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探底新机遇,新韭菜涌入,老股民空仓,谁能在这轮市场震荡中笑到最后?

沪指探底新机遇,新韭菜涌入,老股民空仓,谁能在这轮市场震荡中笑到最后?"/

沪指跌至历史底部时,市场情绪可能会出现分化,不同的投资者会有不同的反应和策略:
1. "新韭菜进场":一些新投资者可能会认为这是买入的绝佳时机,他们可能没有经历过股市的波动,因此可能会认为股价已经触底,开始进场买入。这种情况下,如果市场开始回暖,新韭菜可能会获得收益。
2. "老股民空仓":有经验的股民可能会在市场低迷时选择空仓,等待市场企稳或者出现转机。他们可能认为当前市场风险较大,不愿意承担亏损,因此选择观望。
"谁能笑到最后":
- "长期投资者":如果市场确实已经触底,并且开始复苏,那么长期投资者,无论是新韭菜还是老股民,都有可能笑到最后。长期投资者通常不会因为短期的市场波动而轻易改变投资策略。
- "有准确判断力的投资者":那些能够准确判断市场趋势并作出相应决策的投资者,无论是买入还是空仓,都有可能获得收益。
- "有风险管理能力的投资者":无论市场如何波动,有风险管理能力的投资者都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从而在市场变化中保持稳定。
总之,在股市中,没有绝对的赢家,关键在于投资者自身的判断、风险控制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重要的是要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做好充分的市场研究和风险控制。

相关内容:

股市领涨者

当投资者或投机者一段时期顺风顺水后,股市便会释放诱惑,令人麻痹大意或野心膨胀。此时,唯有凭借健全常识与清醒头脑,方能守住胜利果实。若能坚定不移地遵循可靠准则行事,得而复失的悲剧便并非命中注定。

众所周知,市场价格向来起伏不定,往昔如此,未来亦如是。在我看来,重大行情背后必有一股不可阻挡之力,洞悉此点便足矣。若对价格波动背后的缘由过于深究、好奇,反倒多此一举。如此行事,思路极易被琐碎细节遮蔽、淹没,风险极大。

还需谨记,在股市中贪多求全、四面出击颇为危险。也就是说,不宜同时在多只股票上建仓。兼顾几只股票尚可,同时照看众多股票则力不从心。我数年前便曾犯此错误,付出惨痛代价。当时,因某一特定股票群体中某只股票明显转向,背离市场总体趋势,我便贸然对整个股市持一致看空或看多态度。其实,建立新仓位前,我本应更耐心地等待时机,待其他股票群体中某只股票也发出下跌或上涨行情终结的信号。时机一到,其他股票自会发出相同信号,这些皆是我应耐心等待的线索。然而,我急于在整个市场大展拳脚,结果损失惨重。在此过程中,浮躁冲动取代了常识与判断力。

应集中精力研究当日行情中最为突出的股票。若无法从领涨的活跃股票中获利,便难以在整个股市中盈利。

2019年股市大幅上扬,这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在于2018年股市长期低迷,未见像样反弹。而今年春节过后,股指从2500点攀升至3200点,涨幅近800点。于是,大量股民涌入股市,皆认为大牛市已然降临。当然,也有部分老股民不敢入市,他们通常抱有以下几种心态。


其一,春节过后这轮逼空式上涨,已然汇聚了大量人气。多数股民坚信,此番牛市行情即将来临。然而,在老股民眼中,众人皆预期的牛市往往不会降临。股市素有“一赚二平七亏”之说,若大家看法一致、集体看多,绝非吉兆,股市或许已近顶部。此时入市,无异于自蹈死地,倒不如回归常态生活。

其二,对老股民而言,反弹踏空早已是家常便饭,成百上千次的踏空经历让他们习以为常。况且,像春节过后这般的疯狂上涨,从历史行情来看也颇为罕见。既然已然踏空,他们便选择不再参与。老股民与新股民不同,从不将炒股视为职业。在他们看来,若股市未能跌出真正的价值,贸然入市便如同参与一场博弈。每一次股市反弹都好似在刀口上舔血,缺乏严格纪律的投资,必将输得一败涂地。

其三,本轮股市已疯狂至此,老股民宁可选择错过,也不愿被诱多陷阱困住,陷入万劫不复之境。通常而言,牛市尾声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其一,面对所有利空消息,股市皆不为所动;其二,突破各个关键点位时轻而易举,无需反复争夺;其三,全体散户一致看多;其四,呈现逼空式上涨态势,一路高歌猛进、毫不回头。主力机构营造出逼使众人看多的氛围,显然并非为投资者送财,诱多意图昭然若揭,其目的便是将中小投资者套牢于3000点以上区域。

