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预期助燃股价反弹,光伏行业逆境反转待“铁腕”出清重塑格局

减产预期助燃股价反弹,光伏行业逆境反转待“铁腕”出清重塑格局"/

光伏行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市场需求波动等,光伏行业也面临了较大的困境。以下是对您提到的“减产预期催生股价反弹,光伏行业困境反转依赖‘铁腕’出清”这一现象的分析:
### 减产预期催生股价反弹
1. "供需关系改善":减产预期意味着光伏行业将减少过剩的产能,从而改善供需关系。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光伏产品的价格有望回升,这会直接提升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
2. "市场信心恢复":减产预期有助于恢复市场对光伏行业的信心,投资者可能会认为行业即将迎来新的增长周期,从而推动股价上涨。
3. "产业链协同":减产可能促使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应用企业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共同应对市场变化,这也可能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
### 光伏行业困境反转依赖“铁腕”出清
1. "淘汰落后产能":通过“铁腕”出清,即淘汰那些技术落后、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企业,可以优化行业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
2. "提升行业集中度":出清过程有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形成几家大企业主导市场的格局,有利于行业稳定发展。
3. "推动技术创新":在出清过程中,企业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关内容:

策密集吹风,光伏供给侧改革预期持续升温。在多晶硅期货连续上涨之后,硅料现货价格也于本周环比小幅回暖。

二级市场也开始热炒行业反转预期。7月2日光伏板块集体上涨,通威股份(600438.SH)、双良节能(600481.SH)、福莱特(601865.SH)等10只股涨停。7月3日部分光伏个股尝试冲高,尾盘涨幅有所回落。

然而比起股价超跌反弹,市场关注的焦点仍是减产力度和政策落地情况。自2024年5月起,各类型硅料价格陆续下降至行业平均成本之下并持续至今,越卖越亏使得硅料制造商的现金流面临挑战。今年一季度,光伏主产业链的资产负债率普遍上升,考虑到二季度产业链价格并无改善,预计业绩仍是续亏,现金流被进一步消耗。

随着前期抢装潮结束,短期内光伏需求增速有所放缓,需求难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供应端变化是光伏产能出清的关键,供给出清也是行业能否在今年下半年走出困境的决定性因素。

硅料回暖、硅片仍跌价

硅业分会在7月2日、3日发布了本周硅料与硅片价格表现,硅料供需相对稳定,使得价格小幅回暖,而硅片价格受终端需求不振影响,各规格价格均环比下跌,跌幅最大超过3%。

具体来看,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披露,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的成交均价3.47万元/吨,环比小幅回升0.87%。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维持在3.35万元/吨。

硅业分会表示,本周硅料小幅上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供给与需求基本匹配,无新增库存压力,近期硅料月产量基本维持在10万吨左右;二是,国家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包括推动供给侧结构调整打造“产业命运共同体”,以及严控“低于成本价销售”内卷式竞争,供应和价格两手抓,市场预期向好;三是,今年上半年4家企业陆续停产,长期亏损的重压之下,市场积极信号叠加供需趋缓,推动多晶硅价格试探性理性上涨。

6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0.2万吨,环比基本持平,无新增库存累积。今年上半年国内产量累计约59.6万吨,同比大幅减少44.1%。在此情况下,硅料价格仍未回升至现金成本水平,表明减产规模还需提升。暂时不明确的复产计划是本周硅料价格企稳的重要原因,根据硅业分会统计,若将多晶硅复产增量计算在内,全年产出预计高于预期8%,下半年硅料供需压力将再次升级。

硅片作为硅料的直接下游,由于需求萎靡叠加下游电池压价采购导致本周硅片价格走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环比上周下跌3.37%;N型G12R单晶硅片环比上周下跌1.96%;N型G12单晶硅片环比上周下跌3.25%。

硅业分会称,低价行情下,硅片厂减产力度明显增强,据调研了解,7月开始,主要硅片厂商计划降低开工率四成左右。因此,在政策陆续落地和硅片企业减产挺价情形下,硅片价格有触底企稳动力。

困境反转取决于减产力度

随着多晶硅行业供给侧调整深入,沉寂许久的光伏板块迎来市场资金炒作。7月2日,光伏板块集体上涨,一体化龙头通威股份涨停,大全能源(688303.SH)、艾能聚(834770.BJ)均涨逾10%,硅片企业双良节能涨停,光伏玻璃企业跟涨。7月3日,光伏指数盘中尝试冲高,收盘有所回落,收涨0.01%。

基本面方面,由于供需失衡,硅料价格跌破行业平均现金成本已经超过一年,制造商现金流承压显著。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21家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中位数值达73.27%,同比、环比分别上升4.61个百分点、0.52个百分点;有13家光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比去年同期多出4家。通威股份的负债率迅速上升,今年一季度末为72.25%,同比增长12.98个百分点。部分中等规模光伏企业的负债水平更是超过八成。协鑫集成自2023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七个季度资产负债率超过80%,截至一季度末达88.88%;爱旭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也达85.97%。

某电新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说:“按照二季度产业链价格走势,单季度业绩续亏基本无疑,因此更需要关注的是三季度减产的实际力度与政策落地情况,硅料环节尤其严控产能增量减产,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这关系到行业能否在今年下半年走出底部。”

近日,通威股份与大全能源两家硅料龙头披露了机构调研。大全能源表示,供需失衡状态短期内难以扭转,硅料价格仍将处于较低水平,当前N型致密料已接近头部企业含税现金成本附近,预计下探空间有限

通威股份7月2日披露的机构调研公告透露了7月排产情况。公司称,今年各环节没有新增产能计划,预计7月组件排产量将环比回落,这一变化与上半年国内抢装潮结束后的市场节奏相符。尽管短期需求波动,但上半年部分集中式项目招标延后,相关订单有望在下半年逐步释放,对国内装机需求形成托底。

国联民生证券研报指出,截至2025年5月底,全球光伏多晶硅名义产能约304万吨,对应组件产出约为1355GW,其中国内产能294万吨,占比约97%。短期受电网架构限制、相关政策影响,光伏需求增速或将继续放缓。光伏产业链供给侧调整继续深化,多晶硅板块有望成为率先完成调整的环节之一。硅料行业成本曲线相对陡峭,重资产环节开工率对边际成本影响较大,产能调整,有望率先完成,推动行业利润向头部企业集中。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发布于 2025-07-08 19:20
收藏
1
上一篇:2024年净利增16%驱动,高股息及绿电转型助力,火电龙头估值重塑展望 下一篇:每周股票复盘,旭升集团(603305)2024年业绩亮眼,营收44.09亿,净利润达4.1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