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秒送上线,仅收5%佣金!面对收30%佣金的美团,这样回应业界关注
京东秒送上线,提供5%的佣金,这对于商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条件。面对这样的竞争,美团作为国内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可能会采取以下几种回应策略:
1. "价格战策略":美团可能会宣布降低佣金比例,以吸引更多商家加入,比如降低至4%或更低,以此来应对京东的5%佣金。
2. "差异化服务":美团可能会强调自己的服务优势,比如更广泛的配送网络、更高效的物流系统、更完善的售后服务等,以此来吸引商家和消费者。
3. "合作共赢":美团可能会提出与商家共同发展的策略,比如提供更多的流量支持、营销推广资源等,以增加商家的收入。
4. "强化品牌形象":美团可能会强调其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认为即使佣金比例略高,但能带来更多的订单和收入。
5. "策略调整":美团可能会根据自身业务策略和市场反馈,对佣金比例进行动态调整,以保持竞争力。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回应示例:
“京东秒送的5%佣金确实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条件,但美团作为行业领导者,我们始终坚持以用户和商家为中心,提供全面的服务和资源。我们的佣金比例虽然略高,但我们在配送效率、用户体验、商家支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们相信,与美团合作,商家不仅能获得合理的收入,还能享受到更多的增值服务。美团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一个共赢的生态,与所有合作伙伴共同
相关内容:
2025刚开年,一场外卖江湖的“佣金大战”就拉开帷幕。刘强东带着京东强势杀入,美团连夜摔杯回应!谁在割韭菜?谁在真让利?这场商家、消费者和资本的多方博弈,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有利可图吗?能不能薅到羊毛......

京东的“温柔一刀”:5%佣金+全年免佣,商家狂喜?
2月11日,京东高调宣布外卖业务(京东秒送)上线,同时祭出两大杀手锏:
- 全年免佣金: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品质堂食餐饮商家”,全年0佣金。
- “只抽5%”的旗号:网传京东佣金率低至5%,远低于美团“30%高佣”传言,尽管实际费率或与美团相近(6%-8%),但舆论战已先声夺人。
京东外卖直接嵌入京东App首页“秒送”专区,主推瑞幸、绝味鸭脖等连锁品牌,配送由130万达达骑手承接,打出“最快9分钟送达”标语,甚至推出“9.9元免运费喝瑞幸”的薅羊毛神活动。

商家心声:
“美团抽成占利润近三成,再低5%都是救命钱!”一位麻辣烫店主坦言。
连锁品牌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曾公开吐槽:“餐饮行业不赚钱,平台利润却大得不得了!”
天下苦美久矣,京东的入局,能否让商家看到新希望?
美团的反击:30%高佣是谣言?我们才收6%-8%!
面对京东的攻势,美团火速回应:
- 辟谣“30%高佣”:称实际佣金率为6%-8%,所谓“30%”是误解,平台费用包含技术服务费和履约费(仅限使用美团配送的商家)。
- 秀肌肉稳军心:2024年投入212亿研发资金,无人机配送覆盖景区、写字楼,闪电仓突破3万个,“地空一体”配送体系碾压同行。
此外,美团可能因为京东的入局感到压力,有传言称他们准备降低佣金应对,但尚未得到证实。

消费者实测:同一份套餐在京东标价更高,叠加优惠后美团反而更便宜。京东外卖起步时间不久,目前接入的商家不算多,且从价格上看,并不具备绝对优势。
网友神评:“美团:我抽6%!京东:我抽5%!商家:你们倒是打啊!消费者:毛在哪里?”
消费者:薅羊毛还是当韭菜?
这场“佣金大战”中,消费者看似坐收渔利,实则暗藏玄机:
- 价格迷局:北京某餐厅套餐在京东标价44元(含运费),美团叠加优惠后仅33元,价格迷雾看不清楚,我们理想中的羊毛没有出现。
- 选择权博弈:京东初期以连锁品牌为主,中小商家稀缺;美团品类齐全但补贴缩水。用户吐槽:“我想吃楼下面馆,但京东只有瑞幸和汉堡王!”

行业震荡:第三大平台要来了?
京东的入局,被视作搅动外卖江湖的“鲶鱼”:
- 资本算盘:京东真正目标是拓展同城即时配送,外卖只是跳板,未来或发力医药、生鲜等全品类“分钟级送达”。
- 格局之变:美团、饿了么合计占90%市场,京东短期难撼动,但若持续低价策略,或在下沉市场撕开缺口。
- 商家觉醒:多平台入驻成趋势,“谁抽成低就跟谁混”成为共识,倒逼行业佣金透明化。
京东会不会打破外卖行业的僵局呢?也许只是第三大平台而已,毕竟外卖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没有颠覆性创新,也就只是分享一部分市场罢了。
结语:这场大战,没有输家?
京东的“5%佣金”是噱头还是诚意?美团的“6%-8%”是真相还是话术?
答案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
- 商家:多一个平台,多一条活路。
- 消费者:多一次比价,多一份实惠。
- 行业:多一场竞争,多一次进化。
正如网友所说:“外卖自由,从来不是靠平台良心,而是靠资本互撕!”这场大战,你看好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