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管成合规刚需,却可能影响用户投资体验的微妙平衡
银行存管确实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合规的刚需。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互联网金融平台必须进行银行存管,以确保用户资金的安全和合规经营。
以下是银行存管对用户投资体验可能产生的影响:
1. "安全性提升":银行存管可以有效隔离平台资金,避免平台直接接触用户资金,从而降低用户资金被挪用的风险,增强用户对平台的信任。
2. "流程复杂化":银行存管通常需要用户在存管银行开设个人账户,并进行身份验证等操作,这可能会增加用户投资流程的复杂性,降低用户体验。
3. "提现速度可能变慢":由于银行存管涉及银行和平台的资金清算流程,提现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可能会影响用户的资金流动性。
4. "费用增加":银行存管服务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可能会转嫁给用户,从而影响用户的投资成本。
5. "用户体验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平台通过优化银行存管流程,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高提现效率,来提升用户体验。
总体来说,虽然银行存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户投资体验,但其带来的资金安全性和合规性是值得用户牺牲部分体验去换取的。平台和银行应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提升用户的投资体验。
相关内容:
作者: 罗浩杰 图片来源: 达志
2016年是P2P网贷的规范年,以“国字头”互金协会成立、全国互金整治行动等引领的监管重拳在频频出击,无不彰显了监管层对于规范互金行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P2P行业洗牌开始步入洗牌深水期。在上海、深圳、北京纷纷宣布暂停备案注册带有“互联网金融服务”字眼的企业登记之后,行业新增平台增速明显放缓,有地区甚至出现零增长。因此,行业洗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就等同于存量淘汰,甚至倒逼着一些平台开始主动停业,而且主动停业在问题平台占比当中有大幅上升趋势,一时间良性退出蔚然成风。如此,在新增平台大幅放缓之后,行业洗牌已提前步入深水期,而随着全国互金整治行动的不断深入,笔者相信,行业洗牌会不留死角进行得更加彻底。
虽然说,良性退出值得推崇,但仍不免有个别问题平台藏得够深,成为了随时能爆破的惊天雷。那么,投资者该怎样避免踩雷呢?
资金必须进行第三方托管或者银行存管!
资金必须进行第三方托管或者银行存管!!
资金必须进行第三方托管或者银行存管!!!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尽管有的平台在对外宣传的时候一直坚称自己有第三方资金托管,但是甭管人家说得如何天花乱坠,自己上平台注册个账户,如果在注册的过程,没有跳转到第三方支付机构或者银行页面,让你注册(或者登陆)账号的,说明危机在逐渐向你逼近。也就是说,进行了第三方资金存管或者银行存管的平台,你要有两个账号,一个是平台账号、第三方(银行)账号,密码也同样有两套。
还是来科普一下,事实上资金存管是在证券行业中诞生并成熟起来的。在实施资金存管之前,证券公司可以直接挪用用户资金而没有任何束缚,此种风险之大可想而知。鉴于此,监管层才命令要求证券行业客户资金必须统一由商业银行存管。在这种存管模式下,证券公司只负责客户证券交易的管理,资金结算与管理则交由银行负责。这样,就从根源上杜绝了客户集资被擅自动用甚至卷款跑路的风险,从而更好地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
将其推而广之,应用在新兴的P2P行业上,这显然是很有必要的。这个举措,真正令P2P回归到信息服务中介的本质,更能引导平台真抓实干,抓风控、抓技术、抓资产端建设,以实力赢市场。因此,资金存管也被公认为规范行业发展的一个有效举措。
第三方机构资金存管和银行存管这两种模式 各有优劣
首先,还是有必要搞清楚存管与托管有本质区别。资金存管一般针对交易过程当中的资金清算,而资金托管则包括又不限于资金清算,资产保管、投资监督、财务报告、保存纪录等也在其服务范围当中。资金存管,银行对平台客户资金在交易过程当中,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监督职责,为的是确保平台客户资金和自身资金分账管理,在撮合借贷交易的过程中平台不能直接接触到客户资金,此举可以保证客户资金在交付过程的安全性。资金托管则不同,它不但要兼顾安全性,有时候还要兼顾投资的收益性,当然如果是一般的储蓄类资金托管则,收益性也兼顾不到那里去,毕竟银行利率普遍都这么低。
其次,资金存管,目前一般分为第三方资金存管(一般为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资金存管两种。有人提出,未来或许可以结合两者优势,以“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方式进行资金存管。可见 ,这两种方式,各有千秋。
第三,第三方资金存管,是目前行业采取的普遍做法,为什么呢?因为技术要求没有那么银行系统那么苛刻 ,因此其成本更低,而且用户体验也相对较好,尤其是可以对接不同银行不同账户;而银行存管,也就是银行独立提供的资金存管服务,出于安全性考虑,其技术要求当然也就更高,所以该模式在安全性高的同时成本也就更高,当然在用户体验上或许会有局限性而略输第三方资金存管模式。两者相较,各有优劣。当然,平台要进行银行资金存管是监管的硬性要求,所以银行资金存管将是未来行业的基本规范,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仍采取第三方资金存管的实力平台也正在向银行存管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