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医疗迎来东北证券、中信证券等78家机构调研考察,共商发展大计

翔宇医疗迎来东北证券、中信证券等78家机构调研考察,共商发展大计"/

翔宇医疗接待多家证券机构调研,这通常意味着市场对这些公司的业务发展、财务状况、市场前景等方面感兴趣。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几点分析:
1. "市场关注度高":能够接待东北证券、中信证券、信达证券等知名机构的调研,说明翔宇医疗在资本市场上的关注度较高,可能与其业务领域、业绩表现或者行业地位有关。
2. "业务发展潜力":调研机构对翔宇医疗的关注可能与其业务发展潜力有关。这些机构可能会关注翔宇医疗在医疗设备、生物科技等领域的研发进展、市场占有率、产品竞争力等方面。
3. "财务状况良好":翔宇医疗接待多家证券机构调研,也可能与其财务状况良好有关。调研机构可能会关注其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状况、现金流等财务指标。
4. "行业前景看好":医疗行业在我国一直受到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旺盛。翔宇医疗作为该行业的一员,可能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调研机构的关注。
5. "战略合作可能性":调研机构对翔宇医疗的关注,也可能意味着未来双方在业务、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合作可能性。这将为翔宇医疗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总之,翔宇医疗接待多家证券机构调研,表明其在资本市场和行业内的地位较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翔宇医疗的动态,了解其业务发展、财务状况和行业前景,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相关内容:

>2025年7月8日,翔宇医疗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7月1日接待东北证券、中信证券、信达证券、华安证券、中银证券等78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翔宇医疗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4人,为董事长、总经理、技术总监何永正,财务总监金宏峰,董秘助理史晓夏,证券事务代表吴利东。调研接待地点为线上交流。

据了解,翔宇医疗自2016年布局脑机接口研发,与多所高校合作,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脑电采集装置+康复设备”一体化能力与持续产品化能力,年内预计有20 - 30款搭载该技术的康复设备上市。公司申请的脑机接口相关产品注册证多为二类,注册周期预计6个月以内。产品技术水平有优势,通道覆盖广、电极多样化、性能指标领先。

据了解,在商业化规划上,翔宇医疗利用渠道网络推广,与头部临床机构合作,培训销售团队,还探索To C产品。部分省市已有脑机接口相关收费指导目录。在成本上,因全链条自主研发有优势。公司正在研发脑控外骨骼机器人,预计8月推出样机,外骨骼机器人6月已小批量生产,预计年内取证。

据了解,翔宇医疗二季度情况关注8月半年报,行业有挑战,脑机接口新产品上市将带来业绩增长点。公司重视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超20%,战略方向聚焦多个领域。此外,公司在探索便携式/家庭应用场景脑机接口产品,相关产品处于研发规划或样机阶段。

调研详情如下:

1、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公司的核心优势?

答:脑机接口技术是康复领域的颠覆性技术,能有效推动患者从"被动康复"向"主动康复"转变,显著提升康复效果。该技术未来将渗透到康复治疗的多个方面,包括运动、认知、语言、吞咽、心理康复等,并延伸至家庭场景。公司自 2016 年起即布局脑机接口研发,与天津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深度合作,经过近十年积累,已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包括脑机接口芯片、脑电信息采集装置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

公司核心优势在于:(1)"脑电采集装置+康复设备"一体化能力:公司深耕康复赛道 20余年,已拥有覆盖10 大门类、55个系列、近千种康复设备的产品线,同时具备脑机接口核心技术。这种"硬件+核心算法"的深度融合能力,解决了市场上脑电采集装置与康复设备简单组合带来的兼容性问题,能提供更优的患者体验和康复效果。(2)持续的产品化能力:公司正快速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现有产品线,预计年内将有 20-30款搭载脑机接口技术的康复设备陆续上市,以"脑机接口"命名的相关产品注册证正在申请中。

2、脑机接口产品的注册进展如何?是二类证还是三类证?拿证周期多长?

