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sir警示,警惕“安全账户”陷阱,两街坊险些上当受骗!”

“莞sir警示,警惕“安全账户”陷阱,两街坊险些上当受骗!”"/

标题:莞sir提醒:“安全账户”不安全,两街坊差点被骗
【摘要】近日,东莞市发生两起诈骗案件,不法分子利用“安全账户”的幌子,企图骗取市民钱财。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此类诈骗手段。
【正文】 近日,东莞市连续发生两起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较大。据警方调查,两名受害人均在接到陌生电话后,被要求将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案例一:市民张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公安局工作人员,称张先生的银行卡涉嫌洗钱,需要将钱款转入“安全账户”进行核实。张先生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将卡内1万元转入“安全账户”。事后,张先生发现被骗,立即报警。
案例二:市民李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称李女士的银行卡存在异常,需要将钱款转入“安全账户”进行核实。李女士同样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将卡内2万元转入“安全账户”。不久后,李女士发现银行卡内的钱款被转走,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接到此类电话时,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以下是一些防范诈骗的建议:
1. 公安机关、银行等机构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市民将钱款转入“安全账户”,市民遇到此类情况,

相关内容:

你涉嫌一起诈骗,不配合调查会被判刑!

你涉嫌刑事案件,将冻结你的银行账户

为了你的资金安全,请将钱转到我们的安全账户

以上这是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的典型话术

近日,东莞市高埗镇高埗村的两位街坊就遭遇了此类诈骗

幸好警方及时紧急“刹车”,街坊的财产才免于被骗。

关键的几分钟

11月20日中午,东莞市公安局高埗分局收到市反诈中心预警,辖区街坊韦女士可能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接到预警后,高埗警务室社区民警谢茂盛第一时间联系韦女士,但其手机无法接通。谢茂盛马上赶到其单位进行劝阻。谢茂盛到达后,却被其同事告知,韦女士已外出准备转账。

当谢茂盛在韦女士丈夫的协助下找到了韦女士时,韦女士正在将多个账户的钱“归拢”,准备转到诈骗分子的“安全账户”。

“他们冒充办案单位,说我涉嫌诈骗,真是鬼喊抓鬼。”回想起来,韦女士还有点后怕,“如果你们晚几分钟找到我,我银行卡、支付宝和微信上所有钱都会转给他们。”

漫长的2小时

无独有偶,11月23日下午,诈骗分子又来了。民警张妙平接到市反诈中心指令,家住高埗村的刘女士可能正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同时传给张妙平的还有两条非常不利的消息:事主刘女士手机已无法接通,且无法联系到其家人。

面对如此不利且紧张的局面,幸好张妙平深耕社区多年,熟门熟路。他立即带领辅警径直上门劝阻。找到刘女士时,她正与诈骗分子通过QQ进行语音通话,且已被“深度洗脑”。

面对社区民警的劝阻,刘女士情绪激动,坚持要按对方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在近2小时劝阻过程中,张妙平一边不停地详细解释,一边播放“冒充公检法”的反诈视频给刘女士看,经过一系列的“组合拳”,刘女士终于清醒过来,所幸账户里的存款分文未失。

警方提醒

这两起冒充“公检法”诈骗都是犯罪嫌疑人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的方式,称事主名下有在异地的银行卡涉嫌帮助他人洗钱,要求事主转账到“安全账户”协助办案。

“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的形式要求市民转账汇款来证明清白。

凡是自称“公检法”人员在电话中办案并要求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当市民群众接到此类电话时,一定要果断挂断电话并及时报案。

发布于 2025-07-10 04:48
收藏
1
上一篇: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旗下基金参与华福证券、创金启富申购费率优惠活动公告 下一篇:揭秘开户哪家证券佣金低,低佣金开户办理攻略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