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央行国债借入,深度解读国债收益率的波动机制
央行国债借入是指中央银行(央行)通过发行国债(即国家债券)来借入资金的一种方式。国债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工具,通常期限较长,具有较低的风险,因为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其信用等级非常高。
以下是关于央行国债借入和国债收益率浮动的详细解读:
### 央行国债借入
1. "目的":央行通过国债借入资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在经济增长过快时,央行可能会通过发行国债吸收过多流动性,以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增长放缓时,央行可能会通过购买国债来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2. "过程":央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国债,吸引投资者购买。投资者购买国债后,政府会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并在到期时偿还本金。
3. "影响":央行国债借入会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利率水平。当央行发行大量国债时,可能会导致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增加,从而推高利率。
### 国债收益率浮动
国债收益率是指投资者购买国债所能获得的回报率,它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呈现波动:
1. "供求关系":国债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国债收益率的关键因素。当国债需求增加时,收益率会下降;反之,当国债需求减少时,收益率会上升。
2. "市场利率":市场利率的变化会影响国债收益率。当市场利率上升时,
相关内容:
我来用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和你讲明白什么是央行国债借入。首先近年来一直是利率下行的大周期,利率下跌就意味着债市上涨。原理是这样,因为原本假如你持有一张债券,它的收益率假设是5%,但是降息后新的债券收益率只有4%了。因为降息了,大家自然就都会去买之前的5%收益的债券,这就会推动了之前这张债券的价格越炒越高。因为买的人多了价格就越来越高。

最近债市就是这样,大家一窝蜂的都在买长期国债,因为现在钱也没什么好放的地方,而且利率一直在跌,不如买最久的国债锁定收益。这么多人买,这就使得30年期、10年期国债价格双双创了历史新高。你可能会觉得创新高不是好事吗?实则不然,债券价格的大涨会带来债券收益率的下降。
原理也很简单,假设你花100块买了张债券,到期后你能收到105元,那么这张债券的收益率就是5%,现在这张债券是价格100元,收益5%。如果你以100块钱转手卖给别人,那么它什么都不会变。

但是假如现在有好多人都想买你这张债券,供不应求了,那么你就可以涨价卖。比如按102卖给别人,那么买的那个人花了102元,但是到期以后的收益不会变的还是105元。所以这张债券的收益率就只有(105-102)/102=2.9%了。而它的价格从100涨到102,发生了上涨。

所以债市越火热,买的人越多,把它价格抬的越高,那么收益率只会越低。这道理很简单,赚的钱的金额是固定的,买的人越多,成本价越高,收益率肯定越低了。所以近期十年期、三十年期长债收益率都迎来了大跌。三十年期的税率从年初的百分之二点八三一路跌到了百分之二点四六。

于是央行连着发出了九次警告,告诉市场别买了,长期国债税率不能跌破百分之二点五。
问题又来了,央行为什么要限制长债税率?
·第一点,一个国家的长期国债税率是可以直接反映国家经济增长预期的。长债税率大跌就意味着你是看空我们的经济,央行还能不出手吗?

·第二点,很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是大量持有债券的,银行的r级别理财大部分都是买的债券。现在大家一国风全在买,直接买出了历史新高,这个风险其实是非常大的。如果降级的预期改变,债市迎来大跌,很可能直接引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所以央行势必要下场干预了。
不过警告发了几次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央妈这次直接进场了,他是希望让长债的价格降一点,直接增加供应就好了。于是他从一级交易商,你可以理解为发行部门从那里去借入国债,然后拿到二级市场中去卖掉,等于增加了市场中债券的供应数量,从而降低债券价格。

他为什么要去借?因为根据目前的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是不允许直接在一级市场中买国债的,所以他需要去先借再卖。这波操作带来的影响就是这轮债市的大牛市可能要暂停了,一些债基近期可能会迎来回调。

不过我来预测回调也只是暂时的,因为我们近期的主基调还是降息的,就还是利好债市的。央行的下跌只会让债市涨得没有那么快,并不会改变整个市场的根本情态。
所以你看到整个债市的逻辑了吗?这经济学就是这样,搞明白它底层逻辑以后,价格的涨跌无非就是供求关系的强弱。
我是张辽,专注分析各类商业逻辑,感谢你的关注,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