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妈省吃俭用,17岁女儿却用其账号闲鱼捞金,网友直呼,这操作让人愤慨不已

亲妈省吃俭用,17岁女儿却用其账号闲鱼捞金,网友直呼,这操作让人愤慨不已"/

这种情况下,亲妈省吃俭用,而女儿却利用她的账号在闲鱼上捞金,确实可能会引起争议和不满。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观点和考虑:
1. "尊重劳动成果":母亲辛苦省吃俭用,是为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女儿未经允许使用母亲的账号进行商业活动,可能被视为对母亲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2. "信任与隐私":使用母亲的账号进行商业活动,可能涉及到母亲的个人信息和信任问题。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的账号进行商业活动,可能会侵犯到他人的隐私权。
3. "家庭价值观":在家庭中,应当培养诚实、尊重和信任的价值观。女儿的行为可能违背了这些家庭价值观。
4. "沟通与理解":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沟通和理解是关键。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坐下来,坦诚地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法律角度":如果女儿的行为涉及到侵犯母亲的权利,如商标权、隐私权等,可能需要从法律角度进行考量。
针对这种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 "沟通":与女儿进行坦诚的沟通,了解她的动机和想法,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担忧和感受。 - "设定规则":明确家庭中关于使用共同账号的规则,确保每个人都明白并遵守。 - "尊重与信任":重建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尊重彼此的劳动成果和隐私。 - "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女儿认识到自己的

相关内容:

重庆的周大姐最近遭遇了一件糟心事,气得她好几天吃不下饭。作为一个在菜市场为了几毛钱都要讨价还价的中年妈妈,她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辛苦攒下的血汗钱,居然被亲生女儿悄悄挖了个大坑。

账单里的猫腻:女儿拿妈妈账号做起了 "无本生意"


事情还要从周大姐查看支付宝账单说起。平时她开车上下班,几乎不打车,可账单里却密密麻麻全是高德打车的记录,半年时间居然扣了 1 万 3 千多!

一开始她以为账号被盗,赶紧联系客服,结果查到的手机号让她当场愣住 —— 是 17 岁的女儿小张!

原来,小张背着家里人在闲鱼上搞起了 "代叫车" 生意。她发现高德打车新用户有优惠券,老用户下单也经常有折扣,就琢磨着赚差价。

比如从江北到解放碑正常车费 25 元,她在闲鱼上挂 18 元接单,然后用 妈 妈 的账号下单,实际支付 20 元,每单净赚 5 元。别小看这 5 块钱,

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接 30 多单,最 多的一天就刷走妈妈 1600 多块。


周大姐回忆,女儿今年年初就开始不对劲,经常躲在房间里玩手机,问她就说在做作业。直到最近她想给老家的父母汇点钱,发现 银 行 卡 余额不对劲,

这才顺藤摸瓜发现了秘密。"我每天下班回家啃馒头就咸菜,想着给她攒大学学费,她倒好,拿我的钱做起了无本生意!" 周大姐说起这事就眼眶发红。

00 后 "商业头脑" 背后:是聪明还是三观跑偏?

小张的操作其实挺 "精明":在闲鱼发布 "代叫车,全市低价" 的帖子,附上自己的微信二维码;乘客下单后她加微信沟通行程,用 妈 妈 的账号叫车后把订单号发给乘客;

等乘客确认到达后,再删除聊天记录。为了躲避 妈 妈 的 察觉,她还定期删除高德打车的订单记录,要不是周大姐心血来潮查了支付宝的年度账单,可能还发现不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小张对自己的 "生意经" 还挺得意。被妈妈发现后,她居然说:"现在大学生都在搞副业,我这是提前锻炼商业头脑,反正用你的账号也没花现金,

赚的钱我以后会还的。" 这话听得周大姐直叹气:"孩子根本没意识到,她赚的每一分钱都是我的血汗钱啊!"

网友吵翻了:这到底算 "偷" 还是 "教育失败"?

