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投资圣经揭秘(7),捕捉买入股票的最佳时机策略

沃伦·巴菲特投资圣经揭秘(7),捕捉买入股票的最佳时机策略"/

沃伦·巴菲特,作为全球最著名的投资者之一,他的投资哲学深受投资者推崇。以下是沃伦·巴菲特关于买入股票最佳时机的观点:
1. "长期价值投资":巴菲特主张长期价值投资,而非短期投机。他认为,买入股票的最佳时机是当股票的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这种价值投资策略需要投资者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包括其财务状况、行业地位、管理团队等。
2. "耐心等待":巴菲特强调耐心等待,他认为在股市中,耐心是成功的关键。当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投资者应耐心等待,不要急于出手。等待时机成熟,当市场认识到公司价值时,股价将上升。
3. "市场情绪":巴菲特认为,市场情绪往往是投资者判断股票的最佳时机的重要因素。当市场情绪过于悲观时,股价可能会被低估;当市场情绪过于乐观时,股价可能会被高估。因此,投资者应关注市场情绪,并在市场情绪低迷时买入股票。
4. "分散投资":巴菲特提倡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他认为,在合适的时机买入优质股票,并持有长期,是实现财富增值的有效途径。
5. "避免追涨杀跌":巴菲特强调,投资者应避免盲目跟风,不要因为市场波动而频繁买卖股票。应关注公司的基本面,而非市场短期波动。
6. "关注企业盈利":巴菲特认为,企业盈利

相关内容:

沃伦·巴菲特,美国著名投资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被誉为“股神”。他倡导价值投资理念,长期坚持以合理价格投资优质企业,是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也是一位慷慨的慈善家。以下为其和搭档查理蒙格的投资经验分享,涵盖了他们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的思考,关于市场行为、投资机会、日本投资、公司治理以及未来传承等问题。

沃伦·巴菲特:

让你有投资机会的,是别人做了愚蠢的事情。而且,我得说,在我们运营伯克希尔的58年里,市场上做傻事的人的数量大幅增加了,而且做的都是大傻事。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如今他们更容易从别人手中筹到钱。

过去十年里,你可以成立十家甚至十五家愚蠢的保险公司,只要你“手法娴熟”,哪怕业务失败,你也能发财——因为承销商得了钱,律师也得了钱。

如果这种行为在大规模发生,而你在58年前却拿不到启动资金去做这些蠢事——那反倒是好事(笑)。

投资,已经从我们进入市场时的本质意义上被严重稀释了。现在真正的大钱,不是靠投资成功赚来的,而是靠“卖观念”——卖给别人投资的点子。

当然,如果你不是管理着像我们这么庞大的资金,而是操作小金额,我觉得机会还是很多的。不过在这件事上,查理(芒格)和我一直有分歧。他总喜欢告诉我世界多么悲观,而我总说我们一定还能找到机会。到目前为止,我们两个说得都算对。

查理·芒格:
现在有太多聪明人手握太多资金,试图彼此比聪明、比包装能力,去从别人那里圈钱。这和我们当初创业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当然,这样的世界依旧可能有机会,只是也会有不少意外的“精彩故事”。

巴菲特继续:

不过好在他们互相比拼的领域,我们完全可以不参与。你看看政府债券市场、短期国库券市场,有时候某一只券的定价偏离其他券,我们前几天就买了30亿美元。这是因为这个世界普遍是短视的

你去听一场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电话会,大家全在关心本季度业绩表怎么填,管理层也迎合这些“预期”,只要稍微超预期一点就行。这种短期思维的世界,正适合那些能坚持五年、十年、二十年战略的人

如果我现在重新出生,手头资金不多,我非常愿意重新开始投资,然后把它滚大。而查理其实也一样,我敢打包票,他肯定会找到赚钱的方法。当然,他说他可不愿意看到自己一大堆钱又亏成小钱。我同意(笑)。

查理:
我们在这点意见一致,我就是喜欢“保持大堆的钱”。


【关于伯克希尔投资日本五大商社】

巴菲特:

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当年别人翻阅《花花公子》的时候,我在翻《穆迪手册》。有部纪录片叫《Turn Every Page》(翻遍每一页),我前几天又看了一遍。我真的就是这么干的——在波士顿公用事业部、保险监管机构,那时候翻过几千页报告。

到了我们做日本投资的时候,我还是用一样的精神去看数据。我们发现这五家公司:

  • 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公司,
  • 我们对他们业务也熟悉,有些还跟我们做过不少交易,
  • 例如我们上一座燃煤电厂就是其中一家建的,
  • 他们的股息可观,回购力度也不错,
  • 他们的整体估值看起来像是在以14%的回报率卖给我们,
  • 更棒的是,我们用日元融资,成本只有0.5%

换句话说,我们一边收14%的回报,一边融资成本只有0.5%。在这么低风险、易理解、长期可持续的前提下,我们就开始买入。我可能过了半年才告诉我们副董事长 Greg(阿贝尔)。

2020年我90岁生日那天,我们宣布在五家公司的持股都超过了5%。而我们最近又增持到了7.4%。我们承诺不会超过9.9%,除非对方同意。他们欢迎我们,我们也很满意他们的运营方式。

Greg Abel(伯克希尔副董事长):
我们拜访了五家公司,他们的企业文化、历史底蕴以及对自身业务的自豪感都令人印象深刻。从他们身上,我们也学到了很多。


【关于未来的担忧和传承】

观众提问:你会不会担心有人像激进投资者(如Carl Icahn)那样接管伯克希尔,把它变得贪婪、投机、破坏你的保守哲学?

巴菲特:

我们当然想过这个问题。但我不“非常担心”。首先,Greg 和董事会未来会有一段“蜜月期”,因为股东结构稳定。而且,我们未来不会发股息的话,伯克希尔的市值可能会超过1.5万亿美元,要拿出那样的资金接管是非常困难的

关键是:我们希望伯克希尔在美国被视作国家的资产(National Asset),而不是负担。我们目前的模式应该继续让国家、社区、雇员、股东都受益。

我们当然会遇到经济危机,但只要不是对整个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那种,我们都能扛住。我们的资本充足、负债少、多元化程度高,未来公司业绩是可以和任何竞争者比的。

我们这58年来,一直把股东视为企业的真正主人,这不是一句空话。这也意味着要对社区负责,对客户友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提供帮助。


查理:

我不怎么为50年后、我死后的事情操心。我更关心的是:今天的责任履行好了吗?我们已经尽力在做正确的事情,之后就顺其自然。

巴菲特总结:

我们的商业模式会不断变化、进化,但不会犯致命错误。我们不会过度借债,不会发行可以被大规模赎回的保单。我们的资本虽然庞大,但回报力也强。

我坚信:我们把一个非常稳健、安全、有韧性的伯克希尔交到了未来手中。

发布于 2025-07-07 21:04
收藏
1
上一篇:探索未来,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黄金三角 下一篇:卖出股票后,资金转至银行卡的提现时间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