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电话邀约的老套路,你还沿用吗?
在电话邀约时,使用“您好!我是......”这样的开场白是一种非常常见且礼貌的做法。这种开场白有几个优点:
1. "礼貌性":首先表明自己的身份,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
2. "清晰性":让对方知道接下来要说话的人是谁,有助于对方做好心理准备。
3. "专业性":对于商务或正式的邀约,这样的开场白显得专业和正式。
然而,是否继续使用这种开场白也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 "场合":如果是正式的商务邀约,这样的开场白是合适的。但在非正式的场合,可能需要更加轻松和个性化的开场。
- "对方":了解对方可能喜欢的沟通方式也很重要。如果对方通常不拘小节,可能不需要这么正式的开场。
- "个人风格":有些人可能更喜欢直接或个性化的开场白。
以下是一些可能替代“您好!我是......”的开场白:
- “嘿,我是[你的名字],最近怎么样?”(更轻松,适合朋友或熟人)
- “您好,我是[你的名字],来自[公司/组织],我们之前有联系过。”(强调之前的关系)
- “您好,我是[你的名字],今天给您打电话是想讨论[具体事项]。”(直接切入主题)
总之,选择合适的开场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对方喜好来定。
相关内容:

当我们在电话邀约时说出“您好!我是......”,这种开场白虽常见,但效果平平。
首先,这样的开场白缺乏吸引力,难以让对方产生兴趣。我们需要一种更有力的方式,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对方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继续听下去。
毕竟我们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这种类型的电话,这种开场白很容易被归为同类。
那么,应该如何改进呢?

01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换位思考,来检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试想一下,你会接到几通不同的电话,你分别的正常反应是什么?
1.“你好,请问是吴总吗?我是xx贷款公司的信贷专员,我姓李。”(自我介绍开场)
2.“您好,打扰了,我是xx 贷款公司的信贷专员,请问您最近需要资金周转吗......”(询问式开场)
3.“你好,是吴总吗?真是很巧合呢,我有个妹妹,也姓吴,你说有意思吧?”(拉近关系开场)
以上,如果是你接到类似的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想多数的人都是很排斥和反感的,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有些销售邀约时总是遇到“不礼貌”的客户,这也是原因之一。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销售从来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
“我”是谁
“我”叫什么
“我们”是做什么的
为什么要购买“我们”的课程
“我”和你很熟悉,很有缘份
.....
发现了吗?全部是我我我我我我.....
但你猜:
你的客户爱你,还是爱自己?
在意你,还是在意自己?
关心你的需要,还是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的答案和我一样,那么客户凭什么要搭理你呢?

02
很多伙伴在做邀约时,其实是具有较大“赌博”心态的,认为客户有回应,就代表有意向,有意向就代表50%概率。
所以在面对:是不是中介?是不是银行?办公地址在哪儿?手续费多高?能批多少钱?这些问题时,都尽量遮遮掩掩的躲避性,拉高了期望值,也拉低信任度,强行送走了客户。
如果你意识到了“自嗨式”话术的糟糕,那么就自然而然进入了,“利他式”话术的思考。
客户为什么要上门?
为什么要跑一趟?
什么情况下你可能会付出行动?
假如你进行了以上问题的思考,那么接下来的重点就导向了一个关键点——让客户上门获得他所需要的价值。
比如:
通过展示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我们过去成功帮助客户的案例,证明我们有能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种方法可以让客户看到我们的实力,从而增加他们的信心。
▶︎ 话术参考:
结构:开场确认+给价值
您好,请问您是XX先生/女士吗?我是XX银行的贷款顾问,您最近有资金需求吗?
我们银行有一款非常适合您的贷款产品,可以帮助您解决资金问题,同时还能提供更低利率和更灵活的还款方式。
您方便的话,我想您本周x下午xx点来我们机构了解一下,我们会有专门的客户经理为您详细介绍,并您所有的问题。我相信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一定会给您带来很大的帮助和价值。期待与您的面谈。
快去编写适合你们的邀约开场白话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