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周报」聚焦,中银理财盛大开业,离岸信托助力王振华风险兜底”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以下是对“财富周报”中提到的中银理财开业以及离岸信托可能为王振华兜底事件的简要分析:
1. "中银理财开业":
- 中银理财开业可能标志着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一家理财公司,中银理财的成立可能会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理财产品和选择,同时也可能加强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 中银理财的开业也可能意味着银行业务模式的一种创新,通过理财业务来吸引更多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增加银行的非利息收入。
2. "离岸信托或为王振华兜底":
- 王振华是中国知名企业家,曾因涉及不当行为而受到关注。如果离岸信托被提及为可能为他提供兜底,这可能意味着他或他的公司正在利用国际金融工具来保护其资产。
- 离岸信托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资产保护工具,它可以将资产从原居国的法律和税收体系中分离出来,从而提供一定程度的隐私和资产保护。
- 然而,这种做法也可能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尤其是在涉及资产转移和避税的背景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基于您提供的信息,具体情况可能需要结合更多的背景资料和详细报道来理解。在解读此类新闻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法律和监管环境":离岸信托是否符合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监管风险。
- "市场反应
相关内容:
记者 洪铭宇
银保监会研究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的证券投资比重
7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首席风险官梁涛、新闻发言人肖远企,首席检查官杨丽平介绍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成效。
周亮表示,在扩大直接融资方面,银保监会增加了对民营企业债券的投资,拓宽了保险资金、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为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梁涛表示,下一步将考虑在审慎的监管原则下,赋予保险公司更多的投资自主权,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比重,目前银保监会正在积极研究提高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实际操作中,将按照分类监管的原则,对不同的公司实行差异性监管。
数据显示,截至5月份,保险资产总规模是19.07万亿元,资金运用余额是17.02万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是11.36万亿元,占比66.73%,权益类资产3.85万亿元,占比22.64%,流动性资产0.9万亿元,占比5.28%,其他投资是0.91万亿元,占比5.35%。
多家信托公司近期收到银监窗口指导
多家信托公司近期收到银监窗口指导,要求控制地产信托业务规模。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各家公司收到的监管要求不尽相同,有的要求“自觉控制地产信托业务规模”,有的要求“三季末地产信托业务规模不得超过二季末”,甚至有个别公司要求“全面暂停地产信托业务”。
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2.81万亿元,占比14.75%,较2018年4季度末上升0.5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以来,全国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回落,商品房销售有所回暖,房企新开工意愿增强,预计短期内房企的信托融资需求或难以降低。
杭州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为城商行中首家
7月1日晚间,杭州银行(600926.SH)发布公告称,近日,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筹建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银保监复〔2019〕622号)。
根据该批复,公司获准筹建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工作完成后,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提出开业申请。此次杭州银行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系城商行中首家。
城商行理财子公司添新丁,宁波银行旗下“宁银理财”获批筹建
继杭州银行拔得头筹之后,又一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
7月2日晚,宁波银行(002142.SZ)公告称,近日收到银保监会批复(银保监复 〔2019〕第 637 号),宁波银行获准筹建宁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工作完成后,将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宁波银保监局提出开业申请。
中国银行全资理财子公司开业,下设17个业务部门
7月4日,中国银行全资理财子公司“中银理财”在京正式开业,这是继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后,第四家国有大行的理财子公司开业。
当天的发布会现场,中银理财同时推出了新产品,包括外币产品、权益产品、未上市股权产品、养老产品、指数系列产品等五类产品。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中银理财成立初期,仍会以依托母行优势为主,在母行渠道销售。
中行、中金公司入局私募服务
7月3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协会)公布了第四批私募基金服务机构名单,共包含8家机构,中国银行、中金公司、浙商证券等知名机构也入局私募服务行业。实际上,自2014年协会开展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后,协会曾先后登记了三批共44家私募基金服务机构。
截至2019年5月底,私募基金管理的总规模达到13.31万亿元,这些私募服务机构争抢万亿私募行业大蛋糕。
全球巨头野村资管来中国备案私募
近期,野村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成为第21家进军中国市场的外商独资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 PFM),野村资管的管理规模达到4820亿美元(约等于3.3万亿人民币)。
野村集团是全球知名的投资银行及经纪集团,也是最早拓展中国金融和投资业务的境外机构之一,其零售客户资产超过114.7万亿日元。去年野村在中国的两个大动作震动市场,一是其申请控股合资券商,并在今年3月获得证监会核准设立;二是其挖角了国内大型券商的资深大佬,引发关注。
离岸信托兜底:无论王振华遭何惩罚,家族权益或不受牵连
据《棱镜》媒体报道,为了不因个人影响到家族利益,王振华家族或许早已通过离岸家族信托准备好后路。
这意味着,尽管王振华是三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但其个人无论遭受何种惩罚,王氏家族在三家上市公司中的权益,或不会因其个人原因而受到牵连。
中精国投私募被立案,涉案资金超过18亿元
7月4日下午,据财联社报道,中精国投私募案件已于6月14日正式被上海经侦立案。不过,这距离它爆雷已经有一年之久了。
据《券商中国》媒体报道,私募“中精国投”所有产品兑付逾期,大批投资人前往公司交涉,涉事资金超过18亿元,并且这家私募背后的实控人——“外滩控股”已经人去楼空。
有知情人士透露,中精国投在经营过程中,将5个票据私募产品,17个亿的投资款从太平洋证券打到了两个保理公司,但这两个保理公司并没有将全部资金用于购买银行承兑汇票,而是将一部分资金打到外滩控股和相关个人的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