的办事机构已达27家,拥有超过1300名员工。

目前,MSC停靠中国14个港口,拥有37条干线航线7条亚洲内航线,并提供全球航线服务

中国外贸仍有韧性
与其担心李嘉诚卖港口,影响中国的外贸安全,不如看看中国贸易自身的变化,这才是根本。

3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25年前两个月,我国出口总值达到3.88万亿元人民币,增速为3.4%

在主要贸易伙伴里,和东盟的贸易最快,贸易总值为1.03万亿,增长了4%,其中出口规模达6266.8亿元,增长6.8%;美国是第二大增长点,2025年前两个月,对美国的贸易总值为7336.7亿元,增长3.5%,其中出口5431.3亿元,增长3.4%。

(图源:pixabay)

前四大贸易伙伴中,对欧盟和韩国的贸易均出现轻微下滑,分别下滑0.2%和0.1%。

即便中国出口长期超预期,2025年开局显示,仍保持相当的韧性。考虑到前两个月进口下滑了7.3%,中国贸易顺差大幅超市场预期。

据tradingeconomics的数据,在中国公布贸易数字前,市场预期贸易顺差为1431亿美元,实际结果远超预期,达到惊人的1725亿美元

这个趋势可能还会延续,在抢出口的背景下,中国港口吞吐量持续走高。据天风宏观的统计,中国集装箱吞吐量在强两个月增长了超过10%。

财新最新公布的PMI数据中,新增订单科目升至三个月最高,新订单里,主要变化来自国际市场需求改善,相应指数升至2024年5月来最高。

经历过这么多次,地缘政治的洗礼,遭遇过多轮贸易打击,中国贸易有足够的韧性应付变化。商人趋利避害的原则是亘古不变的商业准则,无需套以家国情怀的大帽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 END --


叶檀财经矩阵号



声明:近期,不少人以叶檀财经的名义,或xx叶檀、叶檀xx等名义,在各大平台售卖和股市相关的课程,进行和股市相关的直播。
在此,我们声明,任何和股市相关的直播、课程,均与叶檀财经无关也没有得到叶檀财经或叶檀本人的授权,认可
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暖人生、叶檀聊人生、半间白云、叶檀说、檀谈人生,抖音号叶檀财经、檀姐姐暖人生,小红书号叶檀财经,快手号叶檀财经,号叶檀财经,百家号叶檀,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和叶檀对其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放松心情,把学习和享受贯穿在悠长的人生中,让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快乐。

作者:青城桢楠 编辑:椰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咨询合作,请联系微信
13818756019(商务微信)


发布于 2025-07-05 16:10
收藏
1
上一篇:你好,9年未动证券账户求注销,资金账号与密码失联,如何是好? 下一篇:港股IPO市场热潮迭起,内资券商积极抢抓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