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事业编成功后,是否还能继续报考公务员?揭秘两者关系

考事业编成功后,是否还能继续报考公务员?揭秘两者关系"/

可以的。事业编和公务员是两种不同的编制,分别对应不同的就业体系。
事业编是指事业单位编制,事业单位是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制度设置的,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
公务员则是指国家机关编制,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在法律上,考上了事业编之后,仍然可以报考公务员。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情况下,已经签订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的人员,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某些地方或部门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合同期内不得辞职或调动到其他单位工作。因此,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当地政策及个人合同条款来确定。在报考公务员前,建议详细咨询相关部门或查阅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内容:

在事业编干活,想考公务员,最难的一关是单位放不放人。这事最要紧。就算你瞒着单位去考,笔试过了,到了面试和政审,还是绕不开你现在的单位。那个时候,必须交一份单位盖了公章的“同意报考证明”。你要是拿不出来这个证明,面试资格就没了,后面的政审也肯定过不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单位领导不同意,是很麻烦的事。有的领导会说单位人手不够,工作安排不过来,就是不给你盖章。这种时候需要提前去和领导好好说,可以答应他考上了之后,一定把手里的工作都交接清楚,不给单位添麻烦。好说话的领导一般会支持,但要是碰到那种就是不同意放人的,说再多也没用。最后就只有一条路,辞职。辞了职,你就是社会上的人了,再考公务员就没人管了。

辞职考公务员,要想清楚后果。如果是在服务期里辞职,有的地方规定得严,你可能要交一笔违约金。档案里也可能留下“辞退”的记录。更严重的是,有些地方的规定是,辞职之后五年内都不能再考公务员了。这样一来,风险就很大了,万一没考上,工作也没了,还被限制了五年,很不划算。辞职前要去打听清楚这些规定。

那要是单位就是不放人,是不是就没办法了?

其实,从政策上看,事业编考公务员是完全允许的。国家的文件里写得很明白,公务员和事业编之间,人员可以相互流动。比如《公务员法》就说了,可以通过调任、遴选这些方式交流。专门针对事业编调任公务员的文件,《公务员调任规定》也说得很细。所以通过考试这条路,从事业编到公务员,是合法的,政策上没有禁止。

你看每年国家公务员和省公务员的招考公告,里面都没有说在事业编上班的人不准考。公告里只对考生的学历、年龄、专业这些有要求,只要你符合这些基本条件,就能报名。考试时间上,公务员考试一般在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在下半年,时间正好错开,想两边都准备一下也是可以的。

不是所有在事业编的人都能考。有一种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也就是大家说的“参公”人员。他们虽然是事业编,但管理上和公务员一样,上班、发工资都跟着公务员走。这部分人,只要还在职,就不允许再去报考公务员了。不管你有没有服务期,都不行。这一点,公务员的招考公告里会写得很清楚。

还有一个硬杠杠,就是最低服务年限。现在很多地方招事业编,都在合同里写明了最低服务期,一般是五年。在这个服务期内,是不允许你去考公务员或者跳槽到别的单位的。你要是没满服务期就去考,就算笔试面试都通过了,到了政审环节,查出来你“违约”,录用资格一样会被取消。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干满服务期再考虑考公务员的事。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一些特别偏远的乡镇学校或者卫生院,服务期可能会短一些,可能是三年。还有一种办法,是想办法“借调”到上级的机关单位去干活。这样既能积累工作经验,又能认识更多人,以后再想办法调动或者考,可能会顺利一些。但这种机会很少,不是人人都能碰上。

如果一开始进事业编,就是把它当个跳板,想着以后考公务员,那从进去的第一天起,就得有个计划。要提前了解单位的规定,领导的态度,还有服务期的长短。最好的时机,是在服务期快满的前一两年开始下功夫准备考试。那时候单位也知道你快可以走了,一般不会卡得那么严,去要那个“同意报考证明”也容易一些。

要是单位同意,服务期也满了,考上了公务员,后面的手续就简单了。直接办理调动手续就行,你在事业编干了多少年,工龄和级别都能带过去,社保也能接上,不会有什么损失。能争取单位同意,走调动的路子,是最好的选择。考前把“同意报考证明”和“服务期满证明”都准备好,心里就踏实了。

发布于 2025-07-08 00:56
收藏
1
上一篇:怎样才能成为公务员? 下一篇:易到困境升级,余额被清零,司机工资难提现,变“难到”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