其四,资金杠杆推动的行情往往转瞬即逝,此类鱼尾行情虽看似诱人,实则危机四伏。此轮反弹之所以如此疯狂,主要得益于杠杆资金的入市。当前股市每日成交量达万亿级别,相较于春节前的千亿日成交量,放大了许多。尽管这确保了股指疯狂上攻的力度,但背后亦潜藏隐患。杠杆资金来得迅猛,撤离速度同样惊人。2015年上半年股指还剑指5178点,下半年便狂跌至3500点区域。老股民虽无法预知杠杆资金何时撤离,但深知一旦杠杆资金抽离,A股前期的2440点瞬间便会被击破。对于老股民而言,虽无控盘之力,但避祸躲灾的能力还是具备的。

股市的确大涨了,很多新股民都提出“为啥还有投资者不敢入市?”。可能对这些新股民来说,现在是赚钱的大好机会,而对于资深投资来看,却是危机四伏。对于杠杆资金入市,老股民们当然猜不准具体本轮行情结束的点位。但是,股市如此的折腾下去,本轮行情也快接近尾声了。那么,老股民为啥要在投资风险最大的时候去冒风险呢?A股市场不跌出真正价值,就不入市又有何妨?

11年前买入50万格力电器,不理会涨跌,一直持有到现在赚了多少?

10年前买了50万格力电器,到现在具体能盈利多少要通过计算才能知道,为了方便计算假如10年前也就是2009年7月17日格力电器开盘价为准,截止2019年7月18日格力电器收盘价为准;

第1年:50万资金在2009年7月17日格力电器开盘价位22.65元,假如50万资金以这个开盘价为准,可以购买的股份为:50万/22.65元=22075股,最初用50万元在2009年7月可以购买格力电器约为22075股。2009年在6月份已经实施了分红,享受不到格力电器的分红收益。

第2年:格力电器实施每10股派5元送5股,从这里可以计算2010年持股格力电器可以分红为:22075股*(10/5元)=11037.53元;格力电器实施转股之后总股数为:22075股+22075股*(10/5股)=33742.5股。

第3年:格力电器再度实施每10股派3元,现金分红为33742.5股*(10/3)=10122.75元,2011年可以享受到格力电器现金分红为10122.75元。

第4年:格力电器实施10派5元,现金分红为33742.5股*(10/5)=16871.25元,2012年可以享受到格力电器现金分红为16871.25元。

第5年:格力电器实施10派10元,现金分红为33742.5股*(10/10)=33742.5元,2013年可以享受到格力电器现金分红为33742.5元。

第6年:格力电器实施10派15元,现金分红为33742.5股*(10/15)=50613.75元,2014年可以享受到格力电器现金分红为50613.75元。

第7年:格力电器实施10派30元转10股,分红为:33742.5股*(10/30元)=101227.5元;格力电器实施转股之后总股数为:33742.5股+33742.5股*(10/10股)=67485股。

第8年:格力电器实施10派15元,现金分红为67485股*(10/15)=101227.5元,2016年可以享受到格力电器现金分红为101227.5元。

第9年:格力电器实施10派18元,现金分红为67485股*(10/18)=121473元,2017年可以享受到格力电器现金分红为121473元。

第10年:格力电器实施10派6元,现金分红为67485股*(10/6)=40491元,2018年可以享受到格力电器现金分红为40491元。

截止昨日2019年7月18日格力电器收盘价为54.40元,而从10年前总股数22075股经过两次高送转之后,截止目前持有格力电器总股数为67485股;从而可以计算格力电器在10年之间股价带来的收益为:67485股*54.40元=3671184元,截止目前持有格力电器总市值为3671184元。

再度计算持有格力电器10年的累计分红金额为:11037.53元+10122.75元+16871.25元+33742.5元+50613.75元+101227.5元+101227.5元+121473元+40491元=486806.78元。

至今总市值+分红收益=总金额,3671184元+486806.78元=4157990.78元;

10年之前用50万购买格力电器,截止2019年7月18日格力电器收盘价计算,10年持有格力电器总盈利为:4157990.78元-50万元=3657990.78元;所以10年前50万全仓买入格力电器截止目前盈利约为365.799万元。

完整的交易系统应该包含这些方面:


1、市场——买卖标的

首要决策在于明确买卖对象,本质上即确定参与交易的市场。若仅在少数几个市场开展交易,那么捕捉趋势的机会将大幅减少。同时,不宜在交易量低迷或趋势模糊的市场进行交易。

2、规模——交易数量

有关交易数量的决策至关重要,然而,它却常被大多数交易员误解或错误处理。交易数量既影响投资的多样化,又关乎资金管理。多样化旨在通过在众多投资工具间分散风险,增加把握成功交易的机会,进而提升盈利的可能性。正确的多样化要求在多种不同的投资工具上进行相似(即便并非完全相同)的投资。资金管理实则是通过合理控制投资规模,避免在良好趋势来临前耗尽资金,从而实现风险控制。交易数量是交易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多数交易新手在单项交易中承担过大风险,即便他们具备其他有效的交易策略,这也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破产的风险。

