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11月完成筹备,五券商股力担中流砥柱,助力开通要求达成
深港通是指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旨在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根据最新的消息,深港通在11月完成了准备工作,达到了开通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五家券商在深港通的实施中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以下是这五家券商的一些特点:
1. "中信证券":作为中国内地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中信证券在深港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还积极参与市场研究、投资咨询等业务。
2. "海通证券":海通证券在内地资本市场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其在香港市场也有较强的业务布局。在深港通开通后,海通证券有望进一步扩大其跨境业务。
3. "广发证券":广发证券在内地市场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其在香港市场的业务也日益壮大。深港通的开通将为广发证券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4. "招商证券":招商证券在内地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在香港市场的业务发展也较为迅速。深港通的开通将有助于招商证券进一步拓展跨境业务。
5. "国泰君安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在内地资本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其在香港市场的业务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深港通的开通将为国泰君安证券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这五家券商在深港通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更好的业绩增长。
相关内容:
深港通11月上旬完成准备工作 达到开通要求
日前,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通知,就《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圳证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及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制定的《港股通交易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深交所表示,希望证券公司等市场参与主体按照中国证监会及深交所、中国结算的部署和要求,密切沟通、紧密协作,于9月底前完成技术开发准备工作,达到可参与深交所和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相关测试的要求;在11月上旬完成各项准备工作,达到可开通深港通业务的要求。(上海证券报)
国元证券:上半年经营稳中有进 员工持股计划及定增落地将助力发展
国元证券 000728
研究机构:方正证券 分析师:林喜鹏 撰写日期:2016-08-25
【2016年上半年业绩概述】
国元证券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03亿元,同比下降61.24%(行业同比下降52.5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11亿元,同比下降72.94%(行业同比下降59.25%);本报告期末净资产195.95亿元,较15年底下降1.70%;总资产672.43亿元,较15年底下降7.32%。ROE(平均)2.54%,较15年同期减少7.76个百分点。16年上半年EPS为0.26元,BVPS为9.99元。
【各项业务发展情况】
经纪业务:市占率平稳,佣金费率较15年底下降,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布局。
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经纪业务利润3.24亿元,同比下降74.73%;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5.12亿元,同比下降67.11%。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2016年6月末,公司股基交易额1.34万亿,市占率0.93%,与2015年底微降0.01个百分点。佣金费率约为万分之4.6,较15年底下降18.4%。公司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布局,全面上线国元E城,优化完善“金数据”,传统经纪业务互联网化转型有望加快。
投行业务:稳健经营,营收同比增长,股权融资过会项目丰富,后续业绩可期,债券业务厚积薄发,募资大幅增加。2016年上半年,公司投行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7%;投行业务实现营业利润1.0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0%。业务收入占比为28.91%,较15年底上升6.9个百分点。上半年母公司共完成3个再融资和3个并购重组项目。此外,2个IPO项目,3个非公开项目,2个并购重组项目均顺利过会。债券业务厚积薄发,上半年共完成7个债券项目,合计募集资金85亿元,近15年全年募集资金的3倍。新三板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推荐挂牌30家,累计推荐挂牌企业83家,其中进入创新层8家。
信用业务:传统优势板块,收入占比显著提升,市占率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定增后板块业绩可期。
截至2016年6月30日,母公司证券信用业务规模149.08亿元,同比下降48.11%。公司实现信用业务收入40,397.74万元(本报告期扣除信用业务筹资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60.83%;信用业务利润37,484.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下降58.45%。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2016年6月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市占率为1.11%,较15年底下降0.11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信用业务收入占比为28.91%,较15年底上升9.3个百分点,是公司第二业务收入来源,传统优势板块。