这事在网上炸开了锅,网友们分成了三派。

痛批派觉得这就是变相偷钱:"亲妈都坑,这孩子三观有问题!赚外快可以去奶茶店打工,拿 妈 妈 的账号搞钱算什么本事?" 有个网友说得很直接:

"要是 外人用她的账号赚钱,她肯定 报 警了,怎么到自己妈这儿就理所当然了?"

反思派则把矛头指向家长:"17 岁的孩子连基本的是非观都没有,家长平时肯定没教过 金 钱观。" 有位老师留言说:"现在很多家长只盯着成绩,


却没告诉孩子什么钱能赚,什么钱碰不得。孩子以为在网上 赚 钱 就是点击几下屏幕,根本不懂每一笔消费背后都是父母的辛苦。"

平台质疑派则关注到监管漏洞:"闲鱼怎么让未成年人随便开店?高德打车也该设置家长验证啊,这么大金额的消费连个提醒都没有。

" 确实,小张注册闲鱼账号时用的是 妈 妈 的 身 份 证,但实际操作的是未成年人,平台在年龄审核上显然有漏洞。

这些年的 "熊孩子操作":从游戏充值到网贷,坑爹妈花样百出

其实,小张的事并不是个例。这两年类似的新闻不少:

深圳有个 13 岁男孩,趁妈妈午睡时用她的手机给游戏充值,3 天刷掉 8 万块,妈妈发现时差点晕过去;武汉一位单亲妈妈更惨,

女儿用她的 信 用 卡在直播平台打赏主播,累计欠款 15 万,最后只能卖房还债;还有更严重的,有孩子用家长的信息在网贷平台借钱,

等到催收电话打到家里,家长才知道孩子已经深陷套路贷。

这些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孩子对金 钱没有敬畏心,家长对账号监管太松懈。就像周大姐说的:"我以为孩子懂事,手机、银 行 卡 密 码都没瞒着她,

没想到反而给了她可乘之机。"

当孩子盯上父母的钱包:家长和平 台都该醒醒了

这件事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别以为孩子成绩好就三观正,金 钱 教育 必 须从小抓起。

家长要做好三件事:第 一,别把孩子保护得太 "单纯",可以让他们参与家庭开支管理,比如每周给点零花钱让他们自己规划,讲讲家里的房贷、

学费压力;第 二,重要账号一定要设置独 立 密 码,尤其是支付宝、银 行 卡,别为了方便就把所有账号都绑定在一起;第三,多关注孩子的社交软件,

17 岁正是容易被网络诱 惑的年纪,发现异常交易要及时过问。


平台也该补上漏洞:闲鱼应该加强卖家的年龄审核,未成年人开店必 须上传监护人同意书;高德打车、支付宝等支付平台,对于频繁大额消费要增加人脸识别验证,

不能只靠一个密 码就放行。毕竟,技术手段多一道关卡,家长的血汗钱就少一份风险。

养孩子不是养 "白眼狼":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教孩子懂感恩

周大姐的遭遇让很多家长后怕:我们省吃俭用为孩子,可孩子真的懂得父母的辛苦吗?

在小张的认知里,妈 妈 的钱就是 "家里的钱",反正都是一家人,拿一点没关系。这种想法其实很危险,因为亲情不是算计的筹码,父母的付出也不该被当成理所当然。

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即使是家人的钱,也不能未经允许就随意使用。

这件事最后以小张退还 "赚" 的钱,周大姐注销闲鱼账号告终。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于此:当孩子在网络世界接触到各种 "赚钱套路" 时,家长的引导和监管必 须 及时跟上。

毕竟,我们希望孩子学会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而不是利用家人的信任去钻空子。

网络时代,养孩子就像在打一场 持 久战。我们既要教会他们拥抱世界的勇气,更要守住底线的智慧。毕竟,一个懂得感恩、明辨是非的孩子,比任何 "商业头脑" 都更珍贵。

发布于 2025-07-09 07:24
收藏
1
上一篇:梦幻老司机亲授!选号配号不踩坑秘籍 下一篇:天呐!妈妈辛劳积蓄,17岁女儿竟利用账号在闲鱼疯狂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