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MLF、LPR、OMO、逆回购,揭秘这些金融术语的真正含义
当然,这些都是中国货币市场和政策工具的术语,以下是它们的解释:
1. "MLF(麻辣粉)":
- 全称:中期借贷便利。
- 解释:是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一种中期基础货币投放工具,通过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方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MLF的期限通常为3个月到1年,目的是稳定金融市场流动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 解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发布的各期限贷款基础利率,是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重要参考基准。
- 目的: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的灵活性和市场化程度。
3. "OMO(公开市场操作)":
- 解释: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或金融债券,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 目的:通过调整短期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利率水平。
4. "逆回购":
- 解释:逆回购是中央银行通过回购操作从市场购买债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按约定的价格将该债券卖回给卖家的交易。这是中央银行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 目的:逆回购操作可以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降低市场利率。
这些工具都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持金融
相关内容:
MLF(麻辣粉?)、LPR、OMO、逆回购都是啥意思?看新闻都看不懂?
今天继续分享几个小知识点干货,快收藏记下来。

▶MLF:
大家爱叫它“麻辣粉”。英文名“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即中期借贷便利。MLF可以简单理解为央行向商业银行、政策银行发放的贷款。
商业银行想放贷,就要有资金流入,流入的资金不仅仅是各种存款,也可以向央行借。商业银行通过MLF向央行借款的时候,需要提供一定的担保品。MLF合格的担保品主要为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地方债、高等级的信用债和小微、绿色和“三农”金融债等。MLF的借款期限不长,通常为3个月、6个月或1年。但央妈对资金用途有要求,引导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MLF借款到期的时候,也不一定马上就还,银行也可以和央妈约定新的利率进行续做。一般是每个月15日进行MLF到期续作。比如上面新闻报道,央行开展3000亿元的MLF操作,利率与前期相同。而由于当月有4010亿元MLF操作到期,因此本次MLF操作为缩量续做,并非新发行。▶LPR:我们更关心这个,是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的简称,先由全国20家有代表性的银行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贷款利率报价,之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取算术平均值。如果不是整0.05,就向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计算得出LPR,作为市场上的贷款利率。现行的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我们房贷一般年数较长在25年甚至30年,所以是根据5年期LPR加点得来的。最近5年的LPR如下图。(来源:货币网)
20家代表性银行如下图。

▶OMO:open market operations,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调整市场货币量、流动性的一种方式。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向市场买入有价证券来释放货币量,或向市场卖出有价证券来收回货币量。
正逆回购是央行公开操作的一种方式。
▶正回购:央行借入钱,借出有价证券。对于央行来说,减少市场资金流动性。▶逆回购:央行借出钱,借入有价证券。对于央行来说,能向市场释放资金、增加流动性。ps:可以这样理解。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回购就是自己发行的股票,自己花钱买回来。对于央行来说,回购是把自己印出并发行的钱,用有价证券抵押买回来,减少流动性、货币紧缩。简单来记,逆回购就是央行花钱买入有价证券抵押,把钱投放流入市场,用来增加货币流动性,刺激经济。
总结一下:
MLF:商业银行向央行借钱的利率。
LPR:贷款基础利率,和我们房贷密切相关的是5年期LPF。
OMO:公开市场操作,比如央行通过逆回购释放资金流动性。
看到这,希望关注我下、点赞、转发,让我更有动力创作/唠叨,谢谢!就说这么多吧,还是那两句话:
①永远不要预测市场,因为没人能预测!②越是去全球化,越是需要全球配置!尤其是近几年。
相关文章可以看我这篇《年化10%的全天候策略,是躺平之策吗?》一、基金套利美元债LOF套利,溢价率4.65%。继续套利。

9月2日本周低温。
格雷厄姆指数:2.99。10年期国债收益率:2.17%。
三、定投美股、黄金小额定投,主要是为了保持关注度、确保一定的分散配置。最近美股有一定回调,如果继续回调,会适时增加买入。四、可转债打新暂无打新。注意:本文内容为个人经验总结记录,过去不代表未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闲钱理财、拒绝杠杆。
往期内容:
《到底怎么选基金?一定要看这几点!全是干货》基金小白必看。
《美股大跌!下半年何去何从?》
《年化10%的全天候策略,是躺平之策吗?》
《曾经无人问津的红利指数,性价比堪比黄金!》
《活久见!暴涨、暴跌、又暴涨!》
《套娃?纳斯达克VS纳斯达克100》
《标普500跌了8%,现在能不能买?》
《同样是增长,股市底部和GDP增速有啥关系?》
《惊呆了,成交额不到5000亿,到底怎么了?》
《曾经的大A有多猛?标普500都要怕!现在竟没人玩了!》
《我们又双叒叕被牛市包围了?你管这叫“巨震”?》
《老乡别走!终于有个像样的反弹》
《养基多年,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竟然是?》
《最近可转债打新较多,一定不能错过的羊毛!》
《一只猴子,刷爆A股。》
《大盘2900,但个股2600!》
《银行狂嗨,白酒、医疗大跌!》
《傻眼了。投资100万,亏了99万》
《标普500仅差0.6%就创新高!》
《什么?银行股又新高了?》
《再次!不足5000亿,但还要买》
《突破6000亿。白酒大涨,银行大跌,要变天了?》
《今天都嘻嘻,银行不嘻嘻》
《干货!CPI、PPI、MPI都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