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诈骗37万,骗子手法高超却败北,小伙惊醒后才恍然大悟!

刷单诈骗37万,骗子手法高超却败北,小伙惊醒后才恍然大悟!"/

这种情况听起来像是一个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例。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情景描述:
小明是一名年轻的网络购物爱好者。一天,他在一个知名的电商平台上看中了一款价格非常优惠的商品。由于价格过低,小明产生了怀疑,但最终还是决定下单购买。
不久后,小明收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电商平台的工作人员,声称小明的订单涉嫌刷单,需要配合调查。对方告诉小明,如果不配合,他的账户可能会被封禁,甚至可能涉及法律问题。
小明对此感到恐慌,便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供了一个银行账户,用于“清查资金”。随后,对方以各种理由让小明转账,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小明在紧张和恐惧中,连续几天内总共转出了37万元。
在转账过程中,小明也曾怀疑过这是否是诈骗,但对方不断用各种手段让小明相信这是真的,包括发送伪造的警方调查文件、银行转账记录截图等。
然而,直到有一天,小明在新闻上看到了一个类似的诈骗案例报道,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这时,他才开始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但为时已晚,钱已经被骗走。
为了防止更多的人上当,小明决定报警,并希望通过媒体曝光这个诈骗团伙。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最终将诈骗团伙抓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网络购物时要提高警惕,对于过于优惠的商品要保持怀疑态度,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邮件,尤其是涉及到个人信息和金钱交易时。一旦

相关内容:

前后共被诈骗37万余元

小伙还没醒悟

骗子都演不下去了……

直到骗子最后戏谑地要求受害人

“你再发我个大红包就能提现”,

受害人这才反应过来:被骗了!

6月1日12时许,常州市百丈派出所接到一居民报警称:自己刷单的佣金取不出来,被骗了37万余元。

民警对报警人陈某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到,陈某先是在自己长期活跃的微信群中看到一张免费领冷饮的图片,通过图片下载了企业密信APP,还莫名其妙地进了一个刷单群。陈某没有领到免费冷饮,但也没有退出群聊。他在群里经常看到有人晒出很高的佣金费,十分心动,便主动联系刷单群里的“福利员”。

5月28日,陈某在“福利员”的指导下进行了第一次“刷单”操作,300余元的本金加佣金返现让陈某尝到了甜头。第二次600余元的返利,均能成功提现,使得陈某放下了顾虑。

但之后刷单多次均无法返现,陈某询问原因,“福利员”以“需要证明是否有能力继续刷单”和“不激活网银,会拦截10万以下的汇款”为由,要求陈某分两次转入5万余元和7万余元的保证金,陈某照做。

此时陈某仍没有发现不对劲,又刷了5千元的单,但依旧没能提现。“福利员”又以“输入密码错误导致订单失效”、“系统没有显示”等理由要求陈某重新刷单,陈某又陆陆续续被骗17万余元。

5月30日,陈某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骗,又在“福利员”的指导下支付了所谓的“个人所得税”2万多元,但还是无法提现,只得询问“福利员”为什么还是提现不了。骗子已无法找出更多新的借口,于是戏谑地给陈某发了一句“你给我发个大红包才能提现”的话语。陈某这才察觉不对劲,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前往派出所报警,共计损失37万余元。

警方询问陈某被骗时的心理,陈某称自己经常能看到辖区内各种反诈骗宣传,但自己进入刷单群后,被那些搞佣金返现的大额奖励信息冲昏了头脑,觉得刷单也不都是诈骗,也想赚点外快。被骗子套路后则是一心想拿回自己的钱和佣金,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被诈骗。

警方提醒:当前反诈宣传如火如荼地开展,很多群众在警方的宣传下都提高了自身的防骗意识,但仍旧有少数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骗,于是轻易点开不明链接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添加陌生人,最终造成财产损失。

各类诈骗层出不穷,

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冯珂

来源: 江苏新闻

发布于 2025-07-10 01:10
收藏
1
上一篇:六地证监局集中出手,24家券商领27张罚单,八类违规问题成重灾区 下一篇:股票开盘时段,随买随卖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