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解读,关税战临界点将至,特朗普面临抉择何去何从?
光大证券在分析特朗普在关税大限将至时的可能抉择时,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 "经济影响评估":
- 分析关税对中美两国及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包括对贸易、就业、投资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
2. "政治因素考量":
- 考虑特朗普在选举年面临的政治压力,包括选民对经济和贸易政策的期望,以及如何通过关税政策来巩固其支持基础。
3. "国内产业利益":
- 分析关税对国内特定产业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业、制造业和出口商的影响,以及如何平衡这些产业的需求。
4. "国际关系与谈判":
- 考虑关税对中美双边关系的影响,以及特朗普如何通过关税政策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更有利的地位。
5. "可能的政策选择":
- 分析特朗普可能采取的具体政策选择,包括:
- "维持现状":继续实施现有的关税政策,观察其对经济和贸易的影响。
- "部分调整":对某些产品或行业进行调整,以减少负面影响或增加政治支持。
- "全面撤回":在谈判取得进展的情况下,撤回部分或全部关税。
- "新的关税措施":在原有关税基础上,对其他产品或国家实施新的关税。
光大证券的分析可能会得出以下结论:
- "关税政策调整的可能性":特朗普可能会根据经济和贸易谈判的进展,对
相关内容:
来源:高瑞东宏观笔记
核心观点
事件:近期,受美国对外经贸谈判有望达成协议、减税法案推动和三季度降息预期的影响,美股再度创新高。7月9日美国对多数国家的对等关税豁免即将到期,美国能否如期达成贸易协议?如果不能,特朗普是会选择进一步延期,还是会选择重新上调对等关税税率?
核心观点:
结合新闻和美国多位高官表态,我们猜测7月9日前后,美国可能会分类推动对外经贸谈判,以度过7月9日的截止日期:
第一,7月9日之前,美方重点推动10个经贸协议的谈判,重点是亚洲国家。美越已达成初步贸易协议,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可能率先与美国达成共识。
第二,约10个国家的谈判时间将放宽至9月1日之前,呼应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白宫发言人关于截止日期延期/不重要的表态。目前韩国、加拿大已明确将争取延期谈判,欧盟、日本因谈判形势胶着,或也会进入延期谈判的一档。不过,因特朗普曾威胁7月9日对欧盟的关税税率上调至50%,不排除美欧会先签订一个原则性或者框架性的协议,以继续推动谈判,防止惩罚性关税落地。
第三,对于其余国家,美方不会一对一逐步谈判,预计将进行统一的单方面安排税率。特朗普曾提及税率可能会分为10%、25%、35%、50%几个档位。我们猜测,如果是美国的贸易顺差国,大概率还会处于10%的对等关税税率档位。而如果是美国的贸易逆差国,且其不接受美方的单边安排,则存在美方报复性加征更高关税税率的可能性。
一、 7 月 9 日“大限”临近,“美 X ”谈判都卡在哪里?
