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银行联手下调外币存款利率,金融政策调整引市场关注

五大银行联手下调外币存款利率,金融政策调整引市场关注"/

五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调外币存款利率,通常是为了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外币存款利率走势保持一致,或是根据国内货币政策调整的需要。
这一举措可能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汇率政策调整":中国政府可能会调整汇率政策,以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下调外币存款利率是其中一种手段。
2. "平衡国内外利差":如果国内货币相对于外币的利差过大,可能会导致资本外流,下调外币存款利率可以缩小利差,减少资本外流的风险。
3. "支持实体经济":降低外币存款利率可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4. "货币政策调整":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如控制通货膨胀或促进经济增长,央行可能会通过调整存款利率来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5. "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可能导致国内银行调整外币存款利率,以保持竞争力的同时,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外币存款利率的下调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理财决策,例如减少外币存款,转而投资其他金融产品。而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外币贷款成本降低,可能会增加其贷款需求,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利率的调整通常需要结合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来综合分析。

相关内容:

>9月26日,交通银行在官网发布关于调整境内部分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的通告。通告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银发〔2015〕143号)规定,“金融机构小额外币存款(300 万美元以下)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交通银行决定自9 月26日起下调境内部分外币小额存款利率。本月,工、农、中、建四大行也都下调了外币小额存款利率。

最早行动的中行9月15日就执行了最新的外币存款利率,随后,农行在9月18日跟进,建行在9月22日、工行在9月25日也进行了调整。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8月末,我国外币存款余额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当月外币存款增加258亿美元,同比多增401亿美元。

各家大行本次下调的币种包括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港币、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的存款利率,瑞士法郎和新加坡元的利率保持不变。

调整后,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和交通银行的美元、英镑、欧元、港币等外币存款利率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从绝对水平看,外币存款利率基本“聊胜于无”。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些不同品种的外币利率中,最高的是一年期和二年期的美元及港币利率,能达到0.35%,其余利率多不超过0.1%。日元、欧元和瑞士法郎的利率最低,各期限都为0.0001%,几乎为零。银行人士建议,如果手头外币余额超过2000美元,建议购买外币理财产品,收益比存款高得多。

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受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影响,外币存贷款利率有所下降。

今年6月,活期、3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0.20%和0.75%,分别较3月下降0.01个和0.68个百分点;3个月以内、3个月(含)-6个月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57%和1.47%,分别较3月下降0.62个和0.45个百分点。(记者 程婕)

作者:程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布于 2025-07-10 02:09
收藏
1
上一篇:假如1亿巨款从工行转入建行,银行反应及潜在限制解析 下一篇:新手入门必看,炒股开户全攻略,开户条件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