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开发行可转债扩容新动态!投资者必看,当前可转债投资价值解析
非公开发行可转债的扩容,通常意味着市场上有更多的可转债供应,这对投资者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帮助您判断是否值得购买可转债:
1. "市场供需":非公开发行可转债的扩容可能增加市场的供给,短期内可能导致可转债价格的下跌。但是,如果公司基本面良好,长期来看,这种扩容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2. "公司基本面":研究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基本面非常重要。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行业地位等。如果公司基本面稳定,且具有长期增长潜力,那么其可转债可能更具投资价值。
3. "利率环境":当前及未来的利率水平会影响可转债的估值。利率上升通常会导致可转债价格下跌,而利率下降则可能推高可转债价格。
4. "条款分析":可转债的条款包括转股价格、转股期限、利率、回售条款等,这些都会影响其投资价值。例如,转股价格设定得越高,转股的机会就越小,可转债的债券属性就更强。
5. "流动性":考虑可转债的流动性,流动性差的债券可能难以在市场上卖出。
6. "风险偏好":可转债的风险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适合风险偏好适中的投资者。如果您偏好高风险、高收益,可能更适合投资股票;如果您偏好低风险、稳定收益,可能更适合投资债券。
7. "
相关内容:
《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扩大了发行主体及适用范围。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为股票未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可参照执行。二是明确发行方式。可转换债券采取非公开方式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之前及转股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得超过50人。三是明确各方机构的职责分工。发行人为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的,交易所确认其是否符合挂牌条件时,向全国股转公司征询意见。四是明确转股流程。《实施办法》就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和非挂牌公司两类不同的发行主体分别规定了相应的转股操作流程。五是明确信息披露要求。根据可转债的特殊性,明确各方在债券发行及存续期内的差异化信息披露要求及持续性义务。六是明确与创新创业可转换债券试点衔接事项。创新创业公司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按照《实施办法》和《中国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推出是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缓解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后续,上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继续落实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探索债券市场服务支持新模式,发挥交易所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那么,作为投资者,目前可转债值不值得买?
今年权益市场大概率为结构化行情,债市在严监管背景下仍将有较大波动,因此可转债势必将呈现分化行情。可转债是否值得申购或者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至少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转债发行人的基本面及正股股价(即股票价格)走势,一些业绩不错的品种,即使短期转债价格下跌,但在业绩支撑因素作用下也会有‘错杀’纠偏预期;对于正股股价走势对可转债收益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看法,我们也认为不无道理。二是转债价格和转股价格之间的价差是否合理。如果价差过大,就可以进行套利,比如在转债价格较低时(一般低于90元),但正股却出现了较明显上涨,此时就可以将转债换成正股赚取差价;如果选择不转股,在可转债到期后发行人仍需还本付息,因此破发幅度越大,则其未来收益相对越高。”国开证券研究部固收研究员水兵说。
短期来看,可转债市场面临的负面因素出现小幅缓解:股市出现回暖;从转债供给来看,供给端略有缓和;转债绝对价格、估值均已在较低水平,非传统转债投资者关注度提高。“不过,需要提示的是,随着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转变,转债供给的节奏尽管有暂时的缓解,但中长期的供给压力将一直存在,可转债以往稀缺性定价的逻辑很难再现,这使得估值不具备持续抬升的基础,转债的价值需要更加依赖正股的价格来进行判断,因而投资者需要具体分析。”川财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李皓舒提醒。
可转债实质上是由普通债券和一份股票看涨期权所构建。其较为复杂,原本也是较为小众的产品,参与者多为机构。水兵建议,普通中小投资者一定要理性看待可转债,不能像打新股那样盲目申购,对于破发后的抄底,也应谨慎参与。
投资者投资可转债的方式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从一级市场来看,从转债发行到上市会有三周左右的时间,期间由于正股的波动,转债上市后存在破面风险;此外,转债纯信用申购方式也更为激进,申购方式存在被调整约束的可能性。从二级市场来看,当前来看,可转债的核心收益更多取决于正股价格的波动,这也将更加考验投资者的择券择股和择时的能力。由于可转债投资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建议投资者需要综合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参与。”李皓舒提醒。
(责任编辑:赵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