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可转债独领风骚,持有人5月转股率不足0.1%,坚挺如磐石

中国平安可转债独领风骚,持有人5月转股率不足0.1%,坚挺如磐石"/

中国平安的可转债在近期市场波动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这种现象被市场称为“独自坚挺”。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5个月内,中国平安可转债的持有人转股比例不到0.1%,这表明大部分投资者选择持有可转债,而非转换为股票。
这种现象可能由以下几个因素导致:
1. 市场环境:近期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不足,更倾向于持有较为稳健的投资品种,如可转债。
2. 可转债的特性:可转债兼具债券和股票的特性,具有较低的风险和较高的收益潜力。在市场低迷时,可转债能够提供稳定的收益,因此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3. 投资者预期:部分投资者可能预期中国平安未来的业绩表现良好,因此选择持有可转债,等待股价上涨后再进行转股。
4. 转股条件:中国平安可转债的转股条件较为严格,需要满足一定的股价条件,这可能导致部分投资者选择继续持有。
总之,中国平安可转债的“独自坚挺”现象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可转债的信心,以及可转债作为投资品种的稳健性和潜力。然而,投资者在投资可转债时仍需关注市场动态和公司基本面,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相关内容:

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10月8日讯,在最近一年的新上市可转债中,平安转债(113005.SH)可谓“异类”。相对于其他多只可转债,一上市就被大股东卖出套利,平安转债却异常坚挺--转债持有人在近5个月的转股期中,转股率还不到1%。

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8日(周三)晚间发布了关于平安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显示转股情况:截至2014年9月30日,本平安转债累计已有人民币2,774,000元转为A股股票,累计转股股数为67,756股,占平安转债转股前已发行股份总额7,916,142,092股的0.000856%。截至2014年9月30日,平安转债尚有人民币25,997,226,000元未转股,占平安转债发行总量人民币260亿元的99.98933%。

资料显示,中国平安于2013年11月22日公开发行了26,000万张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附次级条款)(即“平安转债”),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发行总额为人民币260亿元。2013年12月9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自2014年5月23日起可转换为A股股票。

**平安转债屡创新高**

在5月23日进入转股期后,平安转债紧随正股一路走强。在走出8连阳后,终于在6月16日突破了107.95元/张的历史最高点,盘中走出108.14元/张的最高值。此后虽然受IPO冲击,扭头向下,不过很快回到上升势头。

中国平安6月1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在2013年度分红派息方案实施后,将依据可转债发行条款及相关规定对平安转债当期转股价格进行调整。平安转债41.33元/股的转股价首次面临调整。

紧随着,对于众多平安转债的投资者而言,2014年7月23日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在进入转股期刚满2个月后,中国平安的正股价正式超过了平安转债的“转股价”,而与此同时,平安转债还刷新了6月份刚创下的价格历史新高108.28元/张,略高于6月走出的108.14元/张。

此外,伴随着7月以来蓝筹股的爆发,中国平安等保险股反弹回升,平安转债也随之继续大涨,在8月5日走出了盘中最高价113.50元/张。

更进一步的是,平安转债在迎接今年第二次转股价调整之际,再次以六连阳的强劲之势再刷新高114.43元/张(该数据在9月5日刷到了114.60元/股)。再次抛给投资者一个疑问:未来持股还是持债划算呢?

很显然,持有人保持了对平安转债一路看多的态度,选择了持债。截止8日收盘,平安转债溢价率为7.25%,在30余只可转债中位列第11位。

**屡创新高仍被看好**

虽屡创新高,但平安转债仍然被市场看好。不过在国庆前夕,受到宏观经济数据不佳、央行SLF、第四轮IPO 开闸等多重因素影响,股市呈现震荡走势,成交量大幅下滑。平安转债也遭遇节前波折出现三连阴。

“转债,很多情况下是跟涨不跟跌的,它较股票有更强的风险抵御功能。转债‘上涨无限,下跌有界’,在正股上涨时转债跟随上涨,但正股走弱时,转债往往有较大的抗风险能力。”一位长期关注转债的券商投资顾问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

