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特稿,三十载深情相守——日本小镇与大熊猫的不解之缘

参考消息特稿,三十载深情相守——日本小镇与大熊猫的不解之缘"/

标题:参考消息特稿|一座日本小镇与大熊猫的三十年情缘
正文:
在我国大熊猫保护事业中,中日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日本的一座小镇——和歌山市,就是与大熊猫结缘三十年的见证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和歌山市与大熊猫保护项目结下了不解之缘,双方在文化交流、生态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
一、缘起
1992年,日本和歌山市与我国四川省达成友好城市关系。同年,和歌山市决定引进大熊猫,以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在四川省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支持下,和歌山市成功引进了两只大熊猫——真真和洋洋。
二、三十年情缘
1. 文化交流
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和歌山市每年都会举办大熊猫文化节,邀请游客前来观赏大熊猫,感受中日文化的魅力。此外,和歌山市还与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合作,举办大熊猫知识讲座、亲子活动等,让更多日本民众了解大熊猫,增进中日友好。
2. 生态保护
和歌山市深知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我国大熊猫保护项目。自1992年起,和歌山市多次向四川省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捐赠资金,用于大熊猫繁育、科研和生态保护。此外,和歌山市还与我国政府合作,开展大熊猫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相关内容:

【原标题】一座日本小镇与大熊猫的三十年情缘

文/本报驻东京记者 李子越 李光正 贾浩成

日本和歌山县南部的小镇白浜,人口仅有2万左右,每年却吸引超过300万名游客,是日本著名的观光胜地。在这座小镇中,冒险世界游乐园饲养的大熊猫,长期以来是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6月底,随着园内最后4只大熊猫踏上返回中国的旅途,这段延续了三十余年的相伴也画上句号。

6月28日,工作人员与当地民众在日本和歌山县冒险世界游乐园外目送运输大熊猫的卡车离开。( 贾浩成 摄)

“就像送别家人”

6月28日清晨,两辆大型卡车缓缓驶出白浜冒险世界游乐园。数百名园区工作人员挥舞着小旗,久久目送卡车远去。

车上载着的是大熊猫良浜、结浜、彩浜和枫浜——她们是“中日友好特使”大熊猫“永明”的妻女。其中,现年24岁的良浜是第一只在日本出生并成功育仔的大熊猫,其余三只是她在2016年至2020年间诞下的女儿。她们即将前往机场,踏上返回中国的旅途。

在卡车经过的路口,许多熊猫迷已冒着酷暑等候多时。他们身穿印有四只大熊猫照片的T恤,手举自己制作的横幅或标语牌,上面写着“谢谢你,永远爱你们”“多保重”等话语。一名粉丝冲着卡车驶去的方向发呆,许久才轻声说道:“没有了她们,该多寂寞啊。”

这种告别的气氛,在最后一个大熊猫展览日——6月27日已非常浓烈。为应对人流高峰,当天园方破例将开园时间提前一小时左右,但一大早园区外仍排起长队。据园方统计,当天开园前在门外等候入园参观大熊猫的游客超过1400人。大约9点,第一批游客一路小跑冲进大熊猫展馆,展区玻璃前立刻排满了三层人群。尽管当天天气炎热,但许多游客仍将全身裹在黑衣里,避免玻璃反光影响熊猫。工作人员一遍遍提醒“请往前走”,但人群依旧恋恋不舍。

这天,良浜第一个登场。她先是在展馆内缓缓踱步几圈,随后趴在木架上。当一位小朋友来到玻璃前,良浜起身走了过去,仿佛是母性的本能流露。良浜2008至2020年间共生育7胎10崽,她育儿时温柔专注的身影,成为日本人心中“好母亲”的象征。

隔壁她的女儿彩浜依旧活泼,一出场便大口咀嚼起竹叶。母女一静一动,展现出大熊猫家族日常的温柔节奏。

展馆一角,一对年轻夫妇静静站在拍照队伍后方。他们没有靠近玻璃,而是远远地望着良浜的背影默默挥手。“我们半年前刚结婚,当时特地来这里和熊猫一起拍了照片。”

来自神户的竹内、田渊,以及来自大阪的黑田,是因喜爱曾旅居神户的大熊猫“旦旦”而相识的三位朋友,如今三人一起赶来为大熊猫送别。黑田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喜欢“旦旦”,她开始学习中文。当被问及想对熊猫说什么时,她用中文说道:“我非常喜欢大熊猫,我打算秋天去中国(看你们)。”

展馆出口处,来自大阪的中野知香子眼圈泛红。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已故大熊猫“永明”的忠实粉丝。因为对永明感兴趣,她开始查阅大量资料,从而了解了整个永明家族。“通过这个过程,我学到了很多,比如熊猫保护、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是如何珍视熊猫的。我也很喜欢良浜。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去中国看看她和永明的后代。”

与她同行的,是来自神奈川县、携带专业摄影设备的酒井希理惠。她说:“自从彩浜出生后,我几乎每个月都会开车七、八个小时来看她成长。她从小小的一只长到现在,真的很欣慰。”