2025年7月9日是对等关税豁免90天的到期日,欧盟方面的关税压力尤其较大。2025年4月9日,迫于市场、盟友等一系列压力,特朗普撤回对大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政策,并宣布给予90天的关税豁免期。5月23日,因对谈判进展不满意,特朗普威胁欧盟,将从6月1日起对欧盟进口商品征收50%的关税;5月26日,在得到了欧盟方面准备“迅速而果断地”推进贸易谈判的承诺后,特朗普同意将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50%关税的执行日期推迟至7月9日。
截至7月3日,临近对等关税豁免到期日,特朗普并未得到预想之中的“速战速决”的结果,当下各国对与美“率先达成”经贸协议已不再执着,观望情绪浓厚。我们总结来看,以谈判由“快”到“慢”的维度来判断,目前美国对外经贸谈判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别:
第一类,美英、中美谈判,已经取得了协议性的进展。5月8日,美英达成协议,英国通过对美开放乙醇、农产品和机械产品市场的方式,换取了每年10万辆汽车的10%的关税配额、并取消两国之间的钢铁和铝关税。但是,英国是美国的商品贸易顺差国,因此美国仅对英国加征了10%的基础关税,且对美汽车出口不是英国的核心支柱性产业。为了配合美国达成协议的诉求,英国方面妥协的成本并不高。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会晤后,双方达成了“休战”协议,互相取消91%的关税,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
第二类,美印经贸谈判,“接近”达成协议。在4月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后,美印经贸谈判频频发出积极的进展信号。7月1日,白宫新闻秘书Karoline Leavitt表示,美国官员正在“敲定”与印度的贸易协议。我们在5月初的报告就提及,美印双方在经贸和地缘政治上存在利益交换空间,印度或成为首批与美达成协议的国家(详情请参考我们于2025年5月10日发布的报告《中美会晤前哨观察——特朗普的交易底线》)。
据印度《金融快报》,美印之间的经贸协议内容,主要是印度向美国进一步放开农产品和乙醇的市场准入,同时还希望扩大乳制品、酒精饮料、汽车、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具体而言,允许印度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农产品,取消目前印度有关乳制品来源动物饲料的严格规定。印度方面,则希望美国取消并承诺未来不会对印度加征对等关税,且对印度的纺织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给予低关税待遇。
第三类,一些对美谈判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国”,也正在与美国密集谈判。据彭博报道,5月美国政府曾经划定过一个包括20个国家或地区的优先谈判名单。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曾表态,该名单旨在建立“模板”,以便能够快速推广,并达成其他协议。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越南、斐济、莱索托、毛里求斯、巴西、菲律宾、澳大利亚、阿根廷、柬埔寨、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以色列、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瑞士与中国台湾等。
当前来看,东南亚国家或率先与美国达成一系列协议,如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6月23日,马来西亚表示与美国的关税谈判取得“良好进展”,力争在90天暂停期结束前完成谈判;7月2日,特朗普宣布,越南已经与美国达成了一项初步的贸易协议;7月2日,据《印度尼西亚商报》报道,印尼政府已同意美方提出的包括关税和贸易壁垒在内的各项要求,美方原则上对印尼提出的若干让步表示认可;7月3日,印度尼西亚经济统筹部长表示,印尼将与美国商业合作伙伴签署一份价值340亿美元的协议,以增加从美国的采购量,并加速与美国达成协议。
第四类,欧盟、日本,是美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已与美推动多轮次谈判,但双方在核心问题上分歧巨大,难以让步。
日美的博弈点在于汽车关税和大米等农产品进口,但汽车和农产品均涉及到日美两国政府的选举利益,因此美国态度强硬。据中国《环球时报》,日本政府在每一轮谈判里,都寻求多种“替代方案”,如在高端半导体生产、轮船和飞机制造、稀土技术上与美国展开合作,但其在汽车和大米进口方面却不敢轻言让步。日美谈判的实质性问题是日本产业界是否愿意对美妥协。
因日美谈判进展缓慢,7月1日,特朗普威胁称或将对日本加征“30%或35%的关税”,高于4月2日提出的24%的税率。我们理解,这大概率是特朗普的谈判施压手段,实际加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于美日之间利益难以妥协,在7月9日之前,难以看到日美之间就重大问题达成一致。据朝日电视台报道,负责日美关税谈判的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准备最早于7月5日第八次访美进行贸易磋商。
美欧谈判的困难点在于欧盟内部利益的协调问题。欧盟内部各国对美出口的依赖度不尽相同,受关税冲击不同,但欧盟势必要在对美妥协的问题上保持一致,因此就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因此,对美贸易逆差规模较大的德国的总理默茨希望能够“速成”经贸协议,以减轻关税对于欧盟汽车业的冲击,但对美逆差规模较小的法国的总统马克龙则对经贸谈判持强硬态度。当前,欧盟与美国尚未达成协议,7月1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将于3日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会谈。
第五类,其他国家,如韩国、加拿大正在争取谈判的延期,以先度过7月9日的关税豁免到期日。
韩国:正在争取谈判期限的延长。根据2012年所签署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韩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已实施近乎零关税政策,因此美方主要诉求在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监管标准等非关税领域。6月30日,韩国政府官员表示,鉴于当前谈判可能无法在既定期限内完成,希望获得额外磋商时间。
加拿大:此前因加拿大坚持推出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数字服务税,特朗普决定停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6月29日,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白宫表示将“立即恢复”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加拿大财政部表示,加拿大总理卡尼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同意双方恢复谈判,以期在7月21日前达成协议。



二、 7 月 9 日,美国将如何应对关税豁免到期?