“所以,不到必要时候,不要转股,投资转债操作时还是做债为主”,上述金融分析师表示,况且以平安转债为例,一旦转股7.25%的溢价就放弃了。

“短期来看,受益于沪港通,与港股相比折价较大,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沪港通之后正股安全性更高。”国信证券研究报告表示。光大证券也将平安转债纳入短期激进投资组合中,原因是兼顾弹性和流动性。

当然,在整个金融转债中,国金转债和平安转债被市场所看好,在金融业方面,由于银行盈利能力出现小幅下滑,营业收入的增长支撑净利润的增长。

**独自坚挺:持有大户系险资**

今年以来,可转债挂牌上市的节奏加快,转债的密集上市,彰显出转债的套利“盛宴”---多只挂牌即遭大股东抛售。

大智慧通讯社统计显示,从年初至今,陆续有齐翔转债(128005.SZ)、久立转债(128004.SZ)、国金转债(110025.SH)、长青转债(128006.SZ)、东方转债(110027.SH)、冠城转债(110028.SH)、通鼎转债(128007.SZ)和吉视转债(113007.SH)等9只转债在交易所挂牌上市。

如果加上去年年底上市的大盘转债平安转债、徐工转债以及深燃转债等,近一年来超过10只转债挂牌上市交易,转债市场盛宴来袭,当然套利机会也如影随形:多只可转债挂牌即遭大股东抛售。

比如,较近的通鼎转债,于今年9月5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在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通鼎光电(002491.SZ)大股东通鼎集团和实际控制人沈小平即一路减持。资料显示,在12个交易日内,通鼎集团及沈小平累计减持通鼎转债62.73万张,占发行总量的10.45%。以12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价122.48元/张的价格计算,通鼎集团及沈小平累计减持7682.97万元。

通鼎光电发布公告称,截止2014年9月23日,控股股东通鼎集团有限公司还持有通鼎转债2,069,494张,占发行总量的34.49%;实际控制人沈小平未持有通鼎转债。

此外久立转债和齐翔转债与之类似,这两只分别于2月25日和4月18日公开发行的可转债,均在挂牌上市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遭到公司大股东减持。

“申购转债,和申购新股一样是无风险套利,老股东可以直接买到。所以股东们不可能不买,然而买上了之后,本来就没有准备长期持有,所以套现了。”一位长期转债的大型券商投资顾问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

“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对于大股东而言,转债套利比新股套利更具有新引力,新股申购不上,申购上了才500股 100股,这转债一买600多万张,比如打新一年下来,低的时候才12%,高的时候也就是64%,而转债这才几天就30%!”上述投资顾问向大智慧通讯社打趣地比喻称。

不过,平安转债持有人,似乎对转股不太感兴趣。

大智慧通讯社发现,由于平安转债的十大持有人中除了第一、第二和第四大持有人是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林芝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林芝景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属于原有股东之外,其余持有人都是保险资金。

保险资金无疑是此次平安可转债网下申购中的“土豪”。258张有效申购单中,险资占有46张,并包揽前15大配售账户。从配售总数来看,险资包揽6707161手。

从配售数量由多至少排名,在前15大配售账户中,包括安邦、国寿(601628.SH/02628.HK)、华夏、太平洋(601601.SH/02601.HK)、华泰和和谐健康等险企,保险资金成了平安可转债申购的主力军。

根据平安公告显示,最终向网下申购机构投资者配售的平安转债总计11258118手,然而根据大智慧通讯社统计,险资共获得配售数量是6707161手,占比超过一半。众所周知,险资比较看重长期稳定收益,所以发行至今,未见中国平安公告股东减持的新闻。

发稿:葛振兰/曹敏慧 审校:孔驰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官方微信互动DZH_news 上海站电话:+86-21-2021 9988-31065 北京站电话:+86-10-5799 5701 微博爆料weibo.com/dzhnews)

发布于 2025-07-10 19:42
收藏
1
上一篇:平安转债溢价率回归助力转股,凸显套利投机价值新机遇 下一篇:新开户必看!揭秘各大平台低佣金开户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