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海口国贸支行破冰首开本外币合一账户,助力自贸港金融服务创新再升级
中国工商银行海口国贸支行成功开立首个本外币合一账户,这一举措标志着该行在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自贸港的金融服务开辟了新的篇章。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简要分析:
1. "政策背景":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政府为了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而设立的特殊区域。在这一背景下,金融机构需要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金融服务,以满足自贸港内外企业和个人的金融需求。
2. "本外币合一账户的意义":
- "便利化":本外币合一账户可以简化企业跨境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国际化":有助于吸引外资企业入驻,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提升自贸港的国际竞争力。
- "创新服务":为银行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空间,有助于提升银行在自贸港的金融服务能力。
3. "工行海口国贸支行的行动":
- "积极响应政策":工行海口国贸支行作为自贸港内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开展创新金融服务。
- "推动金融服务升级":通过开立首个本外币合一账户,该支行展示了其在金融服务方面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
4. "展望未来":
- "更多金融机构跟进":工行海口国贸支行的成功案例有望带动更多金融机构在自贸港开展类似业务,进一步丰富自贸港的金融服务体系。
-
相关内容:
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试点目标是探索构建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为基础,账户业务规则统一,适当实现“资金管理”与“账户管理”分离,适应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管理需要的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通过允许单位银行账户支持多个不同币种资金结算,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银行账户服务。
工行海南省分行副行长符辉表示,海南工行非常重视并积极响应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试点工作,在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的指导下,前期开展了制度建设、系统改造、协议修订和业务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为顺利投产打下了坚实基础。符辉还指出,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成功投产意义重大,有利于解决人民币和外币账户管理标准不同、相互割裂的问题,实现人民币和外币账户开户、销户、变更等方面的标准统一、格式统一和视图统一。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对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而言,本外币合一账户将更加有利于提升他们日常经营管理的便利度,节约管理成本;对银行而言,不仅简化了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全面、真实“了解你的客户”,进一步提升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为助力“双循环”落地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海南椰树集团表示,作为一家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本外币账户合一带来的便利。因经营需要,人民币、外币资金在过去需要分币种开立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账户、资金的可视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难以提升,管理有所不便。现在一个账号就能实现本外币资金的集中管理,解决了企业的堵点和痛点,确实非常方便。
海南省成功投产本外币合一账户业务,也引起了部分专家学者的关注。前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海南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徐艳表示,账户作为经营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载体,实现本外币账户合一,表明金融领域本外币一体化改革的底层架构已经搭建起来,意味着海南自贸港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促进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流动等方面都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对政府部门、企业和银行,都是一大利好。因为该账户一方面有利于市场参与主体降低结算成本,另一方面也具有操作便捷、便于境外资本流入等优势。相信有了这个基础,海南自贸港未来的营商环境和金融服务将会更加完善,有助于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