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信去年净利润骤降40%,巨额股权转让所得税拖累业绩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山东国信去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0%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缴纳了巨额的股权转让所得税。以下是对这一情况的简要分析:
1. "股权转让所得税":股权转让所得税是指企业在转让股权时,按照转让所得的一定比例缴纳的税款。如果山东国信去年发生了较大规模的股权转让,那么缴纳的股权转让所得税可能会对公司的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2. "净利润下滑":净利润是企业在扣除所有费用和税金后的净收益。如果股权转让所得税较高,可能会使得山东国信的净利润出现下滑。
3. "同比下滑40%":这一下滑幅度较大,表明山东国信去年在缴纳股权转让所得税方面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山东国信应对这一情况:
1. "优化税务筹划":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税务筹划,降低股权转让所得税的缴纳额度。例如,选择合适的股权转让时机、合理分配股权转让收益等。
2. "加强成本控制":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各项费用支出,以缓解净利润下滑的压力。
3. "拓展业务":通过拓展业务,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弥补净利润下滑带来的影响。
4. "寻求政策支持":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股权转让所得税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总之,山东国信在面临净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以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相关内容:
界面新闻记者 | 吴绍志
界面新闻编辑 |
3月28日晚间,港股上市信托公司山东国信(1697.HK)发布2022年度业绩公告。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山东国信2022年实现总经营收入14.45亿元,同比下降18.7%;归属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亿元,同比下降40.1%。
对于净利润下滑,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本集团因处置联营企业大幅产生所得税费用3.11亿元。董事会认为,报告期内录得的较高所得税费用为非经常性性质,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保持稳定。

这一巨额税费与富国基金股权转让有关。2022年5月23日,山东国信与国内目前最大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山东金融资产订立转让协议,山东金融资产同意收购山东国信持有的富国基金16.675%股权以及睿远76号债权,对价分别为40.39亿元及10亿元。
回归到信托主业,山东国信管理规模确有提升,主业带来的收入实现增长。
2022年,山东国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9.90亿元,同比上升19.4%;除所得税前利润5.91亿元,同比上升27.1%。
同时,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包括保险金信托)由2021年末的1722.28亿元增加至2022年末的2154.00亿元,同比增长25.0%。其中,投资类信托增长最为明显,由2021年的349.21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634.71亿元,同比增长81.7%。

具体到各项业务中,在主业转型创新方面,山东国信搭建完成固定收益类、混合类以及权益类主动管理产品线,2022年末标品资产规模超800亿元。
各家公司纷纷抢滩的家族信托,是山东国信长期坚持和重点开展的战略性业务。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家族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之一,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累计设立家族信托近1600单,存续规模达264.6亿元,同比增长超20%。
在加快推动财富管理转型方面,山东国信全面推进财富管理业务重心向“配置”转型。加强自主营销体系建设,2022年自主营销规模283.49亿元,同比增长75.3%。
在金融科技建设方面,重点推进标品业务自动化估值系统、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及自动化运营场景、新版标品资产管理平台、家族信托专属APP等项目建设。
另一方面,信托行业监管趋严,业务分类改革踏上征程。在分析影响公司经营的因素时,对于监管环境,山东国信提及了3月最新出台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等政策。公司表示,这些政策短期内可能会对信托公司经营产生一定的紧缩效应,但长期来看有利于信托公司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回归信托本源。
展望2023年,山东国信列出4项工作重点:一是坚持多渠道挖掘,构建“一体两翼”格局;二是持续深化财富管理转型,打造财富管理特色品牌;三是坚持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公司运营质效;四是坚持高质量风控,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