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陷阱,别被“理财网课”迷了眼的虚假诱惑

警惕陷阱,别被“理财网课”迷了眼的虚假诱惑"/

确实,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理财网课层出不穷,很多人被这些课程吸引,希望通过学习理财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财务状况。然而,在众多理财网课中,也有一些可能并不适合所有学习者,甚至可能存在误导或陷阱。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在选择理财网课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1. "核实资质":选择理财网课时,首先要核实课程提供者的资质。了解其是否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和经验。
2. "理性评估":不要被课程的高收益承诺所迷惑。理性评估课程内容,看其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3. "对比学习":可以多比较几家理财网课,看哪家更适合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参考其他学员的评价和反馈。
4. "关注实用性":理财课程不仅要提供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际操作。选择那些有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环节的课程。
5. "避免跟风":不要盲目跟风,尤其是那些宣称“一夜暴富”的课程。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6. "谨慎投资":在学习理财知识的同时,要谨慎对待投资。不要轻信所谓的“内幕消息”和“快速致富”的诱惑。
7. "保持警惕":对于那些要求提前支付高额费用的理财网课,要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总之,选择理财网课时,要保持理性,切勿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通过不断

相关内容:

>“推荐一个适合上班人的副业,月入过万”“悄悄学理财,惊艳所有人”“每天15分钟,告别死工资”……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以理财知识普及、投资者教育为名的“理财网课”,在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等社交平台频频出现,吸引了不少渴望学习理财知识的消费者。

点开“理财网课”的链接,一个个鲜活的“成功”案例引人注目……“小李每月工资5000元,通过学习网络理财,一年攒下20万”“小周在网校学习理财,成为单位的理财师”。面对这样诱人的成果,不少战友也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理财能力。

学习金融理财知识真的如此简单,听几节理财课就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这些火热的“理财网课”背后,潜藏着诱导缴费、课程内容名不副实、违规承诺高收益等问题,还有的山寨网校干脆打着网课旗号实行诈骗。

笔者对目前比较流行的“理财网课”进行梳理,整理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帮助战友们擦亮双眼。这些“理财网课”中常见的招数有以下几种,值得警惕。

1.利益诱饵。商家用突出的业绩作为诱饵,宣扬“理财网课”的效果。“手把手教你行情分析,让你知道何时买入、何时卖出”“只用3个月,我从一个理财‘小白’成长为公司理财师”……一些商家说得天花乱坠,再配上一些“学员笔记截图”“财务统计图表”等佐证,这些看似真实的案例,很容易误导消费者。有的商家违规承诺,学成后可以获得高额的理财收益。个别商家在培训时只强调收益、对相应风险只字不提,至于消费者能否从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则推说与消费者个人的学习能力有关。

2.传播焦虑。“如果什么都不学,你与别人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穷人永远找借口,富人永远讲方法”“比起没钱,贫穷思维更可怕”。为推销“理财网课”,商家通过信息植入、偷换概念等方式,不知不觉在广告中刺激消费者快速赚钱的欲望。

3.饥饿营销。商家常常在广告中宣称:“课程原价199元,限时免费领取”“1元优惠只剩3天,过后恢复原价”“9.9元10天理财课”。不少消费者看到能免费或用极低的费用学习“理财网课”,感觉碰上了便宜事,纷纷报名学习。而事实上,商家为了能多拉人头,类似的优惠销售长期存在,只是定期更换不同的“马甲”。

4.逐步诱导。商家还经常打出“试听”的旗号,放出一两节免费的视频网课,其中多为对学员成就的夸耀和大量专业术语的使用,让消费者听得云里雾里,跃跃欲试。报名后,有的商家诱导消费者缴纳后期更高昂的进阶课程费用,推销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VIP会员,甚至还为消费者推荐网贷购买课程。

希望战友们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陷入不良商家的“套路”。

32144部队 迟贵元、王 冬

作者:

来源: 解放军报

发布于 2025-07-07 18:39
收藏
1
上一篇:股民小白血泪史,敢于缴学费总结就是极好的 下一篇:90后读研兼职理财,学生时代买房,是否值得规划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