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证券IPO前夕高薪揽才,葛小波1500万加盟,背后图谋何为?
国联证券在IPO前夜急聘葛小波,并开出1500万的薪酬,这背后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人才引进":葛小波在金融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声誉,其加入可以提升国联证券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投资者。
2. "增强信心":在IPO的关键时期,国联证券急聘知名人士,可以向市场传递出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有利于稳定股价。
3. "专业能力":葛小波在金融、投资、资产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其加入可以为国联证券带来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水平。
4. "人脉资源":葛小波在金融圈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其加入有助于国联证券拓展业务,加强与同行业其他机构的合作。
5. "品牌效应":葛小波的加盟可以提升国联证券的品牌形象,增强市场影响力。
至于1500万的薪酬,可能是以下原因:
1. "市场行情":在当前金融市场上,高级管理人才的薪酬水平较高,国联证券可能为了吸引葛小波而开出高价。
2. "激励措施":高薪酬可以激励葛小波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3. "股权激励":可能包含一定的股权激励,以使葛小波与公司利益绑定,共同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国联证券急聘葛小波并开出
相关内容: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中信证券干了22年后,48岁的葛小波要离开了。然而让外界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去年获得1500万天价薪酬的券商“大佬”,他的下一站竟然是已经为IPO冲刺了3年,且连续两年业绩下滑、又因内控不严被监管处罚的国联证券。
2019年4月8日,在毫无征兆之下,职位已是中信证券首席风险官、财务负责人又是公司党委委员、执行委员会委员的葛小波,突然因个人原因辞职,震惊业界。到了5月21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证实,葛小波将出任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5月22日,《华夏时报》记者向国联证券进行证实,不过并未得到正面回应,其只表示人事任命以公告为准。
“这两年国联证券业务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仅从2018年财报来看,其经纪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8.03%,投行业务营收同比下降五成;公司高管又因违规炒股被罚。不过国联证券作为无锡国资委下辖企业,其A股IPO又箭在弦上,以这样的业绩和内控去面对资本市场投资者,恐怕很难得到认可。所以国联证券以及控股国资股东到处在业内网罗人才。”5月22日,一位接近国联证券的知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打工皇帝”加盟国联图什么?
资料显示,今年48岁的葛小波于1997年加入中信证券,是中国首批保荐代理人,曾任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经理和高级经理,中信证券A股上市办公室副主任,风险控制部副总经理和执行总经理,交易与衍生产品业务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海外业务及固定收益业务行政负责人,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财务负责人。此外,葛小波还兼任中信证券国际、CLSA B.V.、华夏基金、中信证券投资、中信产业基金等公司董事,中国证券业协会国际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而早在2007年,葛小波就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
但为外界所知晓的葛小波,并不在于其过硬的资历,而是天价薪酬让他成为国内金融业内名副其实的“打工皇帝”。
中信证券2018年年报显示,在中信证券身兼数职的葛小波2018年领取税前报酬总额为1566.87万元,薪酬水平在中信证券居于首位,远超其他高管,在全行业高管薪酬榜单中也排在前五名水平。
“毫无疑问,葛小波到国联证券,肯定是得不到如此高的薪酬的,国联证券的体量不能和中信证券相比。外界关心的是,国联证券到底给予葛小波什么样的条件,能让他屈尊下驾到国联去。”5月23日,江苏另外一家大型券商高层受访时不无好奇地指出。
无锡券商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5月23日对《华夏时报》记者称,葛小波此番入职国联证券,并非为了钱,更可能是为报答老领导的知遇之恩。而其所指的老领导,是中信证券原董事长王东明,王东明 2015年从中信证券退休后,被聘为国联证券顾问。
“王东明执掌中信证券的时候,曾有意收购国联证券,但种种原因未能成行。2011年,由于海航集团临时撤出,华夏基金两份股权无人摘牌,彼时王东明赴无锡面见国联集团董事局主席王锡林,促使最终国联证券入股华夏基金。而今国联证券正冲刺A股IPO,自然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对公司进行全方位改造。”前述无锡券商界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而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目前从中信证券前往国联证券工作的不止葛小波一人。原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的尹红卫将任国联证券首席财富官,中信证券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汪景岭也将任国联证券首席信息官。尹红卫的任职已在国联证券内部公示,汪景岭4月下旬已从中信离职。中信证券原人力资源部执行总经理王捷也于去年底入职国联担任董事会秘书。
还有消息称,后期还有一些中信证券中层将入职国联证券。
看中信系如何“改造”国联
2015年7月,国联证券在香港H股上市,在证监会官网上,目前正在A股排队上市的券商机构,国泰证券也在其中,另外两家还有红塔证券、中泰证券。其中,国联证券为排队三家券商中业绩表现最差的,受资本市场大跌影响,公司2018年实现净利润5.06亿元,同比下滑86%,2017年净利润下滑曾超过四成。
根据相关资料,国联证券于2016年12月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并于2018年1月进行更新。根据其招股书,国联证券拟发行不超过63413万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资本金,增加对子公司的资本投入,同时加快现代证券控股集团建设,择机设立或收购证券相关机构及资产。但是已经近一年半时间过去,国联证券尚未有任何IPO消息传出。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业内人士看来,国联证券虽有意A股上市,无奈市场不给力,致使其2018年业绩再度大幅下滑;而另外一面,国联证券资深的风险体系也非常薄弱,公司内部屡屡犯规受罚,恐怕上市也需要时间将自己“打理”好。
5月23日,《华夏时报》记者查阅相关信息发现,作为国联证券子公司的无锡华英证券在2017年因一起中小企业私募债事件两度被监管机构处罚;2018年2月,国联证券偏偏又踩证券从业人员禁止炒股的红线,江苏证监局公布对国联证券总裁助理张锋、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徐斌武做出行政处罚书,称作为证券从业人员,操作配偶及第三人证券账户违规买卖股票,决定没收张锋、徐斌武违法所得,并分别处以1倍罚款,张锋合计罚没18.81万元,徐斌武合计罚没378.42万元。
“以葛小波为首的中信系成员批量进入国联证券,可以看出大股东是有心要把国联这个金控平台打造好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作为一家A股已经过会、又在香港上市的券商机构,竟然两年时间里,还接连发生高管违规炒股、子公司违规被罚这样的事件,可以看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国联证券在公司内控合规等方面做得实在不怎么样,期待葛小波加盟国联后能够给国联带来新的变化。”前述接近国联证券的知情人士称。
而在无锡券商界看来,葛小波抛弃千万年薪“入主”国联证券,也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国联证券走出当前的泥淖,更为了铺平其IPO的道路,而一场国联证券IPO,无疑将为新的管理层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5月24日,国联证券(01456.HK)股价报收2.67港元/股。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