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政审批再“瘦身”,服务效能再“提速”
西安市的审批和服务改革再次推进,具体措施包括审批流程的“瘦身”和服务效率的“提速”。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具体措施和背景信息:
1. "审批流程“瘦身”":
- "精简审批环节":通过合并或取消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减少企业和个人在办理各类手续时所需的时间。
- "简化审批材料":减少申请审批所需的文件和证明材料,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负担。
- "推行“一窗受理”":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和个人在一个窗口就能完成多项审批手续。
2. "服务效率“提速”":
- "优化审批流程":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减少等待时间。
- "引入电子政务":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审批流程的电子化、网络化,提高办事效率。
- "提升工作人员素质":通过培训,提高审批和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 "政策背景":
- "响应国家号召":这是西安市响应国家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号召,旨在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和提升服务效率,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4. "实施效果":
- "提高满意度":企业和个人在办理业务时感受到的便利
相关内容:
本报记者 周明 刘居星
4月底,2020年度西安市审批服务“十佳”创新案例正式出炉,《住权产权零距离,交房交证零时差》等案例和具体做法,主要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坚持用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解决问题,增强了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西北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寇晓东看来,这些创新案例不仅是西安市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的代表,也体现了西安政务服务从制度创新到技术赋能,再到价值引领的完整改革逻辑。
从“跨区通办”到“跨省通办”
今年2月,在西安高新区注册企业的陕西苏喜达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法人王女士,来到曲江政务大厅办理公积金单位开户登记业务,从抽号到办理仅用了20分钟。“‘跨区通办’真是太方便了,为高新和曲江点赞!”这项业务的办结,标志着西安曲江新区与高新区“跨区通办”办件量已达3000件。
“‘跨区通办’避免了企业跨区域业务‘两头跑’,缩短了办理业务的地理距离,大大降低了企业往返奔波的时间成本。”西安市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以前在曲江新区开办企业,办理税务登记相关业务只能去曲江新区政务大厅,实行‘跨区通办’机制后,企业在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也能申请办理业务,审批服务效率大大提高。”
据了解,自去年6月西安高新区、曲江新区推出“跨区通办”服务,并核发首份“跨区通办”营业执照以来,西安高新区已联合省内17个区县、开发区建立“跨区通办”机制,实现了省内7个国家级高新区162项事项“跨区通办”。
2020年11月,陕西省首张现场制证的“跨省”企业营业执照在西安市雁塔区政务服务中心发放。“受朋友委托准备去成都办理企业营业执照,还没等出发就通过微信得知西安雁塔区与成都武侯区等地推行企业营业执照通办的消息,于是我就来到雁塔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办理。”家住西安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从资料审核到现场制证取照整个过程不到2小时。
去年以来,雁塔区聚焦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堵点问题,与成都武侯区、河北雄安新区等“四省六城”达成全国首个“区块链+政务服务”商事登记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累计办件量77件。同时,雁塔区还通过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牵头组织长安、曲江等西安城南六区实现“跨区通办”,惠及75万户市场主体,累计办件量729件。
暖心举措办好民生实事
去年7月,在西安市浐灞生态区万科金域蓝湾项目现场,一场“交房即交证”改革启动仪式备受关注,首批7名业主代表同时拿到了家门钥匙和不动产权证书,这是西北地区首例“交房即交证”。
万科金域蓝湾项目负责人介绍:“以往从交房到办理不动产权登记证,需要等一两年甚至更久,购房者办理房产证还得准备各种资料,经历缴税、审核各个环节。如今,浐灞生态区为我们房企行政审批和相关流程开辟绿色服务通道,最大限度节约了购房者的时间成本。”
为办好民生实事,浐灞生态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规划、住建、税务等部门房产证办理的有关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同步实现购房者的住权与产权。目前已有上千户业主亲身体验了“左手钥匙右手房本”的交房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周至县,提起“2345”代办机制,很多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帮不识字的王奶奶全程代办大病报销”“帮居住外地的杜大爷邮寄资料”“帮行动不便的齐大叔代办贫困证明”……在周至县政务服务中心,一系列便民行为,让大家深感暖心。
“代办员尽心尽责为老百姓服务,真的太感谢了!”此前,祖籍周至现居新疆的王先生想为其老母亲办理合疗报销,自己却没法回来,需要代办人员帮他代办这项业务。代办员与王先生互留联系方式后,立即启动代办程序,为王先生代办了此项业务。
拥抱“数字化” 服务更便利
“这两年通过‘航天政策通’平台,我们企业获得了近500万元的技术创新等各类政策补助。不用递材料,不用跑部门,平台通过后台数据自动匹配,就给我们发放了,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质量安全规划部负责人邓肇东一直负责公司的补贴申报工作,说起这两年工作上发生的变化,他颇有感慨。
近年来,西安市航天基地行政审批服务局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应用流通,建成“航天政策通”智能服务平台,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联动,逐步推行各类优惠政策“免申即享”,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免于申报,直接享受政策,全力打造零见面、零申报、零费用的政策服务新体系,助力企业精准对接政策红利。
“我们申报兑现服务里的‘免申即享’,即通过政府部门共享信息,企业不用申报、审批,就可以直接享受政策红利。上一年度,通过‘免申即享’方式,我们共完成124家企业共计5186万元的政策奖励发放。”航天基地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全省“放管服”改革的先行示范区,西咸新区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行以“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文件”为主要内容的“四电”改革,实现企业和群众在线提交、审批部门在线审查、审批结果在线发放、审批流程电子归档,着力打造全流程在线“不见面”审批升级版。
作者:周明 刘居星
来源: 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