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评级跌至BBB级后遭立案调查,涉嫌在相关操作中违法违规

海通证券评级跌至BBB级后遭立案调查,涉嫌在相关操作中违法违规"/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海通证券已经降至BBB级,并且因为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背景和考虑因素:
1. "评级下调":海通证券的评级从更高的级别降至BBB级,可能意味着评级机构认为该公司的财务状况、管理质量或者行业地位等方面存在风险。
2. "立案调查":如果海通证券因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这可能涉及证券交易、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3. "违法违规行为":具体涉嫌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内幕交易":公司或其员工在未公开信息的情况下进行证券交易,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 "虚假陈述":在财务报告或公告中提供不真实、误导性的信息。 - "操纵市场":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证券价格,误导投资者。 - "违规担保":为其他公司或个人提供担保,超出自身能力范围。
4. "影响":海通证券被立案调查可能会对其股价、客户信任、业务运营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基于您提供的信息,具体情况可能更加复杂。建议您关注官方发布的公告和调查结果,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相关内容:

澎湃新闻记者 田忠方

海通证券(600837.SH)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9月8日,海通证券发布公告称,因在开展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奥瑞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顾问业务的持续督导工作期间未勤勉尽责,涉嫌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并调查相关情况。

Wind资料显示,奥瑞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瑞德”,600666)在2017年、2018年、2020年均出现亏损。2021年半年报显示,ST瑞德的持续经营,已面临多项重大不确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底至今年初,海通证券及其子公司因“永煤债”已被接连处罚。同时,在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中,海通证券更是由去年最高的AA级,直接降至B类级别中的BBB级。

9月8日收盘,海通证券报13.67元/股,跌1.01%。

因财务顾问业务开展中涉嫌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海通证券公告称,因在开展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ST瑞德,600666)财务顾问业务的持续督导工作期间未勤勉尽责,涉嫌违法违规,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海通证券进一步称,公司将全面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同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

Wind资料显示,ST瑞德前身为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曾是主营西药的企业。2015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后,持有ST瑞德100.00%股权,主营业务也发生转变。

2021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ST瑞德主营业务为蓝宝石晶体材料、蓝宝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蓝宝石晶体生长专用装备、3D玻璃热弯设备及精密加工专用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持股比例方面,超过5%的大股东共有3位,分别为左洪波、褚淑霞、哈尔滨工业大学实业开发总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18.93%、12.83%、6.51%。

业绩方面,ST瑞德营收已连续四年出现同比(与去年同期相较)下滑,2017年至2020年,营收分别实现11.84亿元、11.20亿元、7.30亿元、5.2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9.92%、5.42%、34.82%、28.81%。

净利润方面,除2019年实现0.68亿元的净利润外,ST瑞德近四年间有3年出现亏损。其中,2017年亏损0.19亿元,2018年亏损17.42亿元,2020年亏损6.84亿元。

今年上半年,ST瑞德净利润继续为负,亏损0.93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ST瑞德的持续经营,面临多项不确定性。

ST瑞德2021年半年报显示,一方面,公司未决诉讼事项导致本公司部分账户及重要资产被冻结,所涉未决诉讼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公司实际控制人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因诉讼事项被轮候冻结,且被执行司法轮候冻结状态的股份数超过其实际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数。

ST瑞德半年报进一步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左洪波、褚淑霞夫妇质押股份已触及平仓线,且因债务纠纷导致所持全部上市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轮候冻结),若其所持股份被司法执行或强制平仓,则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变更风险。

ST瑞德半年报还称,这些情况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确定性。若债权人或受托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公司进行拍卖、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且被法院依法受理,公司可能存在破产清算的风险。

因“永煤债”已被接连处罚,最新评级由去年最高的AA级降至BBB级

自2020年底开始,海通证券及其子公司因“永煤债”已被接连处罚。

2020年11月10日,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流动资金紧张,2020年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20永煤SCP003”到期不能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引发市场关注。

2020年11月18日,因涉嫌帮助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发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对海通证券及其相关子公司启动自律调查。

2020年11月27日,证监会对永煤控股及相关审计机构涉嫌债券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2020年12月20日,海通证券称,将开展自查自纠,并问责涉永煤债责任人。

2021年1月8日,海通证券、海通期货以及海通资管,因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被交易商协会警告,同时均被责令针对相关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2021年3月24日晚间,证监会对海通证券、海通资管及相关责任人员下发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

证监会表示,拟对海通证券采取责令暂停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债券投资顾问业务12个月、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的监管措施,对海通资管采取责令暂停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提供投资顾问服务12个月、责令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6个月的监管措施,对多名直接责任人及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2年等监管措施。

今年7月23日晚间,证监会公布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结果显示,海通证券由去年最高的AA级,直接降至B类级别中的BBB级。

责任编辑:王杰

校对:刘威

发布于 2025-07-08 17:41
收藏
1
上一篇:海通证券,瑟瑟发抖,行业巨变下的生存挑战 下一篇:海通证券3月4日终止上市,并购国泰君安大幕将启,倒计时进入最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