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两融征求意见稿,创新举措助力合理展期,缓解市场压力

证监会发布两融征求意见稿,创新举措助力合理展期,缓解市场压力"/

证监会发布关于两融(融资融券)业务的征求意见稿,允许两融合理展期,这一举措体现了监管部门对市场风险的防范和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以下是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1. "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允许两融合理展期,有助于降低因投资者融资期限到期而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
2. "增强市场流动性":两融业务的展期有助于维持市场流动性,避免因融资到期而导致的资金链断裂。
3. "保护投资者权益":对于部分因市场波动导致投资亏损的投资者,合理展期可以给予其更多时间调整投资策略,降低投资风险。
4. "优化融资融券业务结构":通过合理展期,可以优化融资融券业务结构,使业务更加稳健。
5. "提高市场信心":此政策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允许两融合理展期,但监管部门仍会加强对融资融券业务的监管,确保市场稳定。投资者在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时,仍需关注市场风险,谨慎操作。

相关内容:

【提要】6月12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为促进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范有序发展,证监会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财经》记者 陆玲

6月12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为促进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范有序发展,证监会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的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形成了逆周期的调节机制,实行宏观审慎管理;强化证金公司的统计和监测监控职责;明确监管底线,明确证券公司的六种禁止行为;合理控制两融规模;强化投资者保护,证券公司需充分向投资者揭示风险;优化两融担保物违约处置方式和标准;完善客户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条件、满足投资者长期投资允许融资融券合理展期等九方面内容。

邓舸表示,目前两融业务总体健康,风险可控,但随着业务增长,需防范相关风险,促进两融健康发展。

爆炸性增长的融资业务被认为是此轮A股大涨的重要推手。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已突破2.2万亿大关,高达22010.2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21861.14亿元增加149.11亿元。

此前,证监会通报12家券商两融业务违规,一度令市场感到风声鹤唳。不过,分析认为,证监会对融资融券业务加大检查及处罚力度,也表明了监管层希望股市更健康上涨的意愿。

近日,国盛证券决定对两融业务中有关创业板股票标的证券做出调整,将创业板股票全部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国盛称此举是

因为“近期股市波动较大,创业板股票涨幅过大,市盈率过高”。

【看有深度的财经报道 请添加“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i-caijing】

发布于 2025-05-24 01:05
收藏
1
上一篇:“两融展期”政策助力突破,解“卡脖”困境中小券商发展新篇章 下一篇:不同交易日国债逆回购手续费差异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