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交社保处理攻略,实操流程详解
如果公司不缴纳社会保险,这违反了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和实务操作流程:
1. "收集证据":
- 收集公司不缴纳社保的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员工入职登记表等。
- 如果公司有书面通知或口头承诺,也应作为证据。
2. "内部协商":
- 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或管理层沟通,了解不缴纳社保的原因,并尝试协商解决。
- 如果公司愿意补缴,可以要求其一次性补缴或按月补缴。
3. "投诉举报":
-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 准备好所有证据,按照劳动监察大队的要求提交。
4. "劳动仲裁":
- 如果劳动监察大队的调查结果不满意,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提交仲裁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和仲裁申请书。
5. "法律诉讼":
- 如果仲裁结果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准备好诉讼材料,包括起诉状、证据等。
具体实务操作流程如下:
1. "准备证据":
- 整理好所有与社保缴纳相关的证据材料。
2. "投诉劳动监察大队":
- 填写投诉举报表,提交至当地劳动监察大队。
- 等待劳动监察大队的调查结果。
相关内容:
⚖️一、维权途径及操作流程
- 与用人单位协商
操作步骤:书面提交《补缴社保要求书》,注明补缴时段(入职至今)、基数(实际工资),保留送达证明(如邮件回执、签字回执)。
注意:若公司以“现金补贴”或“自愿协议”拒缴,此类协议无效,仍可追缴。
- 向社保/税务部门投诉
操作步骤:
携带劳动关系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和身份证,到当地社保局或税务机关提交投诉书。
社保部门核查后,责令公司限期补缴,并加收每日万分之五滞纳金;拒不执行的,可强制划扣公司账户。
时效:投诉无严格时效限制,但尽早处理避免证据灭失。
- 申请劳动仲裁
适用情形:协商/投诉无果,或需索赔(如因未缴社保导致医疗费自付)。
操作流程:
步骤具体要求1. 准备材料仲裁申请书(明确补缴时段、基数)、身份证复印件、工商登记信息、证据清单(详见表后)2. 提交申请向公司注册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仲裁委立案,5个工作日内获受理通知63. 开庭裁决仲裁庭45日内结案(复杂案件延至60日),裁决公司补缴社保并支付赔偿694. 强制执行公司拒履行裁决的,凭裁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关键证据清单:
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工资银行流水、工牌、考勤记录、同事证言;
未缴社保证明:社保局出具的《缴费记录》、个税APP工资申报截图;
损失证据:医疗发票(因未医保报销)、工伤认定书等。
- 解除劳动合同并索经济补偿
条件:以“公司未依法缴社保”为由主动辞职。
补偿标准:工作每满1年补偿1个月工资(N倍经济补偿)。
操作:在仲裁申请中一并提出补偿诉求。
- 向法院起诉
适用情形:对仲裁结果不服,或公司注销后追责股东/清算组。
时效:收到仲裁书后15日内起诉。
⚠️二、关键注意事项
- 时效限制
劳动仲裁:自离职之日起1年内申请。
社保补缴:无时限,但超过2年的欠费需社保部门稽核后方可追缴。
- 证据收集要点
无劳动合同时:用工资条、录用通知、工作邮件、打卡记录、社保催缴录音等佐证关系。
缴费基数争议:提供银行流水证明实际工资,抵制公司按最低基数缴纳。
- 企业拒不执行的应对
向税务机关申请强制划扣公司账户资金;
股东/清算组责任:若公司注销,可要求接收剩余财产的股东在范围内赔偿。
⚖️三、特殊情形处理
- 超过仲裁时效:改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查处时效2年)。
- 劳务派遣用工:同时起诉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按《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共担责任。
- 已领社保补贴:需退还公司补贴款后再主张补缴(法院通常支持补缴但不支持双重获利)。
总结建议
- 优先协商与投诉:流程快、成本低,社保部门有权直接强制征缴。
- 仲裁/诉讼准备:聚焦证据链完整性,尤其注重工资流水与劳动关系证明。
- 法律援助:向当地工会或司法局申请免费律师援助(低收入群体适用)。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58、63、84条,《劳动合同法》第38、46条。每一步都需书面留痕,避免口说无凭。如遇企业恶意注销或转移财产,及时申请财产保全。
总结建议
- 优先协商与投诉:流程快、成本低,社保部门有权直接强制征缴。
- 仲裁/诉讼准备:聚焦证据链完整性,尤其注重工资流水与劳动关系证明。
- 法律援助:向当地工会或司法局申请免费律师援助(低收入群体适用)。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58、63、84条,《劳动合同法》第38、46条。每一步都需书面留痕,避免口说无凭。如遇企业恶意注销或转移财产,及时申请财产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