在7月9日关税大限之前,美国没有达成广泛性经贸协议的时间窗口,只能“谈一个算一个”。此前特朗普表示,有150个国家正在排队等待与美国进行谈判。而综合多位官员的表态,美方对不同国家采用了不同策略:
第一,7月9日之前,美方的重点放在10个经贸协议的谈判上,美越已经达成了一个初步贸易协议,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可能与美国签订协议。6月27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7月9日美国将选出10个最佳交易,并将其他国家排在后面。其讲话原文为:We’re going to do top 10 deals, put them in the right category, and then these other countries will fit behind。
目前,能够率先与美国在7月9日之前达成协议的国家,大概率包括印度,或许包括马来西亚、柬埔寨、马达加斯加等国。我们猜测,参考此前美英协议,7月9日之前集中达成的协议将是类似于一个“原则性”或者是“框架性”的协议条款,细节内容可能还需要双方团队进行具体谈判。5月8日美英宣布达成协议后,但诸多细节尚未敲定,直到6月16日才达成了具体的文本协议。
第二,另外有10个国家或地区的谈判的时间将放宽至9月1日,我们猜测或将包括韩国、日本、欧盟。6月27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FOX采访的时候回应了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观点,表示“如果我们能签署18个重要协议中的10个或12个——还有另外20个重要的协议——那么我认为我们可以在劳动节(9月1日)之前完成贸易(谈判)”。其讲话原文为:If we can ink 10 or 12 of the important 18—there are another important 20 relationships—then I think we could have trade wrapped up by Labor Day。这也呼应和解释了6月26日,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提出的对等关税期限并不重要的表态——“The deadline is not critical”。
目前韩国已经明确正在争取延期谈判,欧盟、日本因为谈判陷入困境,难以快速妥协,大概率也会进入延期谈判的一档——当然,9月1日,日美、欧美之间的谈判分歧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解决。不过,考虑此前特朗普曾威胁对欧盟的关税税率上调至50%,不排除欧盟方面可能会在7月9日之前与美国签订一个原则性或者框架性的协议,以继续推动谈判,排除关税税率上调至50%的风险。
第三,对于其余国家,美方将进行统一单边安排。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CNBC上表示,对于其他“较小的贸易伙伴,我们只会向他们发送信函(smaller trading partners, we will just send them letters)”。
那么这些国家,如果本身是美国的贸易顺差国,则将被美国征收较低档位税率的关税,这些国家大概率会被动接受。而如果是美国的贸易逆差国,且被分配到较高税率档位的,假如其不接受美方的单边安排,则存在美方报复性恢复对等关税,或者是直接被征收一个统一安排的单边关税的可能。
6月26日,特朗普表示,美国不会与所有国家签署贸易协议,美国针对部分国家,只会发函给他们,告知他们要付出10%、25%、35%或50%的关税。原文为“Some countries we don’t care, we’ll just send a high number out…Congratulations, we’re allowing you to shop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You’re going to pay a 25% tariff or 35% or 50% or 10%.”
三、风险提示
美国大幅调高对外关税税率;美国国内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局势风险抬升。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