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再次“0佣金”策略激战酒旅市场,这次能否分得一杯羹?
京东在2023年再次推出“0佣金”策略,意图在酒旅业市场掀起一番波澜。这一举措旨在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同时也对传统酒旅业模式造成了冲击。
以下是京东“0佣金”策略可能带来的影响:
1. 提高市场份额:通过降低佣金,京东可以吸引更多的酒店、旅行社等合作伙伴加入,从而扩大其在酒旅业市场的份额。
2. 吸引消费者:消费者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也会增加对京东平台的信任度,从而提高消费频率。
3. 增强竞争力:在酒旅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京东的“0佣金”策略有望削弱竞争对手的份额,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
4. 切割蛋糕:具体能切割多少蛋糕,取决于以下因素:
a. 市场规模:酒旅业市场规模越大,京东“0佣金”策略的影响范围越广,切割的蛋糕也就越大。
b. 合作伙伴:京东能否吸引到更多优质合作伙伴,将直接影响其在酒旅业市场的份额。
c. 消费者接受度:消费者对“0佣金”策略的接受程度越高,京东在酒旅业市场的蛋糕切割效果越好。
综合来看,京东的“0佣金”策略有望在酒旅业市场取得一定成果,但具体能切割多少蛋糕,还需考虑上述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 如果京东能成功吸引大量
相关内容:
中时财经原创出品
作者:沈 阳编辑:李 捷制图:张宇萱
6月18日,京东官宣正式进入酒旅行业,其公开信称,酒店商家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可以享受最高三年0佣金。两天后,京东再次发文称,已收到了近5万家酒店商家的入驻申请。
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回应进军餐饮酒旅时提到,酒店、餐饮背后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存在杂乱、成本高的痛点。京东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供应链成本,推动酒店业经营成本下降。
然而,在酒旅行业,携程、美团、同程等头部平台已经布局多年,京东此时跨界入局能否掀起波澜?
京东为何会进军酒旅行业?京东方面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表示,京东此举旨在让利酒店商家,以自身平台能力,与酒店行业共同把握增长机遇,促进酒店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京东此举更深层次的动因,多方观点不一。
商务部研究院电商专家李建华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谈道:“京东电商主业增速放缓,在直播电商、即时零售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货架电商正面临着冲击和挑战,例如,抖音电商异军突起,倒逼京东进军新的赛道,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京东此前的财报数据显示,其2019年和2020年的GMV分别为2.09万亿元和2.61万亿元。但是,自2021年起,京东不再公布具体GMV数据,只表示2021年GMV较2020年增长26.2%,2022年GMV较2021年增长5.6%,增速明显放缓。
在字节跳动2025年All-hands全员会议上,其电商业务负责人康泽宇透露,2024年抖音电商的GMV约为3.5万亿元,市场份额升至行业第三,将京东取而代之。
一方面,在电商增速放缓下,京东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多家OTA平台的业绩表现确实极具吸引力。
据携程财报数据,2024年净营业收入为533亿元,同比上升20%。其中,住宿预订营业收入为216亿元,同比上升25%。住宿预订营业收入占2024年合计营业收入的40%。
此外,携程的毛利率一直很高,2022年至2024年的毛利率分别为7.5%、81.8%、81.2%。
另一家OTA平台同程2024年营收173.4亿元,同比增长45.8%,旅行住宿业务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9.7%。近三年毛利率分别为72.6%、73.5%、64%。
“酒旅行业利润较高,从利润结构优化需求出发,京东需要新的高毛利业务,拓宽业务边界。”李建华谈道。
其实,京东并非酒旅赛道新人,早在2011年,京东上线了机票预订业务;2014年完成对移动在线酒店预订服务“今夜酒店特价”的收购;2015年京东以3.5亿美元认购途牛股份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此次,京东正式高调入局酒旅行业,凭借“供应链能力”的核心底牌,像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京东向酒旅行业前行的道路上还面临诸多挑战。
国研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牛家儒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采访时谈道,“0佣金”政策虽然吸引不少商家入驻,但后端供应链盈利需要规模化支撑。若边际成本无法持续降低,长期可能面临资金压力。
此外,酒店商家对流量的实际转化率也会存在顾虑,会存在部分商家担心“低价竞争”导致行业内卷。
“消费者把京东作为‘酒旅消费者首选平台’的用户心智还不足,因此,京东需突破用户对平台的固有认知,短期内难以撼动传统优势OTA平台的市场份额。”牛家儒谈道。
实际上,在京东之前,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平台都曾尝试涉足酒旅行业,但均未达到预期,可见行业壁垒之高。
方正证券研报曾指出,OTA平台的优势就在于其供应链,对京东来说,如何将其自身供应链优势应用于酒旅行业?将供应链优势转化为竞争力,是京东要面临的挑战。
对此,李建华建议称,京东可以充分利用京东物流在全国的优势和平台千万级SKU管理能力,实现布草、易耗品源头直供,打造酒店集采“短供应链”,消除多级经销商差价。
除此之外,“京东可以打造酒店供应链数字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时监控库存并预测补货,针对酒店黄金期、淡季、零点后空房等实行动态价格,提升房间利用率。”他谈道。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在线旅游网站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携程、去哪儿、飞猪,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第二梯队为同程旅行、马蜂窝、华住会、美团、途牛、驴妈妈等组成;第三梯队为其他在线旅游平台。
在牛家儒看来,传统OTA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发展格局,比如携程在高星酒店资源方面优势明显,同程在下沉市场优势明显,美团通过“本地生活+酒旅”闭环,在民宿和连锁酒店领域渗透率较高,飞猪依托阿里生态在资源获取和用户导流上具备明显优势;等等。
据交银国际研报,2024年携程、同程、美团、飞猪等OTA平台的GMV市占率分别为56%、15%、13%以及8%,仅这四家平台就占据了92%的市场份额。
对京东来说,此时入局能否打破酒旅行业现有格局?
对此,牛家儒认为:“从行业发展来看,京东推出的一些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酒旅行业从‘流量竞争’‘价格竞争’转向‘效率竞争’‘差异化的服务竞争’,对于消费者而言,京东布局酒旅赛道也意味着将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价格。但是短时间内很难撼动现有酒旅行业的发展格局。”
李建华分析称,京东入局酒旅行业,激发“鲇鱼效应”,从长期发展来看会成为市场重要变量,但短期内难颠覆。打破市场格局需要克服酒店资源短板、用户习惯养成、应对行业反制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入局新赛道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京东差异化定位、精准化服务。
当电商巨头将供应链的手伸向酒旅行业,这场跨界博弈最终的走向,最大的看点或许将是,京东如何将“成本优化”的承诺转化为可感知的行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