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在即,防范异常交易风险,三措并举保驾护航
科创板开市在即,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创新,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为了规避异常交易风险,确保市场平稳运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好:
1. 加强投资者教育
投资者教育是防范异常交易风险的基础。监管部门和券商应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普及科创板相关知识,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具体措施包括:
(1)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如讲座、培训、宣传等,普及科创板交易规则、风险提示等。
(2)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测评,引导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
(3)强化投资者诚信教育,倡导理性投资,反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2. 完善监管机制
监管部门应完善科创板监管机制,加强对市场交易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交易行为。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健全异常交易监测系统,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监管效率。
(2)加强信息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
(3)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3. 强化自律管理
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场主体应加强自律管理,提高合规意识,切实履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职责。具体措施包括:
(1)加强内部合规管理,建立健全合规制度,确保业务合规开展。
(2)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根据投资者
相关内容:
其中,被认定为异常交易行为的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虚假申报,以引诱或者误导其他投资者的交易决策;二是拉抬打压,导致股票交易价格明显上涨(下跌)的;三是维持股票交易价格或者交易量;四是自买自卖或者互为对手方交易,影响股票交易价格或者交易量的;五是严重异常波动股票申报速率异常;六是违反法律法规或者上交所业务规则的其他异常交易行为。
“为规避异常交易风险,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中邮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研究官尚震宇7月17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要遵纪守法自律,对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行为,防微杜渐;其次,要对风险有所预研预判,从而在风险发生时,可以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最后,要做好账户管理,控制好仓位,防止盘中打压、虚假申报、高买低卖等情况的发生。
值得关注的是,《细则》中明确了异常交易行为的监管尺度。
投资者实施异常交易行为的,上交所将依据相关制度采取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对于反复连续实施异常交易、涉嫌参与过度炒作和市场操纵等情形的,上交所将予以从严监管;对于会员未适当履行客户交易行为管理职责的,上交所将对其采取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
在尚震宇看来,科创板作为以机构投者为主导的市场,交易前五日不设涨跌幅,之后每日涨跌幅20%,市场风险确实较大。
但该制度有利于建立一个不同于传统A股传统板块“散户市”的机构投资者定价市场,从而加速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在谈及压实异常交易行为的监管意义时,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顾慧君7月17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虚假申报为例,某些庄家和机构为了实现自己拉抬股价的目的,会发出很多带撤销指令的虚假买单诱导股价上升,使得股价偏离正常的区间,对市场造成干扰。辨别和打击异常交易行为,是维护科创板正常运转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当然之举。
尚震宇表示,压实异常交易行为的监管具有重大意义,是对正常市场秩序的有效维护,是市场活跃繁荣的有力保障。强力监管异常交易行为,形成对市场的威慑,是对完善市场环境建设的有效保护。(记者 孟 珂)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