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联科技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减持潮起,收购未果之际释放何种信号?
九联科技董监高(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准备减持抛售股票,可能释放以下几种信号:
1. "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不足":如果这些高层和管理人员选择在收购进行中减持,可能表明他们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完全看好,或者对收购的整合效果持有疑虑。
2. "资金需求":他们可能因为个人资金需求而选择减持,将股票变现以获取现金。
3. "对收购价格的预期":如果他们认为当前股价高于公司的内在价值,或者对收购价格有更高的预期,可能会选择在此时抛售。
4. "市场情绪的反映":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作为公司内部人士,他们的减持行为可能会影响市场对公司股价的预期,从而释放出市场情绪的信号。
5. "内部信息泄露":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减持行为与公司内部信息泄露有关,可能会被视为不合规的行为,从而释放出公司治理存在问题的信号。
6. "公司治理问题":如果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减持的原因与公司治理问题有关,比如利益输送、内部人控制等,这也可能成为公司治理问题的信号。
总之,这种减持行为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简单地做出判断。投资者在关注这一信号时,还需关注公司的公告、行业动态、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以全面评估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关内容:
九联科技(688609)7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高管人员、原监事会监事、核心技术人员等拟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306.0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61%。

具体来看,公司5%以上股东、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胡嘉惠因个人资金需要,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等法律允许的方式合计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2%;减持期间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公司股东、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许华因个人资金需要,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等法律允许的方式合计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4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0.8%;减持期间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公司股东、财务总监凌俊因个人资金需要,拟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等法律允许的方式合计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2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0.5%;减持期间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梁文娟、刘文燕、郑广平拟通过间接持股平台海纳百川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43.06万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0.0861%;减持期间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邱星明、何云华拟通过间接持股平台海融科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3万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0.0260%;减持期间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资料显示,九联科技主营业务为智能终端和通信模块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运营服务及其他产品等。
业绩方面,九联科技已连亏两年,两年合计亏掉3.4亿元。
目前,九联科技正在推进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具体事宜,准备切入至军工等领域。
4月16日晚间,九联科技公告称,公司正筹划收购成都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交易完成后预计将实现对标的公司的控股。
能通科技主要从事军用监视雷达、通信导航与电子对抗等领域部件、整机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九联科技表示,能通科技在技术、市场、采购、生产等方面均与公司具备协同互补效应,本次交易能够有效拓展公司技术与产品布局和下游应用领域,帮助公司迅速切入至军工等领域。
另外,去年6月,九联科技撤回了2.5亿元的定增。
2023年7月,公司拟向不超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股本总数30%的股份,募集资金不超2.5亿元,用于九联科技面向鸿蒙生态研究院项目、九联科技特种机器人研究院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九联科技表示,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公司把握鸿蒙系统生态及特种机器人的市场快速发展趋势,保持和扩大公司的竞争优势。
去年6月,九联科技撤回本次定增计划,不过,公司表示,“九联科技面向鸿蒙生态研究院” 项目及“九联科技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研发仍在持续推进中,撤回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