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单将自动划扣!紧急提醒,大量用户收到短信通知,速查账户安全!”

“账单将自动划扣!紧急提醒,大量用户收到短信通知,速查账户安全!”"/

收到“账单将自动划扣”的短信通知时,以下是一些紧急提醒和注意事项:
1. "核实信息":首先,要确认短信是否来自官方渠道。可以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或官方网站进行核实。
2. "不轻易点击链接":短信中可能包含钓鱼链接,点击链接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或遭受网络攻击。请谨慎对待,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
3. "检查账户":登录相关账户,查看是否存在自动扣费或消费记录。如有异常,立即联系客服处理。
4. "设置支付密码":确保您的账户设置了支付密码,防止他人恶意操作。
5. "及时通知":如果确认短信是诈骗信息,及时向相关机构报告,如银行、支付平台或警方。
6.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
7. "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检查电脑和手机,确保安装了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
8. "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对网络安全的意识,警惕各种诈骗手段。
总之,面对此类短信,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及时核实信息,确保自身财产安全。

相关内容:

来源:黑龙江日报

上述内容相信很多网友不陌生

这段时间

有不少市民反映收到过这样的短信通知

从发送方号码来看

既有保险公司、券商,也有不知名企业

然而面对这样的“好心”提醒

你有印象勾选过相关业务吗?

又或者,当短信末尾附带

“退订或续约”电话号码时

真的能拨打吗?

部分市民收到的短信

针对以上种种花样短信

记者最近调查发现

这是一种新的电信诈骗

主打“愿者上钩”

短信内所附带的

电话号码或链接

均不可信

此前,记者也收到声称来自某保险公司的短信“到期通知”。

由于曾购买过该保险公司的短期旅行意外险产品,所以一开始在看到“账单到期通知”时,记者还是有些似信非信的。但在看到其附带的电话号码后,就立即发现问题——

短信中附带的电话号码,与该保险公司官宣的官方热线完全不同;

翻找此前的投保记录比对后发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到期”、“自动划扣”的说法。

随后,记者又拨打短信中“0798”开头的电话,发现该号码为空号。

与记者的经历相同,市民王女士也收到以“0798”开头、自称是某券商的“免费体验到期”短信。

由于王女士不确定是否选择过这家公司的服务,就拨打了电话了解情况。

电话接通后,对方表示要添加微信后查询具体的订单信息。正当王女士按照电话要求的步骤添加微信时,页面上跳出安全提示她立即反应过来,终止操作,并进行举报。当记者再次拨打短信中提供的电话号码时,发现也变成空号了。

根据不完全统计

最近

上海市民收到短信的主体

大多为保险公司或券商等

事由则绝大部分都是

“免费服务已到期”

“用户开通免密自动扣款即将扣款”

附带的电话号码区号

多数为“0798”

打通电话的市民均被告知——可通过微信联系“客服”,取消订单或停止自动扣款。不过,一旦听信上述说法,就有可能跟随步骤被诱导进入陷阱:想要“取消自动划账”,须在指定的链接上输入个人账户信息,甚至还要向“安全账户”转账,以自证清白。而“客服”这些话术的目的,就是要骗取钱财。

事实上,这种骗局与警方已辟谣的“百万保障到期”差不多,区别在于“百万保障到期”的陷阱中,骗子会假冒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客服,主动致电受害人;而此次的新型“服务到期”诈骗中,骗子则是留下联系方式,等待受害人自动上钩

此后的套路,如出一辙:

诈骗分子以保险、证券等服务到期,续费需数百甚至数千元为由,或受害人开通的免密支付等功能,即将被自动扣款,吸引受害人注意力,甚至引发受害人恐慌;

如果受害人表示想取消相关服务,骗子就会诱导受害人点击指定链接、使用录屏或者屏幕共享软件等,骗取受害人的账户信息和钱款。

所以,市民若收到此类短信

无须理睬,直接删除即可!

若因个人曾购买过保险

或使用相关服务

担心错过正规通知

建议市民们通过原始购买渠道

或服务企业的官方客服热线咨询

切勿轻信

短信提供的电话与链接

更不要随意点击链接、

输入个人信息!

来源:上海辟谣平台、上观新闻、辽沈晚报

发布于 2025-07-07 23:17
收藏
1
上一篇:2024年融资融券利率揭秘,最低降至5%?最新行情分析 下一篇:上海市民警惕!多人收到“账单将自动划扣”诈骗短信,速删慎防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