3、入市——入场时机

入场时机的决策通常被称作入市决策。自动化运行的系统会生成入市信号,这些信号明确指示了进入市场进行买卖的具体价位和市场条件。

4、止损——亏损离场

从长期来看,无法有效止损的交易员难以取得成功。关于止损,关键在于在建立头寸之前预先设定离场点位。

5、离市——盈利了结

许多作为完整交易系统出售的“交易系统”并未明确规定盈利头寸的离场时机。然而,何时了结盈利头寸对于交易系统的收益性至关重要。任何未明确盈利头寸离场规则的交易系统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交易系统。

6、策略——交易执行

一旦信号产生,关于交易执行的策略考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规模较大的账户而言,更是一个实际问题,因为大规模头寸的进出可能会引发显著的反向价格波动或对市场造成影响。


庄家如何利用人性的贪婪赚钱?

股价处于高位时,庄家常用的欺骗手段:


1、利益诱惑与利好配合

上市公司受利益驱使,配合庄家进行股票炒作。通过发布相关利好消息,营造出股价将持续上扬的假象,诱使散户误以为该股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从而在股价高位为庄家接盘,陷入被套牢的困境。

2、形态误导

在个股处于高位时,庄家会刻意营造出一些看似完美的上升形态,如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等经典形态。这些形态极具迷惑性,使投资者误以为股价将继续攀升。一旦投资者追高买入,大概率会陷入被套的局面。

3、高送转陷阱

庄家在将股价大幅拉升之后,会要求上市公司配合推出高送转方案。除权之后,股票表面价格下降,给普通投资者造成股价不高、风险较低的错觉。同时,庄家会连续拉出几根阳线,营造出所谓的填权氛围,以此轻易地诱惑散户在高位接盘。

4、涨停板出货

在这种出货方式中,庄家通常会用大单封住涨停板。随后,不断撤掉前面挂出的买单,再重新挂单。与此同时,庄家将手中的筹码以小单的形式逐步卖出。跟风追涨停的资金在高位接过筹码,庄家则借此顺利完成出货。


庄家如何派发出货?

“庄家”在A股市场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可以说是一个抽象的团体,虽然看不见,但是每次市场出现剧烈行情的时候,我们都会认为,一定是庄家在出手,而且庄家出货的手法也是层出不穷,那么到底庄家是如何出货的?如何避免落入庄家出货的陷阱,笔者这里总结了几种常见的主力出货手法。

1、庄家对敲出货

目前市场上出现对敲的股票非常多,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要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去给主力接盘,大家一定要透过表象看本质。庄家越想出货,做出的形态看起来就越像是在吸货,基本有以下几种特点:

1)大买单突袭,股价直线飙升,然后迅速回落,如此反复多次。整个过程很突然(一般在几秒钟完成拉升和回落),散户没反应(股价虚高为主力做出来的)。

2)在某一个价位巨单压顶,下面大买单不断,造成吸货假象,散户这个时候最容易冲进去。

3)股价抽风之后回归平静,或继续横盘(出现在出货初期),或大幅下跌(出现在出货末期)

4)对敲出货一般一天没办法完成,会持续 3~5 个交易日甚至更长。

5)成交量短期大量堆积, 但是股价涨幅却很小,甚至不涨。(量升价平,放量滞涨)

2、涨停板出货

庄家发力把股价拉到涨停板上,然后在涨停价上封几十万的买单, 由于买单封得不大,于是全国各地的短线跟风盘蜂踊而来,你一千股,我一千股,会有一两百的跟风盘,然后主力就把自己的买单逐步撤单,然后在涨停板上偷偷的出货。当下面买盘渐少时, 主力又封上几十万的买单,再次吸引最后的一批跟风盘追涨,然后又撤单,再次派发。因此放巨量涨停,十之八九是出货。这种出货方式主要表现为:

1)巨量大买单密集出现:打压出货很容易看出,通过涨停出货非常隐蔽,涨停了出现巨量买盘为庄家出货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2)分时图表现:涨停板打开处成交量密集放大;股价接近涨停板,似涨停还不涨停,是因主力借机出货所至,吸引跟风盘买入;分时图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盘中形成脉冲式放量上涨,尾盘 30 分钟内封涨停,涨停反复,继续放量;二是早盘封涨停,盘中通过涨停板反复来放量完成出货。

