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线 | 拼多多重磅上线“飞机票”业务,直面阿里飞猪挑战!
拼多多的“飞机票”业务的上线,确实可以被看作是对阿里巴巴旗下飞猪平台的一种挑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分析:
1. "市场定位差异":拼多多以社交电商模式著称,强调的是性价比和团购优势。而飞猪则更多定位为综合性旅行服务平台,提供更广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拼多多进入飞机票市场,可能会利用其社交和团购的优势,提供更优惠的价格给消费者。
2. "竞争策略":拼多多此举可能是为了扩大其业务范围,增加用户粘性,并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通过提供机票服务,拼多多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在电商领域的地位,并尝试进入旅游服务市场。
3. "用户群体重叠":拼多多的用户群体与飞猪的用户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叠。拼多多通过提供机票服务,可能会吸引那些原本可能在飞猪上购买机票的用户。
4. "价格战预期":拼多多以低价策略著称,其进入飞机票市场可能会引发价格战,对整个机票预订市场造成影响。这种价格战可能会迫使其他平台也降低价格,从而降低消费者的成本。
5. "服务质量":虽然拼多多可能会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但服务质量也是用户选择平台的重要因素。拼多多需要确保其机票服务的质量,以维持用户满意度。
6. "行业影响":拼多多的进入可能会对机票预订行业产生一定的竞争压力,迫使行业内部进行服务和产品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总的来说,拼多多的
相关内容: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继去年上线火车票后,拼多多(PDD.US)对线上旅游的探索再向前一步。
36氪发现,近期拼多多在App端低调上线“飞机票”业务。和火车票相似,飞机票业务的入口同样位于拼多多App首页的“充值中心”内。不过,目前在小程序端首页的“充值中心”内,并未发现飞机票业务的入口。

左为拼多多App“充值中心”页面;右为拼多多小程序“充值中心”页面
36氪对此向拼多多求证,截至目前拼多多方面暂未进行回应。
参考去年拼多多方面对于上线火车票业务的解释,其称,“火车票购买”与景区门票等虚拟商品类似,系平台在App场景中发现用户有这样的消费需求,因此增加一个服务插件,平台并未打算作为正式独立业务推出。
无论是否作为独立业务推出,上线火车票及飞机票的服务插件,或许都代表着拼多多在线上旅游行业的暗自发力。与携程、同程艺龙等垂直OTA平台相比,电商平台汇集了更多的用户流量,有流量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是商机。因此,电商平台做线上旅游业务早已不是新鲜事。具体到三大电商平台上:阿里有飞猪,京东有京东旅行,剩下手握超6亿年度活跃买家的拼多多“蠢蠢欲动”。
事实上,在此前36氪的报道中曾提到,一位OTA行业人士表示,飞机票佣金在2到3个点,火车票则完全0佣金、不赚钱。然而,几乎不怎么赚钱的火车票和飞机票却是平台推广线上旅游业务的基础,是完成出行-住宿-游玩等服务闭环的关键之一。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当用户在平台完成交通票的购买,才更有可能留存下来继续浏览酒店、旅游等产品。
长远来看,如若火车票、飞机票是拼多多加码线上旅游业务的标配,那么酒店、旅游等产品或许更是拼多多的“终极目标”。目前,在拼多多的“多多旅行”中已包含国内游、出境游、国内门票等品类。
与火车票、飞机票相比,酒旅业务的一大优势在于,盈利能力较强。以美团点评(03690.HK)为例,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四个季度,其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毛利率均高达88%以上。
此外,疫情无疑使旅游行业遭遇重创,不过从五一小长假的数据来看,中国旅游业复苏迹象已经显现。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全国旅游景区复工率达96%,住宿业商户复工率达80.1%;同时,“五一”假期期间的旅游消费规模与节前五日消费规模相比增长295.9%;“五一”假期期间高端酒店(不含民宿)的日均订单量恢复率已达89.0%,非高端酒店恢复率为64.7%。
可以预见的是,即将到来的端午小长假又将为旅游行业的复苏带来一波红利,而在近期上线飞机票业务的拼多多能抓到这波红利吗?
原创文章
作者:李欣
来源:新华号 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