答:公司当前申请的脑机接口相关产品注册证主要为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得益于国家对前沿技术的支持,目前该类产品的注册周期预计可控制在 6个月以内。公司正积极推进相关注册工作。

3、脑机接口产品技术水平如何?

答:经过近十年积累,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通道覆盖广:可提供从 2通道到满足科研需求的 512通道等多种配置,目前主力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 64 通道全脑覆盖方案;电极多样化:自主研发的脑电采集装置支持湿电极、干电极、盐水电极等多种电极类型,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性能指标领先:在信号传输率、共模抑制比等关键性能参数上,公司产品在同类中具备竞争优势。

4、脑机接口产品的商业化规划和销售策略?

答:(1)市场推广:将充分利用公司深耕康复领域 20余年建立的渠道网络,重点面向康复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科室等进行推广。(2)学术引领:计划与国内头部临床机构合作科研项目,打造"脑机接口康复治疗与神经调控中心",积累临床数据,提升学术影响力。(3)销售团队:已启动对现有营销团队和渠道伙伴的脑机接口产品知识培训和赋能。(4)To C探索:在聚焦严肃医疗主航道的同时,公司也在规划面向消费端的产品,如防晕车头环、专注力训练头环、睡眠引导设备等,这些产品需按法规要求取得相应认证/注册证后方可上市。

5、脑机接口相关的医保收费政策现状?

答:国家医保局对脑机接口康复收费的指导意见是积极信号。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出台了脑机接口相关的收费指导目录:湖北省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与训练收费指导价为960元/次(通常每日限一次,且可能替代部分传统康复项目收费)。山东省的"脑机交互康复训练"收费标准覆盖几十元至一百多元不等。

各地具体执行细则(如收费涵盖内容、频次限制、与传统项目关系等)仍在明确中,公司将持续关注政策动态。

6、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的成本优势如何?

答:公司核心优势在于全链条自主研发,包括:

(1)核心算法自研:脑机接口的核心灵魂是算法,公司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算法。

(2)关键部件自产:脑电采集装置的核心部件(包括芯片、电极等)均为自研自产。

(3)产品整合优势:"脑机接口+自有康复设备"的一体化设计避免了外购整合的成本和兼容性问题。

综合以上因素,公司脑机接口解决方案相比依赖外购核心部件或单纯提供采集装置的公司,具备显著的成本竞争力。

7、外骨骼机器人结合脑机接口产品的进展如何?

答:公司正在研发将外骨骼机器人与脑机接口技术融合的产品-脑控外骨骼机器人,预计 8月份将推出样机。

8、公司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的进展如何?

答:今年6月已完成小批量生产,预计年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9、公司二季度及后续订单恢复情况?脑机接口产品对未来业绩的贡献预期?

答:公司二季度情况请关注 8月份将披露的2025 年半年报,综合目前情况来看,整个行业环境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随着年内搭载脑机接口技术的新产品陆续上市并取得注册证,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1

0、公司研发投入的规划和重点方向?

答: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持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和产品研发力度,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超过 20%,位居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前列。公司坚持研发引领、不断推动产品创新和迭代的战略定位不会改变。研发战略方向聚焦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人工智能(AI)在康复医疗的应用(如 VTE防治、康复垂直领域AI模型等),以及人机交互、传感器融合、柔顺控制等前沿领域。

1

1、便携式/家庭应用场景的脑机接口产品规划?

答:在聚焦医疗级康复应用(严肃医疗)的同时,公司也在探索消费级应用场景,如防晕车头环、青少年专注力训练头环、睡眠引导设备等。相关产品处于研发规划或样机阶段,未来将根据研发进度和法规要求(需取得相应认证/注册证)适时推向市场。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发布于 2025-07-09 14:40
收藏
1
上一篇:国海证券基金定投手续费一览,价格几何?包含哪些费用? 下一篇:信达证券股价大跌2.87%,中央汇金成实控人动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