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端辟谣,警惕“官方”新生群刷单骗局,准大学生们速来避坑!
【党端辟谣】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关于“官方新生群”的虚假信息,声称通过刷单可以赚钱。对此,我们提醒广大准大学生们,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此类信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招数”,请大家快来避坑!
一、虚假“官方新生群”
诈骗分子会利用新生对学校信息不熟悉的特点,在网络上创建假冒的“官方新生群”,诱导新生加入。一旦加入,他们便开始实施诈骗。
二、刷单赚钱陷阱
在虚假的“官方新生群”中,诈骗分子会以“内部优惠”、“刷单返利”等为由,诱骗新生参与刷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刷单诈骗手段:
1. 假冒商家:诈骗分子冒充商家,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要求新生下单购买。
2. 预付款:诈骗分子以各种理由要求新生预付货款,如保证金、手续费等。
3. 退款诈骗:诈骗分子以退款为由,诱导新生点击含有病毒的链接,盗取个人信息。
4. 诱导投资:诈骗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导新生投资虚假项目。
三、其他诈骗手段
1. 骗取个人信息:诈骗分子以各种理由要求新生提供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
2. 假冒老师:诈骗分子冒充老师,以缴纳学费、购买教材等为由,要求
相关内容:


·“同学,加入官方新生群,我们有线上培训。”
·“零成本零投入,刷单高佣金,大学生兼职首选!”
·“学长力荐大学必备好物,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新学期将临
一些诈骗分子也蠢蠢欲动
针对大学新生社会经验不足
防范意识淡薄等特点
实施花样多变的诈骗
这些骗术
可谓为准大学生“量身定制”
令人防不胜防
别害怕
接下来
带你一一击破
↓↓↓

骗术1学校Q群,真伪难辨
一些骗子会申请
“某某大学2024级新生群”
这类的山寨“新生群”
有些甚至是由部分商家、培训机构注册
一般会设置5分钟的禁言时间
以“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群”为理由
对入群的新生收取金额不等的群费
也会传递许多不实信息
由于收费金额比较少
很多学生并不会往诈骗方面去想
容易降低警惕
防诈指南:新生要通过正规渠道加入官方新生群。涉及缴费或者隐私信息等问题时,请先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学院老师,多方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切勿轻信他人、随意点击不明网络链接,避免上当受骗。

骗术2“伪装推销”诈骗
大学新生涉世未深
手中往往又有了一大笔学费和生活费
有的还有助学金、奖学金等等
让许多新生成为被骗子“紧盯”的人群
在新生开学期间
自称“学长”“学姐”的进入寝室
向学生推荐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产品
如:推销电话卡
(没有售后保证,骗取身份证等等重要信息)
推销生活用品
(假冒伪劣产品)
忽悠新生买“打折”辅导资料、健身卡等
这些产品多半都存在质量问题
一旦售出就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

图片源于网络
防诈指南:在此提醒同学们,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购买东西时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商场购买,如若需要办理电话卡要到正规的营业厅办。

骗术3“校园贷”挖坑
诈骗分子会通过网络贷款平台
伪装客服人员
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
以“校园贷的额度要清零、注销
不注销将会影响征信”为由
或以购买高档物品作为幌子
诱使学生借钱
很多校园贷所谓的“低利率”“免利息”
都是诱导大学生进行贷款的诱饵
最后会利滚利欠下巨债
防诈指南:要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已陷入不良网贷困扰,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帮助。在校园生活中不攀比、不盲目,三思而后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骗术4“兼职刷单”骗钱又骗力
刷单,一般是由卖家提供购买费用
帮卖家购买商品、提高销量和信用度
并填写虚假好评的行为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发布虚假兼职信息
承诺在交易后
立即返还购物费并额外提成
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
等方式引诱大学生刷单
在做成几单小额业务后
诈骗分子将本金和佣金及时返还
骗取当事人信任
随后提高刷单金额
再以系统故障等理由
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
有的诈骗分子冒充中介或公司
发布虚假招聘用人启示
骗取学生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和“介绍费”
当学生按照要求支付款项后
便再也联系不上了

图片源于网络
防诈指南:大学生想做兼职勤工俭学时,一定要认真甄别相关信息,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一切先垫资、先收费的网络兼职都不可信,要做到不理不信不转账。通过中介找寻兼职时,需核查中介的资质,正规的中介机构都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切勿抱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以身试法,付出无法挽回的惨痛代价。

骗术5机票退改签诈骗
诈骗分子借开学之际
冒充航空公司工作人员
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
以航班延误、航班取消等为由
实施机票退改签诈骗
一些同学订好机票后
突然被告知航班延误或取消
对方还准确报出
姓名、身份证号、航班信息
以补偿或交改签手续费为“饵”
通过输入“验证码”
扫描二维码
或者下载屏幕共享软件等方式
窃取信息
后用窃取到的信息盗刷银行卡
防诈指南:在接到类似航空公司电话、短信时要第一时间通过正规途径与航空公司进行沟通,不要随意点击短信中附带的链接,更不要通过任何方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记住这5“不”谨防被骗!
不明二维码,不扫!
不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或点击未知链接,如不慎打开链接,切勿输入个人信息。
个人隐私信息,不说!
不随意向他人透露住址、手机号、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以及任何验证码、密码等。
不正规的兼职,不干!
不轻信网上不正规的兼职,特别是酬劳比正常市场高出许多的兼职,所有要求先交定金的工作要三思而后行。
个人证件、账号,不借/卖!
务必保管好个人的QQ号、微信号、支付宝账号和密码等信息,坚决做到不买卖、出租、出借个人证件、各类账号密码等。
天上掉馅饼,不信!
诈骗分子常常利用最新的时事热点设计骗局内容,机票退票、退学费、网购退费等都常常被骗子利用。一定要警惕这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要误信掉入陷阱!
诈骗套路层出不穷
稍不留神就会落入陷阱
希望每位同学在初入大学时
都能擦亮双眼、保持警惕
要认准官方通知
保护个人隐私
树立反诈意识
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希望2024级新生
安然度过美好大学生活!

主持人:杨文漪
美术:段雨欣
来源:杭州反诈、四川公安、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