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座万达广场大清仓揭秘,王健林“壮士断腕”自救之路能走多远?

48座万达广场大清仓揭秘,王健林“壮士断腕”自救之路能走多远?"/

万达广场的大甩卖背后,实际上反映了万达集团在经历了高速扩张后所面临的财务压力和转型挑战。王健林此次采取的“断腕式”自救措施,即通过出售资产来缓解债务压力,以下是对这一策略的分析:
1. "背景分析": - 万达集团在王健林的领导下,曾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之一,拥有大量的万达广场资产。 - 由于过去几年在海外投资和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扩张,万达集团积累了大量的债务。 - 2017年,王健林宣布了“去地产化”的战略,开始大规模出售资产,以减少负债和调整业务结构。
2. "大甩卖的具体措施": - 万达广场的出售是王健林“断腕式”自救的一部分,通过出售部分万达广场来筹集资金。 - 这些出售通常以较低的价格进行,以快速回笼资金。
3. "自救的效果与挑战": - "短期效果":通过出售资产,万达可以迅速减少负债,缓解财务压力,保持公司的流动性。 - "长期挑战":频繁出售资产可能会影响万达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同时,过度依赖出售资产也可能导致公司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 "转型压力":万达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替代传统商业地产业务,这可能需要时间和资源。
4. "未来展望": - 万达的“

相关内容:

万达再出售万达广场,此次是大规模、力度惊人,数量或超过去两年总和。5月26日,“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的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的位置。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近日信息显示,已批准太盟珠海、高和丰德等经营者收购北京银河万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48家公司股权案。

面对此次资产处置,万达集团未作任何官方回应。

在去年3月底引入太盟集团等投资人600亿元投资后,万达为何还一直处于“卖卖卖”中?更耐人寻味的是,此次接盘方几乎都是万达的“老熟人”,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资产包“肥瘦搭配”

据了解,此次资产包收购主体分别为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保险,直接或通过其各自关联方共同设立合营企业,并通过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直接或间接持有的48家目标公司的100%股权。

截图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交易前,大连万达直接或间接持有目标公司100%股权,单独控制目标公司。交易后,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与阳光人寿将共同控制合营企业,合营企业将持有目标公司100%股权。

据了解,这48家目标公司分别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东莞、南宁、西安、厦门、杭州、南京、武汉、哈尔滨、南宁、石家庄、福州、榆林、绍兴、绵阳、莆田、宜宾、晋中、齐齐哈尔等多个城市的万达广场项目。

既有一、二线城市资产,也有三、四线城市项目。

“从资产包构成来看,本次交易呈现出典型的‘肥瘦搭配’特征。”在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看来,既包含一线及强二线城市的核心商业资产,也涵盖了部分低能级城市的项目。这种组合式打包出售是大型资产交易的常见策略——若单独出售优质资产将影响卖方整体收益,而买方通常更青睐保值性强的资产。从这次交易来看,双方各取所需。

张宏伟指出,对万达而言,此次资产处置实现了三重目标:一是快速回笼资金缓解短期债务压力,二是为企业日常运营注入流动性,三是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实现轻装上阵。对于接盘方联合资本而言,抄底了一波优质资产。

“现阶段,断臂求生不是一件坏事。”张宏伟如此评价道。

王健林还有多少“底牌”?

事实上,万达广场的“卖卖卖”早已不是新闻。过去两年来,万达已出售多个万达广场项目,新华保险、阳光保险、大家人寿等险资为主要接盘方。

2023年、2024年,上海金山万达广场、广州萝岗万达广场、湖州万达广场、太仓万达广场、厦门殿前万达广场、呼和浩特万达广场、海口万达广场、福州白湖亭万达广场、合肥万达广场、宜春万达广场、烟台芝罘万达广场、北京万达广场等均发生股权变更。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万达出售超过30座万达广场。

今年1-2月份,位于宣城、铜陵、安阳、四平、扬州的5座万达广场,也被新华保险旗下的坤华股权投资先后收购。

万达广场还剩多少?万达官网显示,截至2023年底,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7座城市开业498座万达广场。珠海万达商管集团2024年年会曾透露,当年新开业万达广场25个。

而这场持续两年多的资产处置大戏,正在慢慢改写中国商业地产的格局版图。

“老友记”背后的资本棋局

细数此次接盘方阵容,几乎都是万达的“老熟人”——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保险,与万达有着千丝万缕的资本纠葛。

太盟珠海背后站着太盟投资集团。为了解决流动性危机,2023年12月12日,太盟集团与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共同宣布签署投资框架协议,对珠海万达商管进行股权重组。按照协议,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太盟等投资人持股60%。

这场“救命钱”交易在次年3月30日正式落地,太盟集团、中信资本、Ares Management旗下基金(Ares)、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旗下全资子公司Platinum Peony和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在大连正式签署投资协议,联合向大连新达盟投资约600亿元,合计持股60%,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

腾讯控股的身份更为特殊——不仅战略投资过万达商管集团,还是珠海万达商管对赌协议中的22家战投方之一。京东潘达背后的京东集团,同样与万达商管集团有过战略投资的“前缘”。至于阳光人寿保险,更是万达广场的“老主顾”,此前已陆续“吃下”合肥、东莞、湖州等多地的万达广场项目。

还有阳光人寿保险,此前已经收购多个万达广场,诸如位于合肥、东莞、湖州、广州等地的项目。

令人费解的是,明明已经拿到600亿元输血,万达为何还在继续“卖血求生”?张宏伟分析称,从逻辑上来看,存在以资抵债的可能性,但是还需要看具体条款,这次交易与此前的对赌协议是否有直接的关联。

除了失去对珠海万达商管的绝对控制权、旗下万达广场接连易主外,万达还减持了万达电影股权,多家子公司更是频频遭遇股权冻结。

如今的万达,日子仍不太好过。

张宏伟指出,这次48座万达广场的打包出售,也折射出当前民营房企面临的融资困境:公开市场融资渠道仍然受限,行业融资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段文平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贾宁

发布于 2025-05-27 14:20
收藏
1
上一篇:北京证券公司最新名单,盘点京城知名证券机构一览 下一篇:中国银河股价下跌1.97%,所属非银金融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8.28亿元引发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