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亿存款突变,ST亿利锁定面值退市危机,不良贷款引发市场关注
ST亿利(股票代码:600895)的39亿存款被认定为“不良贷款”,这一事件可能导致公司面临退市的风险。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简要分析:
1. "不良贷款的定义":不良贷款通常指的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收回的贷款,即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贷款。
2. "ST亿利的财务状况":ST亿利是一家上市公司,被ST标识意味着公司股票被实施特别处理,通常是因为连续亏损或其他财务问题。39亿存款被认定为不良贷款,可能意味着公司面临严重的资金链问题。
3. "退市风险":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或者连续两年被认定为财务造假,可能会被暂停上市甚至退市。ST亿利如果无法解决这笔不良贷款问题,可能会触发退市条款。
4. "面值退市":面值退市是指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低于一定面值(如1元人民币)的时间达到一定期限(如30个交易日),导致公司股票被强制退市。ST亿利如果股票价格持续低迷,也可能面临面值退市的风险。
5. "影响":ST亿利的退市将对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公司自身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可能会遭受损失,债权人可能无法收回贷款,公司本身则可能失去上市地位,影响其融资能力和市场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具体情况可能
相关内容: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
上市至今近24年,ST亿利(600277.SH)一朝退市,11万户股东何去何从?
据ST亿利公告,截止2024年6月7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0.59元/股,连续11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股,即使后续9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也不能回归1元/股以上。公司股票已锁定交易类强制退市。
- 上述公告显示,ST亿利存放在亿利财务公司的39.06亿元货币资金的用途主要是向亿利集团及其关联方发放贷款,近日ST亿利获悉相关贷款已被划分为次级贷款(不良贷款的一种),公司存款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
6月5日,上交所对ST亿利及其时任董事长王瑞丰、时任总经理侯菁慧、时任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张艳梅发出通报批评的决定。根据证监会内蒙古监管局出具的《警示函》,ST亿利在2023年度业绩预告中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的情况。
公司原先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3645万元至5286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1242万元至-9601万元。然而,后续业绩预告更正公告中,预计净利润更正为-59567万元至-48737万元,扣非净利润为-72835万元至-62005万元。最终年报显示,2023年净利润为-54182.06万元,扣非净利润为-67450.10万元。
ST亿利,主要从事现代煤化工产业和以光伏治沙为主导的光氢新能源产业。2000年7月在上交所上市,2015年12月更名为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界面新闻统计,33家与财务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民营上市公司,背后均矗立着一家家集团公司,这些集团公司均有业务多元化属性,有的甚至带有官商结合的影子。
ST亿利背后的亿利资源集团创立于1988年,诞生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集团资产逾千亿,员工6000人。集团其业务涉足光氢治沙、煤化工、医药康养等领域。但公司经营不善的同时,不断激进地进行产能扩张,尤其是煤化工板块,投入巨大但盈利能力差。
公开资料显示,ST亿利实际控制人、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为亿利公益基金会发起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等奖项。先后担任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秘书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
《中国证券报》6月7日刊发文章《退市新规精准发力 促进绩差风险公司出清》。文章称,退市新规的威力正在逐步显现。截至6月6日收盘,沪深两市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有20多家风险警示股票多日低于1元,面临交易类退市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出新“国九条”及其配套制度相继发布后,促进市场有效识别和出清绩差风险公司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加速清退绩差风险公司,推动上市公司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对退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立体化追责和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也在同步跟进,严防上市公司“一退了之”。
此外,据新华社5月17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要求坚持零容忍要求,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
有业内资深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当下监管对于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从严打击,ST亿利此类因违规巨额资金占用退市的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人极有可能受到法律从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