在当天下午园方为四只大熊猫举行的送别仪式上,约有3500名观众到场参加。现场播放起大熊猫过往的影像时,不少人忍不住泪流满面。园区还特别准备了六条留言横幅,供当天的游客写下寄语:“谢谢你们带来的欢笑与治愈”“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

6月28日,在日本和歌山县,冒险世界游乐园园长今津孝二在送别大熊猫前接受记者采访。(贾浩成 摄)

小镇的文化符号与经济核心

如果乘坐列车前往白浜,与大熊猫的相遇,其实在车上就已开始。

JR西日本公司开行的主题列车“大熊猫黑潮号”是游客前往白浜的热门选择。列车车头绘有憨态可掬的熊猫头像,车门、座椅、洗手间等均布满大熊猫元素,座椅靠垫上也印着熊猫图案。

这趟列车于2017年首次开行,旨在纪念JR西日本成立30周年及冒险世界开园40周年。因游客反响热烈而增加运行班次,逐渐成为亲子家庭和大熊猫迷的“打卡项目”。

列车缓缓驶入“南纪白浜站”,站牌上“大熊猫车站”几个字远比“南纪白浜”的站名更加醒目;进站闸机旁摆放着各种大熊猫玩偶;出站口的墙面贴着四只大熊猫的照片与告别海报。

走出车站,大熊猫的身影也无处不在。地上的井盖涂成了熊猫模样,街头的自动售货机被喷绘上大熊猫造型,行驶的公交车车身印着大熊猫的剪影与卡通图案……

对于白浜而言,大熊猫是这座小镇的文化符号与经济核心。

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宫本胜浩对当地的熊猫经济效益进行了测算。他指出,自1994年冒险世界正式引进熊猫以来,截至2025年的31年间,熊猫为白浜带来的经济效益累计已超过1256亿日元(100日元约合4.98元人民币)。据估算,自熊猫来园后,冒险世界的年游客人数平均增加约6.5万人,30余年来,因熊猫吸引而来的游客累计达到约201.5万人。

熊猫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止于游客和经济。长期的中日合作,也让白浜成为少数拥有熊猫饲养与繁育专业人才的地方之一。

1994年,冒险世界与中国动物园协会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携手启动了大熊猫共同繁育项目。30多年来,冒险世界迄今已成功实现12次生产,共育成17只幼崽,创下中国以外熊猫繁殖机构中最多育成纪录。

冒险世界园长今津孝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最初在饲养方面,日方完全是“门外汉”。当年,中方派出经验丰富的饲养人员,整年驻扎在园区,手把手指导日方工作人员如何喂食、照料、判断熊猫健康状况等。

此后的多年间,每到熊猫交配期、分娩期等关键节点,中方仍会派专家赴日指导。截至目前,已有累计70多人次的中国专家、技术人员到园区指导工作,同时也有超过50人次的日本饲养人员参与双方交流。今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是靠每天一点一滴的努力积累而成的成果。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留下难以填补的空白

自今年4月底宣布熊猫即将离去后,“无熊猫时代”的白浜将何去何从,便成为当地乃至日本全国热议的话题。

首当其冲的,可能是交通线路。JR西日本仍宣布将继续运营“熊猫黑潮号”,理由是“收到了大量希望保留该列车的呼声”。

空中通道方面,南纪白浜机场目前每日运行三班连接东京羽田机场的航班,飞行时间约为一小时。这条空中航线是白浜与首都圈之间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也正因如此,尽管机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但当地始终坚持运营。然而如今,随着熊猫归国,当地不得不重新评估机场和航班的吸引力与可持续性。

熊猫归国对当地旅游结构的影响更为深刻。

在白浜这类典型的“过夜型”旅游地,大熊猫带动了诸多后续观光。许多游客的行程都安排第一天参观大熊猫、第二天前往海滩或温泉等地观光。正因如此,冒险世界之外的饮食、零售、旅宿、纪念品销售等产业,也早已与大熊猫深度绑定。

白浜町内拥有近百家住宿设施,不仅要应对客流波动,还需设法避免白浜重新沦为“当日往返型”景区。

而对于冒险世界而言,考验更加直接。园区目前的成人单日票价为5300日元,是东京上野动物园的数倍。如今,园区如何维持吸引力、创造新的观赏体验,成为当务之急。

园长今津表示,园方不会立刻拆除大熊猫相关设施,园内的雕塑、纪念商品、菜单将继续保留,部分大熊猫居所也将改造为相关纪念展馆。“希望游客今后再来,也能记得大熊猫曾在这里生活过。”他说。

刊于《参考消息》2025年7月3日第8版

编辑 杨汀

发布于 2025-07-07 22:14
收藏
1
上一篇:快手上热议,股票账户佣金,高佣金还是低佣金更划算? 下一篇:追求经济自由却误入歧途,她毅然投身校园短视频创业,风口飞猪还是陷阱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