3) K 线特征:股价在阶段高位

4)量的特征:涨停拉升前有巨量的放出,涨停板反复后继续放量。

3、震荡式出货

在高价区反复制造震荡, 让散户误以为庄家只是在整理而已,而庄家则在震荡中慢慢分批出货。这种出货方式就叫震荡式出货。这种出货方式所震时间较长,常用于大盘股或重要指标股的出货操作。

判断庄家是否在震荡中出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K线中出现熊长牛短的形态。庄家在一定区间内反复出货和护盘,由于出得多进得少,很容易形成熊长牛短的走势。下跌的时候速度较慢,时间较长,这是庄家谨慎出货造成的,为的是利用有限的空间尽量多出一些货。上涨的时候比较迅猛,持续时间短,这样拉抬可以可以节约控盘成本。庄家大规模出货,必然造成大成交量和股价大幅度下跌。庄家护盘只能控制股价不跌破某个价位,但盘中的大幅震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果持续出现带量且震荡幅度较大的K线,则表明庄家在出货。

4、横盘式出货

横盘式出货顾名思义股价在拉高之后出现高位横盘走势, 期间有的个股会出现几个盘整平台,最后暴跌。在技术图形上给大家一种横盘突破的假象。具体表现为:

第一:股价前期经过大幅放量拉升,庄家获利丰厚。

第二:庄家高度控盘,以至于曲高和寡,无人跟风,继续拉升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这是一种长期的出货手法,主力采用的是以时间换出货的方式。

第四:横盘过程量能没有规律可寻

第五:在横盘区间有时会出现多次的上冲动作,制造要突破的假象。

5、打压式出货

打压式出货是庄家主动的出货方式,庄家短期大量抛售手中筹码造成股价连续暴跌最后完成出货。其特点表现为:

第一,打压出货股价经常出现断崖式暴跌。

第二,打压出货之前,主力会营造一波小反弹,让大家放松戒备。

第三,打压出货刚开始会放出巨量,随后会出现缩量下跌。

第四,采用这种方式出货,讲究的是心狠手辣。庄家经常利用大盘或者个股人气极为火爆的时候,采用回马枪的手法反手做空,使投资者猝不及防。

趋势交易法之短长结合的均线系统

图形特征:

(1) 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组成短线系统。

(2) 60日均线确认长线趋势。

l 市场意义:

(1) 5日、10日均线显示股价短期趋势。随着股价小幅度波动,5日、10日均线会不断地产生黄金交叉或死亡交叉。其中有个别黄金交叉具有底部意义,个别死亡交叉具有顶部意义。而大量的交叉只能是股价变化的中途状态。为了找出其中有底部意义的那个黄金交叉或者有顶部意义的那个死亡交叉,需要引进代表中、长期趋势的60日均线。

(2)代表中、长期趋势的60日均线变化缓慢,单独使用时很难敏感地捕捉股价的底部和头部。

(3)当5日、10日均线黄金交叉向上时,代表10日内平均买入的人已有盈利,这样可以吸引短线客入市。如果此时60日平均线在该黄金交叉之下,代表此时60日平均买入的人各有盈利,此时可吸引中、长线客入市,这样对股价有助涨作用,反之有助跌作用。

l 操作方法:

(1) 5日价格平均线为一周价格平均线,能灵敏地反应股价短线波动趋势,适合短线操作。

(2) 10日价格平均线为两周价格平均线,能较灵敏地反应中短线股价波动趋势,适合中短线操作。

(3) 60日价格平均线为一季价格平均线,能稳定地反应股价长线波动趋势,适合长线操作。

(4)为了兼顾5日、10日短期价格均线的敏感性和60日长期价格均线的稳定性,将它们结合成短、长结合的均线系统。

(5) 5日、10日均线的方向金叉向上,此时如果60日均线也能方向向上,则助涨。

(6) 5日、10日均线的方向死叉向下,此时如果60日均线也能方向向下,则助跌。

关于60线上5日、10日均线金叉还有这样一个讲究,那就是要求每一个金叉都能比前面一个金叉的位置高,只有这样的金叉才能让股价保持一个整体上涨的角度、速度不变,而一旦上涨速度变慢甚至不创新高创新低的话,那么就要考虑这辆车是不是到站了?是否需要找机会下车了?见(图9-6)

喜欢本文话就点赞、关注、评论一下,可以跟我交流互动,谢谢大家。

发布于 2025-07-07 02:19
收藏
1
上一篇:当4100只个股下跌却标榜“牛市”,你是否怀疑自己踏错了投资节奏? 下一篇:重庆本地券商推荐,开户首选哪家券商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