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盈利增速领先业界,投资潜力凸显

宁波银行盈利增速领先业界,投资潜力凸显"/

宁波银行盈利增速领跑同行,凸显其投资价值,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业绩表现":宁波银行盈利增速领先同行,说明该银行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具有优势。良好的业绩表现往往能够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2. "行业地位":宁波银行作为一家区域性银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领跑同行,表明其在同业中的地位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 "业务结构":宁波银行在业务结构上可能具有独特的优势,如零售业务、中小企业业务等,这些业务领域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为银行带来了稳定的盈利增长。
4. "风险管理":宁波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良好,能够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率,降低风险成本,从而保证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
5. "政策支持":宁波银行所在地区可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等,这些因素也有助于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
6. "投资价值":宁波银行盈利增速领跑同行,凸显其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a. "基本面分析":关注宁波银行的财务报表,如净利润、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评估其盈利能力和风险状况。
b. "估值分析":对比同行业其他银行,分析宁波银行的估值水平,判断其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c. "政策环境":关注国家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及宁波银行所在地区的

相关内容:

5-07-20 01:14 投资者报 显示图片

得益于“盈利渠道拓展,营销模式升级,不良资产严控”,宁波银行盈利增速超预期,中间业务收入耀眼亦成为新利润增长点,这使得其投资价值明显优于其他众多银行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在经济增速放缓、不良贷款反弹、利率市场化的多重夹击下,上市银行业绩下滑早有预期,但是宁波银行等最先开始转型的一批城商行逆势增长,成为银行整体低迷中一抹亮色。

今年一季度,宁波银行以16.6%的利润增速领跑于除南京银行外所有的上市银行。

时至今日,对资产质量的担忧仍然是制约银行估值的一大核心要素,而宁波银行的不良率已经连续五个季度没有上升。

去年年底,宁波银行完成了定向增发,大幅补充了资本金,同时还公告了优先股以及二级资本债发行计划,能够支持公司未来三年发展的资本金需求。

在券商分析师看来,宁波银行盈利增速超预期,影响利润的关键指标也纷纷在好转,公司投资价值开始凸显。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宁波银行获得《投资者报》第二届最佳银行评选之“最具投资价值银行”奖项。

公司盈利增速领跑

尽管银行业整体利润增速持续下降,少数几家转型较快的中小银行却在一季度表现抢眼。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净利润增速均有10%以上的增长,其中宁波银行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7.52亿元,同比增长16.6%,排名高居第二。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宁波银行2014年盈利超预期。去年,宁波银行实现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16%,远远高于银行整体增长幅度。

宁波银行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2014年度及2015年一季度实现盈利增长,资产质量改善,得益于“拓展盈利渠道,升级营销模式,严控不良资产”。同时,非宁波区域的分行盈利总量首次超过宁波地区,已占其盈利的55%以上。

受互联网金融冲击,银行存款搬家现象严重,但宁波银行一季度存款环比却增长14%,其中零售存款环比增长18%。主要受益于公司在宁波地区的客户基础仍较其他同区域竞争对手更为稳固,借力白领通等产品培育零售业务、加大社区支行发展和网点转型对存款拉动作用逐渐体现。

东北证券分析师唐亚韫乐观预测,由于机制灵活,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宁波银行有望保持比股份制银行更快的增长速度。

资产质量振奋人心

由于宏观经济下行,资产质量恶化一直是压在银行头上的一把利剑,但是宁波银行等少数银行压力开始逐渐消解。

2015年一季度末,宁波银行不良率0.89%,环比连续五个季度持平,这是16家上市银行中唯一不良率较年初没有上升的银行,也是不良率第二低的上市银行。

宁波银行的总部和分支机构很多处在近几年不良高发的江浙地区,但是公司不良率持平,远低于浙江银行业的不良率平均水平,可见宁波银行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市场判断能力。2014年年末,宁波银行贷款拨备率为2.53%,比年初上升0.2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2014年末及2015年一季度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85.17%和284.34%。

中信建投分析师杨荣认为,资产质量好转主要得益于区域经济优势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保障。截至2014年年底,宁波地区实现GDP约为7129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约为8%,经济运行延续“平稳缓升”态势。此外,宁波作为我国东海之滨的重要港口城市,当地经济外向程度高,因而受外需波动影响更大。未来随着海外经济复苏,公司客户盈利能力持续回升,资产质量将会进一步改善。

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也认为,宁波银行资产质量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不良贷款有望见顶回落。年报数据显示,加快核销后,2014年四季度不良贷款净形成率环比下降38bps至0.53%,去年四季度核销和转出仅有1.9亿元。长三角资产质量问题暴露最早,意味着不良资产质量可能最先见顶。

国金证券在报告中更是态度鲜明地指出“宁波银行资产质量最是振奋人心”。在本轮周期中,浙江地区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爆发,至今已有3-4 年。作为上市银行中浙江地区资产规模占比最高、风险敞口最大的唯一样本,宁波银行优异的资产质量表现预示着当前中国资产质量问题的重灾区浙江地区的不良暴露可能已进入尾声。

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加剧的挑战下,上市城商行加快战略转型,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助力业绩增长。

中间业务收入是众多银行的选择及突破点。《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宁波银行在发力中间业务收入时,着力发展以资产托管、贸易金融、新兴支付结算业务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务。由于这些业务很少占用资本而受到不少城商行的青睐。

在宁波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业务中, 2014年手续费以及佣金净收入24.85亿元,同比增长53.46%,占比上升至18.57%,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托管类业务收入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235.57%,主要受益于证券、基金托管业务收入增长较快;担保类业务收入为1.23亿元,同比增长59.67%,主要是银行保函业务收入增长较快。银行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8%,主要是银行卡结算业务收入增加。

今年一季度,宁波银行实现手续费净收入8.17亿元,保持了27.26%增长。公司季报中虽没有公布手续费净收入的构成,但《投资者报》记者预计与2014年度的情况类似,代理类、托管类和投行类等新业务发展良好。2015 年一季度末,手续费净收入占比达到 18.57%,手续费净收入占比持续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银行尽管中间业务等收入增长耀眼,但是去年整个公司的成本收入比这一指标却维持了下降趋势。2015年一季度,宁波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为29.99%,继续下降了1.58个百分点。这也是宁波银行具备较高投资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布于 2025-05-27 15:28
收藏
1
上一篇:东海证券力挺宁波银行,权威评级给予买入推荐 下一篇:新势力涌动!宁波绩优股在机构热捧下,是否依旧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