资产管理业务:资管规模再上台阶,主动管理业务增长较快,业务创新能力有所增强。截至2016年6月30日,母公司资管规模944.33亿元,同比增长13.51%。其中集合资管规模154.81亿,同比上涨56.19%,定向资管规模779.78亿,同比上涨6.40%。公司实现资产管理业务收入3,287.4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77%;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利润-739.5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2.02%。资产管理业务创设能力增强,主动管理产品规模大幅增加。上半年,加大固定收益、权益类产品创设力度,新设“三板基金产品”与“直投基金产品”,主动管理产品能力有所提高。
自营业务:投资收益同比下降76.3%,降幅略大于行业水平。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1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2.35%;实现自营业务利润1.0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3.02%,实现投资收益2.86亿元,同比下降76.3%,降幅大于行业(-73.00%)。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2016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平稳,其中经纪业务稳中有进,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战略;投行业务、信用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投行业务进步明显,信用业务维持相对优势地位。此外,公司下半年有以下投资要点:
1、落实员工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举措业内领先,助力公司业务发展。
2、落实定增计划,公司拟募资不超过人民币42.87亿元,充实资本实力,信用、自营、资管三块业务将获资金助力。
3、场外业务利用安徽省股交中心和中证报价系统,在非标业务领域已显现出一定盈利能力和业务发展优势,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4、精耕皖江区域,背靠优质股东,受惠有利政策。公司在安徽地方业务优势明显,实际控制人安徽省国资委旗下企业资源丰富。同时,根据安徽省政府的规划,安徽国资的资产证券化率在未来五年要从目前的40%提高到60%,公司获得卓越政策环境。
目前股价对应15A、16E和17E的PE分别为13.99倍、38.71倍(考虑定增)和33.70(考虑定增);对应15A、16E和17E的PB则分别为1.96倍、1.86倍(考虑定增)和1.89倍(考虑定增)。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二级市场波动;
2、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3、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东兴证券:股东优势助力区域券商腾飞
东兴证券 601198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 分析师:刘欣琦,孔祥 撰写日期:2016-06-08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28.05元/股。公司区位优势明显,借助股东资源发挥业务协同效应,促进业绩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62/0.82/1.12元,考虑到公司作为四大AMC旗下唯一A股上市平台,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给予2016年5倍PB,对应目标价28.05元/股。
区位优势明显,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战略。公司立足于福建省,在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股基交易量、证券经纪业务利润等持续排名福建省内前列,区位优势明显。公司推出“一惠通”账户,携手新浪网和同花顺开展战略性的移动终端引流合作服务。公司2015年新增经纪业务客户中超过80%为通过手机端开户。公司经纪业务市场份额由2015年初的0.95%提升至1.04%,互联网导流初见成效。
依托股东优势,发挥业务协同效应。2015年,公司与东方资产集团所开展的各项协同业务累计规模超过340亿元。依托东方资产提供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公司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投资等多项业务上东方资产及其旗下平台公司开展协同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并储备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多品种的投资经验。公司作为东方资产旗下唯一的金融上市平台,可以共享东方资产及其下属公司范围内的客户、品牌、渠道、产品、信息等资源,为各项业务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风险提示:自营业务出现大幅亏损
国泰君安:老牌券商稳健经营 业绩优于行业平均
国泰君安 601211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分析师:丁文韬,王维逸 撰写日期:2016-08-25
事件
公司发布2016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07亿,同比下滑38.5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0.20亿,同比下滑47.91%,EPS为0.62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942.53元,BVPS为12.36元。
投资要点
业务结构相对更加均衡:受16年上半年市场低迷影响,公司业绩整体下滑47.91%。经纪、自营、投行、利息、资管业务分别贡献27.4%,33.8%,11.5%,16.0%,10.0%,经纪业务比重较15年46.9%而言下降19.5%,公司对其依赖度降低,业务结构相对更加均衡。 佣金率高于行业,凸显龙头综合服务价值:公司上半年经纪业务收入37.34亿元,同比下滑64.31%;股票基金交易量62508亿元,同比下降56.76%。公司上半年经纪业务净收入为30.58亿元,居行业首位,主要系公司始终维持较高佣金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万分之1.5),未来有望通过降低佣金率来提升公司经纪业务弹性,巩固经纪业务地位。
债券承销推动投行业务增长:公司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15.66亿元,同比增长42.06%,占收入比重提升至11.5%。公司累计完成证券承销总额2242.05亿元,同比增长134.25%,市场占有率7.95%,排第三,其中优先股和金融债主承销金额为行业第一。债券承销金额达1848.24亿元,规模占比86.90%,同比增长2.50倍,推动投行业务收入整体提升。
自营业务投资风格稳健,业绩相对优异:受二级市场影响,公司自营收入为46.16亿元,同比下降31.39%,但明显优于行业平均。公司始终秉持稳健审慎的投资思路,16上半年债券配置高达51%,较15年47%稳步提升,股基配置较15年34%下降至27%;另外公司积极探索新业务模式,综合利用多品种实现较高收益。
