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利率持续攀升,逆回购操作有望重返市场焦点
隔夜利率持续上行,通常意味着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增加,或者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紧。在这种情况下,逆回购作为一种短期资金调节工具,有望再次在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逆回购,即正回购的相反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向市场卖出短期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买回这些债券,从而向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以下是逆回购可能再次出现在市场的一些原因和影响:
1. "市场流动性调节":当市场流动性紧张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资金紧张状况。
2. "稳定市场利率":逆回购操作有助于稳定短期利率,尤其是隔夜利率。当隔夜利率过高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通过逆回购操作降低利率,防止其进一步上行。
3. "引导市场预期":逆回购操作也体现了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走势的预期和调控意图,有助于引导市场预期。
4. "促进金融稳定":在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时,逆回购操作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
5. "短期资金成本上升":虽然逆回购有助于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短期资金成本上升,对一些短期融资需求较大的机构或个人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总之,隔夜利率持续上行时,逆回购有望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然而,具体操作和效果还需根据中央银行的调控策略和市场实际情况
相关内容:
上周五以来,隔夜利率出现大幅上行,4个交易日内累计上行接近80个基点。与之相对应的是,本月以来,央行持续暂停逆回购操作,未进行相应对冲。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隔夜资金利率上行,与“双11”在途资金规模较大、临近月中缴税期、市场预期等因素有关,预计进入缴税高峰期后,央行有可能重启逆回购,对冲资金扰动。
“双11”形成资金扰动
11月初,央行下调MLF利率5个基点,给市场留足了“宽松”想象空间,但在包括“双11”、缴税等多重因素扰动下,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出现大幅上行,从11月8日的1.9%大幅上行至昨日的2.67%。
“受‘双11’影响,居民网购导致在途资金规模较大,一定程度上对资金面造成冲击,加之临近月中缴税期,而CPI持续上行、货币政策保持较强定力,使得市场对未来资金面的预期有所收紧。”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
事实上,很多分析人士观察到,今年以来隔夜利率波动幅度较大。“今年超储率波动较大,导致隔夜利率波动提高,在月初显著回落,临近税期又会明显回升。”兴业研究宏观分析师郭于玮表示,近期隔夜利率波幅并未超过跨季时点。
本月以来,在流动性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央行持续暂停逆回购,对于近期的隔夜利率上行也未进行对冲。郭于玮分析,11月不是缴税大月,而且央行已经在月初流动性较为充裕时进行了MLF投放,因此没有进行逆回购操作。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资金面近期边际趋紧,与央行长停逆回购有关。“隔夜利率上行代表资金面边际趋紧,央行持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基础货币自然消耗,资金面就可能会边际趋紧。”江海证券资管部研究主管吉灵浩表示。
逆回购操作有望重启
今天是缴税截止日,资金面将面临一定扰动。多位分析人士均认为,11月并非缴税大月,资金扰动并不大,但为防止资金面出现大幅波动,届时央行可能重启逆回购。“缴税截止日附近,央行可能开展逆回购操作熨平流动性。”郭于玮判断。
“15日是缴税截止日,所以近期很少有人出隔夜资金。”某银行资管部交易员表示,虽然央行持续暂停逆回购,但是整个11月资金面整体偏宽松,只是近几个交易日,隔夜资金有点紧俏,但相比跨季时点还是好很多。
吉灵浩也表示,近期资金面总体保持在松紧适度的区间内,考虑到这一点,央行近期持续暂停逆回购,而且确实现在资金利率每天上午紧一点,下午就松下来,没有紧到非要放钱不可的程度。
对于近期的隔夜利率上行,王一峰认为,这种现象只是阶段性的,主要受到“双11”和税期临近的影响,并未形成趋势性上行态势。10月末的财政支出对市场流动性形成较好补充,流动性总量是合理充裕的,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也在情理之中。
他认为,流动性有望平稳度过税期。11月并非传统缴税大月,财政存款在当月会出现负增长,这对流动性是利好。随着月中缴税的来临,预计央行还是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