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银行资负观察第三期,存款利率调整对资金融出影响几何?解析冲击较小之谜

中邮·银行资负观察第三期,存款利率调整对资金融出影响几何?解析冲击较小之谜"/

中邮·银行发布的《银行资负观察第三期》报告指出,存款利率调整对资金融出冲击较小,这一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存款利率调整的幅度较小:在过去的几次存款利率调整中,我国央行对存款利率的调整幅度都相对较小,这有利于降低对资金融出的冲击。较小的调整幅度意味着银行资金成本上升的幅度有限,从而减少了银行对贷款利率的调整压力。
2. 银行资产结构优化: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资产结构不断优化,银行资产质量有所提高。在存款利率调整的背景下,银行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资产结构,降低对存款的依赖,从而减轻存款利率调整对资金融出的冲击。
3. 金融市场竞争加剧: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存款利率调整的背景下,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贷款利率、推出优惠利率贷款等,从而降低存款利率调整对资金融出的冲击。
4. 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提升: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在存款利率调整的背景下,银行可以通过优化流动性管理策略,确保资金充足,降低对存款的依赖,从而减轻存款利率调整对资金融出的冲击。
5. 金融政策支持:在存款利率调整的背景下,我国金融政策将继续支持实体经济,推动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这有助于降低银行对存款的依赖

相关内容:

转自:中邮证券研究所

银行间流动性回顾:

5月24日-6月28日,银行间资金中枢抬升但整体平稳。5月下旬资金面整体趋于收敛,6月银行间资金利率震荡下行、隔夜资金维持平稳,但跨月资金震荡上行;6月以来受信贷需求修复、政府债券供给综合影响,同业存单发行利率震荡上行;央行层面,6月在财政供给压力偏大背景下,买断式逆回购及MLF净投放较多资金。7月作为传统存贷小月,银行资负两端压力或较小,但仍需关注保险预定利率下调前冲量对银行中长期存款的冲击。

银行流动性指标监测:

同业存单:国有银行普遍同业存单使用额度高于去年同期,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额度使用情况呈现明显分化,预计国股银行同业存单净融资增速或边际加快。考虑到存款季度性规律,7月银行负债端压力或较小,整体一级发行利率有望下探至1.6%下方,若考虑保险冲量情况超预期,则国有银行存单发行利率或维持在1.6%上方小幅震荡。

超储率等:我们测得2025年5月超储率1.40%,高于过去两年同期水平;录得5月大型银行NSFR为107.35%,连续5个月份低于2023年和2024年同期,预计6月NSFR或季节性上行。

存款利率调整对资金融出冲击较小有以下原因:一是降准释放超额存款准备金,考虑到0.35%超额储备金和1.5%左右的资金融出价格,银行倾向于流动性风险可控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比例;二是存款脱媒和债市上涨带动形成“收益提升—资金流入—规模扩张”的正向循环,加速存款向非银机构转移,增加非银存款规模,同时从国有银行负债期限来看,一般定期存款→资管产品→非银存款,负债久期和稳定性下降,因此短端融出资金增加与中长期提价发存单同时出现。

投资建议:

存款降息短期内带来银行负债端紧张,但中长期来看,银行负债成本趋于下降,同时我们在报告《银行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综述:重定价冲击叠加债市震荡,25Q1业绩承压》中指出,随着三季度长期限存款集中重定价,银行负债成本下降有望超预期,建议关注:交通银行,重庆银行,成都银行。

随着银行负债端下行,市场利率中枢有望进一步下行,考虑到6月末银行板块调整较大,调整后国有银行股息率将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交通银行、建设银行。

5月24日-6月28日,银行间资金中枢相较于去年更高但走势更为平稳。从DR007-OMO利率来看,5月下旬受存款利率下调,居民和企业活期存款向非银机构迁移影响,5月下旬资金面整体趋于收敛,6月以来受央行呵护市场影响,提前续作3个月和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叠加PMI反应的基本面偏弱影响(6月制造业PMI在荣枯线以下),银行间资金利率震荡下行,6月下旬受银行季末指标考核和跨半年影响,隔夜资金维持平稳,跨月资金震荡上行。