转型主动管理拓展资管业务: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13.65亿元,同比增长37.33%;资管规模高达6492.95亿元,较15年末增长7%,其中主动管理资产规模2286.62亿元,规模占比35.22%。资管业务收入和资管规模稳中有升居行业首列,主要系公司积极转型主动管理,布局创新业务以提升产品投资组合管理能力。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优质券商,综合实力强劲,经纪、投行、自营、资管业务均居于行业前列,盈利能力显著,预计16、1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19、108.24亿元,给予目标价22元/股,对应1.5倍16PB,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二级市场行情波动对券商业绩和估值带来双重压力
招商证券:财富管理厚积薄发 投行业务蒸蒸日上
招商证券 600999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蒲东君,周晶晶 撰写日期:2016-03-10
事件描述
公司15年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公司发布15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252.92亿元,同比增长129.87%;实现归母净利润109.09亿元,同比增长183.29%;实现基本EPS1.88元,同比增长159.99%;加权ROE为23.95%,同比增长13.10个百分点。
事件评论
各业务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经纪佣金率降幅放缓,份额略有回升。公司加快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经纪佣金率为万分之5.3,高于行业均值万分之5.0,15年市占率为4.34%。两融份额降幅收窄。15年两融市占率呈现下降态势,但四季度末降幅收窄为5.35%。投行业务持续发力。15年公司股权融资规模478亿元,同比提升140.84%,市占率升至4.72%,债券承销锦上添花。自营配置固收为主,投资风格稳健。15年实现自营收益56.81亿,同比增长123.83%,结构中固定收益类证券占75%。资产管理蓬勃发展,量化固收产品显特色。15年资管受托规模4148.20亿,同比增长133.40%,实现资管收入11.42亿,同比增加167.43%,量化和固收成拳头产品。
创新业务大有可为。2015年公司持续发展业务创新,零售经纪业务探索互联网金融,借力“互联网+”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投行业务大力拓展资产证券化,15年发行规模市场排名第一;自营投资全方位推进FICC综合业务平台建设,同时证券托管业务排名第一,创新驱动战略基本形成,公司将享受创新红利。
公司15年净利润高增长,未来公司值得关注的优势在于:1、优质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通过财富管理服务经纪客户从而获得较高佣金率和较高市场份额,我们预期在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背景下转型还将效果显著;2、IPO和再融资储备丰富,公司过会项目2个,在会项目67个,在会排名第6,预计16年投行业务仍能保持高速增长;3、创新业务大有可为,公司H股融资布局、FICC业务推进卓有成效,有助于丰富公司收入利润结构,培育新增长点。预计公司16、17年EPS分别为1.42、1.58元,维持买入评级。
光大证券:评级重回AA H股上市在即
光大证券 601788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赵湘怀 撰写日期:2016-07-27
事件:2016年光大证券评级升至AA级,成为获评AA级的8家券商之一。光大证券自2014年被评为C级之后,经过两年时间,重新回升至AA级。
光大证券业务基础扎实,实现均衡发展。
(1)经纪信用业务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虽然光大证券2014年评级下降至C级后,设立新营业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包含席位租赁收入)自2013年以来增速稳定保持在30%以上,市场份额也未大幅下降,随着2016年5月获批57家分支机构,经纪业务市场份额有望提升至3.3%,预计未来资本金补充以后,融资融券余额市场份额将会回升至3.5%。
(2)投行业务竞争优势较强。光大证券2015年首次公开发行承销金额约130亿元,市场占比8.2%,共完成86个新三板推介挂牌项目,融资规模行业居首,公司丰富的新三板业务为未来的IPO、增发、财务顾问等提供项目来源,随着产业重组和并购整合力度的加大,未来投行业务的优势将更加突出。
(3)自营业务投资收益率维持高位。光大证券自营业务2015年权益类投资占比大幅提升,投资收益(包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257%,使得业务平均回报率由2013年的0.6%提升至2015年的26%,业务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未来随着投资余额的进一步增长,投资收益率维持高位,自营业务将给公司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
(4)资管业务规模稳步提高,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13年以来,光大证券资管业务规模稳步提高,集合理财占比由2013年的9.9%提升至2015年的17.9%,随着未来资本金补充后业务规模进一步增长以及结构持续优化,资管业务盈利能力将继续提升。
(5)光大证券积极开拓海外业务。光大证券稳步开拓国际市场,2015年6月正式收购香港新鸿基金融集团70%股权,成为中资券商在海外最大业务平台之一,未来将积极推进国际客户及海外合作伙伴开发,业务向北美、西欧及东亚等市场延伸。
光大证券布局多元化金融业务,提供全价值链服务。光大证券布局多元化金融业务,涉及股权投资业务、另类投资业务、PPP金融业务、公募基金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等,通过布局多元化的金融业务,能够为客户提供全价值链的服务,丰富收入结构。
ROE排名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光大证券投行业务、资管业务、自营业务和利息净收入合计占比由2014年的33%大幅提升至2015年的50%,带动公司ROE从2014年的8.5%提高至2015年23%,在上市券商中的排名也由2014年的第21名上升至2015年的第7名。在光大证券完成港股IPO之后,我们预计公司2017年-2018年ROE能够保持在15%以上,在上市券商中的排名能够进入前5位。
港股IPO扩充公司资本实力,提升盈利水平。截至2016年一季度,光大证券净资产达到419亿元,与行业前列的券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未来提升空间较大,此次港股IPO募集到的资金未来将主要用于资本中介业务、境外业务、财务管理业务、机构证券服务业务等,公司盈利水平将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3%、34%、31%,每股收益分别为1.3元、1.98元、2.84元,买入-A投资评级给予6个月目标价22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港股上市失败风险、市场大幅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