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在即,四大交易机制变革要点不容忽视
科创板即将开市,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其交易机制的变化至关重要。以下是科创板交易机制的四大变化,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
1. "涨跌幅限制":
- 科创板股票的涨跌幅限制为20%,相较于现有主板和创业板的10%涨跌幅限制,科创板将放宽涨跌幅限制。这意味着投资者在科创板交易时,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更大,风险也相应增加。
2. "盘口报价规则":
- 科创板引入盘口报价机制,即投资者可以挂出更细致的买卖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1元。这一变化将提高市场交易效率,使得买卖双方能够更精确地表达交易意愿。
3. "融券交易":
- 科创板将引入融券交易机制,允许投资者通过融券卖出股票。这将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交易策略,同时也能增加市场流动性。
4. "交易时间":
- 科创板的交易时间与现有主板和创业板相同,即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但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股票的停牌规则与主板和创业板有所不同,投资者需要关注相关规则变化。
总之,科创板交易机制的变化将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参与科创板交易时,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这些变化,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同时,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事项:
- 熟悉科创板的相关
相关内容: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在1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经验基础上,科创板引入了一系列不同于主板的创新交易机制,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四方面的变化。
——放开/放宽涨跌幅限制。与主板不同,科创板股票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每日涨跌幅由主板的10%放宽至20%。放宽涨跌幅限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市场充分博弈,尽快形成均衡价格,提高定价效率。科创板新股上市初期,股票日内波动可能会较主板显著加大,建议个人投资者审慎参与,切忌盲目跟风;
——引入“价格申报范围限制”,即在连续竞价阶段,限价申报的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需要注意的是,因价格变动较快以及行情延迟等原因,部分投资者填报的订单价格可能会因超出上述价格申报范围而出现废单。对于希望尽快成交的投资者,建议使用本方最优或者对手方最优市价订单;
——优化盘中临时停牌机制。结合科创板企业特点,上交所对A股现有临时停牌机制进行了优化。一是将临时停牌的触发阈值从10%和20%分别提高至30%和60%,以避免上市首日频繁触发停牌。二是将两次停牌的持续时间均缩短至10分钟。盘中临时停牌期间,投资者可以继续申报或撤单,但是不会实时揭示行情。停牌结束后,交易所会对现有订单集中撮合;
——市价订单设置保护限价。投资者下市价订单时必须同步输入保护限价,否则该笔订单无效。对市价订单设置限价保护,可在市场流动性差的情况下防范因市价订单带来的价格大幅波动,并为投资者控制下单成本提供保护工具。同时,有助于券商在无价格涨跌幅限制的情形下,对市价订单作资金前端控制。
此外,科创板还引入了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新增了两类市价订单类型,优化了融券机制,提高了最小报单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企业往往具有业绩不确定性大、估值难度高等特点,新股上市初期二级市场价格波动可能较大。从境外市场来看,新股上市初期也存在较大波动。如2019年上半年纳斯达克新股上市前20日的日涨幅最大达到316.5%,日跌幅最大为52%;香港主板新股上市前20日,日涨幅最大为218.6%,日跌幅最大48%。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提醒,科创企业科技含量、企业发展模式都与传统企业有所不同,投资者在对科创企业进行投资价值判断时也应脱离单一的“唯市盈率论”,根据企业的不同模式寻找最适合的价值判断指标,进行多维度审视、多角度验证,理性投资、进阶投资。
上交所同时呼吁市场机构摒弃“割韭菜”的交易方式,基于企业基本面进行判断,理性投资,科学决策。期待各方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爱护科创板,落实国家战略、维护改革成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