从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来看,5月受存款利率下调影响,银行在不同类型银行内部迁移和向非银机构迁移,国股银行中长期负债压力增大驱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逐步上行,6月以来受信贷需求修复、政府债券供给综合影响,同业存单发行利率震荡上行。

央行层面,5月至今基础货币维持净投放,同时在6月两次提前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招标总量情况,呵护资金面意图明显。5月OMO净投放资金448亿元,25日续作MLF5000亿元,净投放3750亿元,5月末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2000亿元,继续暂停买卖国债操作,截至6月30日OMO大幅净投放。6月在财政供给压力偏大背景下,买断式逆回购及MLF净投放较多资金。7月作为传统存贷小月,银行资负两端压力或较小,但仍需关注保险预定利率下调前冲量对银行中长期存款的冲击,根据财联社报道“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降最早或于三季度启幕”。

银行流动性主要指标监测

2.1 同业存单额度使用和运行区间情况

国股同业存单额度使用情况统计

受信贷投放节奏和揽储情况差异影响,不同全国性银行同业存单额度使用节奏或出现较为明显差异。国有银行普遍同业存单使用额度高于去年同期,农业银行负债同业存单使用额度更为突出或指向其扩表增速或继续相对较快,而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额度使用情况呈现明显分化,全国性城商行中江苏银行使用额度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考虑到5月20日以来国股银行已先后下调存款利率,预计国股银行同业存单净融资增速或边际加快。

对于国有银行同业存单未来运行区间的展望

结合2022年9月以来的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和历次存款整改,剔除2022年三四季度的理财赎回造成的存款大幅波动,从存款流向来看,一般存款当月对应了两种迁移路径:一是存款从国股银行向中小银行迁移,另一方面是银行整体存款向非银机构进行迁移,考虑到存款季度性规律,7月银行负债端压力或较小,整体一级发行利率有望下探至1.6%下方,若考虑保险冲量情况超预期,则国有银行存单发行利率或维持在1.6%上方小幅震荡。

2.2 超储率,NSFR和活期类资金监测

我们测得2025年5月超储率1.40%,高于过去两年同期水平。推测超储回升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5月信贷投放环比改善较为明显,但同比来看仍然同比少增,释放一部分超储;二是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对于超储形成一定补充。

我们录得5月大型银行NSFR为107.35%,连续5个月份低于2023年和2024年同期,推测原因是资产端中长期贷款和长期限债券投资比重上升,负债端则是居民存款流向中小银行非银造成核心存款比重下降。NSFR为季度考核,预计6月NSFR或季节性上行。

从银行司库资金头寸管理来看,银行日常资金融出对应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部分居民活期和企业活期,同业活期存款,同业拆入,临时性存款资金(财政资金支用)等,存款利率调整对资金融出冲击较小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降准释放了超额存款准备金,考虑到0.35%超额储备金和1.5%左右的资金融出价格,银行倾向于流动性风险可控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比例;二是存款脱媒和债市上涨带动形成“收益提升—资金流入—规模扩张”的正向循环,加速存款向非银机构转移,增加非银存款规模,同时从国有银行负债期限来看,一般定期存款→资管产品→非银存款,负债久期和稳定性下降,因此呈现短端融出资金增加与中长期提价发存单同时出现。

投资建议

1.存款降息短期内带来银行负债端紧张,但中长期来看,银行负债成本趋于下降,同时我们在报告《银行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综述:重定价冲击叠加债市震荡,25Q1业绩承压》中指出,随着三季度长期限存款集中重定价,银行负债成本下降有望超预期,建议关注:交通银行,重庆银行,成都银行。

2.随着银行负债端下行,市场利率中枢有望进一步下行,考虑到6月末银行板块调整较大,调整后国有银行股息率将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交通银行、建设银行。

模型测算误差,假设与实际偏离,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外部事件超预期恶化,不良资产大面积暴露。

证券研究报告《银行资负观察第三期:如何看待存款利率调整对资金融出冲击较小?》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7月1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分析师:张银新 SAC编号:S1340525040001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也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根据自身能力自主审慎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中邮证券不对使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转自:中邮证券研究所)

发布于 2025-07-08 07:17
收藏
1
上一篇:科创板上市交易全攻略,这些知识点你必须了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