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证券投资新规明确,买卖股票及其他证券投资有严格限制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党员干部在股票和其他证券投资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以下是一些基本规定:
1. "国家工作人员的限制":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股票买卖等证券投资活动,除非是经批准的退休人员或者因公派驻境外工作的人员。
2. "股票买卖限制":对于在职的党员干部,以下情况不允许买卖股票:
- 买卖股票的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企业的股票。
- 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股票。
- 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买卖股票。
3. "证券投资限制":党员干部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工作关系进行证券投资活动,特别是以下行为是被禁止的:
-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不正当交易。
-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进行证券投资。
4. "公开披露":对于党员干部的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如果从事证券投资活动,党员干部有义务进行公开披露。
5. "其他规定":根据不同级别和职务的党员干部,可能会有更具体的限制和规定。
总的来说,党员干部在进行股票和其他证券投资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如有疑问,建议咨询相关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
相关内容:
党员干部能不能炒股?从禁令到严查这三十年政策全梳理
最近网上老有人说公务员偷偷炒股,这事还真得弄明白。去年年底有则新闻挺火的,说是某市副市长的亲戚账户里有200多万收益,查下来是用亲属名字买了股票和基金。最后被纪委处理了,这事就说明党员干部炒股不是完全不能碰,但规矩特别严。
国家对干部炒股的政策变过好几次。刚开始90年代股市刚起步,直接不让碰。后来发现完全禁止太难,就在2001年改成了申报制,得主动报备。到了2016年又出了新规定,明确说副科级以上干部不能炒股,之前买的得赶紧卖掉,没卖掉就得交组织保存。这些文件里最常用的处罚依据就是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八条。
这些年查出的问题不少。有些干部想歪招,用父母、老婆孩子名义开户,有的往私募基金里投钱以为能瞒过去。但纪委查账现在厉害了,连区块链这些新技术都用上了。像2021年那个副市长亲戚的账户,系统一比对就发现有问题。其实就算不违规买,光是涨跌波动也可能被怀疑。

现在管得更细了。干部得定期报家庭成员的金融账户,有的地方还开发了联网系统,能直接调取银行数据。前阵子听新闻说,深圳那边试点用人工智能监控异常交易,要是突然有大额转账或者频繁买卖,马上会触发警报。这些措施确实管用,但执行起来也麻烦。
还有些特殊情况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搞科研的干部能不能投资自己研究的项目?好像有规定说能,但具体怎么操作还不太清楚。再比如退休了是不是就能随便买了?其实还得等几年才能自由交易,还得定期报过去几年的理财情况。
国外倒是有一些不同做法。英国公务员得把股票清单挂在网上,美国有些地方要求设立隔离账户,日本则是抽查申报材料。不过咱们这儿更严格,特别是对高级干部,基本上是不能碰股票基金这些。

总的来说规矩挺死的,但时代在变,总有新问题冒出来。最近听说有的干部玩数字货币也被查了,看来以后管得只会更严。反正一句话,当官的想挣钱得走正道,别想着钻空子,早晚会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