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股价变迁,从曾经的14元到如今的11元,珍惜当下价值几何?

平安银行股价变迁,从曾经的14元到如今的11元,珍惜当下价值几何?"/

平安银行作为一家知名的中资银行,其股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公司业绩以及市场情绪等。关于您提到的“曾经14块要珍惜,如今的11块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历史股价":如果平安银行的历史股价曾经达到14元,那么这可能是基于当时的市场预期、公司业绩或者行业前景等因素。当时投资者可能认为该股价反映了公司的价值。
2. "当前股价":现在股价降至11元,可能意味着市场对公司的看法有所变化。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 "业绩因素":如果平安银行的近期业绩不如预期,或者市场对其未来的盈利能力有所担忧,可能会导致股价下跌。 - "行业环境":银行业整体的环境变化,如监管政策、市场竞争等,也可能影响股价。 - "市场情绪":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也会影响股价,可能是由于市场对银行股的整体看法发生了改变。
3. "投资价值":对于投资者来说,重要的是评估当前股价是否反映了公司的真实价值。如果认为11元的股价是合理的,那么可以视为一个买入的机会;如果认为股价被低估,那么可能值得进一步关注。
4. "长期趋势":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平安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其发展潜力仍值得关注。投资者需要结合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前景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综合判断其长期投资价值。
总之,对于平安银行股价的变化,投资者

相关内容:

14块钱的平安银行,要珍惜。”

在2021年年报发布会上,平安银行管理层曾直言。

按照当时的逻辑,平安银行管理层的意思显然是:自家银行被市场大幅低估了。

毕竟,当时的平安银行发展势头迅猛,且银行被低估也是普遍现象。而每次年报发布,平安银行的股价似乎也是强势崛起。如2021年年报后,其股价收涨超5%,达14.57元每股。

然而,3年时间过去。14块的平安银行还未“珍惜”够,就迎来了“11块”时代。

那么,11块的平安银行,是不是更要好好珍惜了?

01

回溯过往,可以发现,平安银行股价自2021年起便进入了“跌跌不休”通道,特别是过去三年(2022-2025年),其股价累计跌幅超过60%,创合并以来最大跌幅。

其中,2024年,银行板块涨46.64%,工商银行涨44.77%,招商银行涨41.27%,平安银行却只涨24.6%。很显然,在2024年这波行情中,平安银行已明显掉队。

而从2025年到现在,平安银行股价仍旧持续下探,跌了1.54%,显著弱于同期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的表现。今年以来,银行板块指数涨2.71%,同梯队的招商银行涨了17.1%。

什么原因造成了平安银行股价震荡下行?

首先就是经营表现。

虽然在整体大环境都存较大确定性的前提下,很多银行经营压力都较为突出。但是在六大行以及头部股份行梯队中,还是鲜有银行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态势。

但平安银行却陷入如此窘境。

2024年年报显示,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66.95亿元,同比下降10.9%;净利润445.08亿元,同比下降4.2%。其中,营收同比跌幅在六大行以及12家股份行中位列首位。

造成平安银行营收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大幅下滑。截至2024年末,其利息净收入为934.2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0.8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241.1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8.07%。

当然,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滑是大多数银行面临的共性难题,但从六大行以及12家股份行的数据来看,平安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同比降幅依旧是妥妥“领先”。

营收盈利的双双下滑,势必使得市场对于其盈利能力产生担忧。投资信心受挫,波及股价,也是情理之中。

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其依然延续着“双降”、“双位数下滑”之势。截至报告期内,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09亿元,同比下降13.05%;实现净利润140.96亿元,同比下降5.6%。

另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2025年一季度,平安银行ROA、ROE分别为0.24%、2.8%;2024年一季度,其ROA、ROE则分别为0.26%、3.15%。另外,2025年一季度,其资本利润率为2.82%;在2024年一季度,其资本利润率为3.12%。


02

一向“高增长”的平安银行之所以进入下行通道,与其近年来零售大转型不无关系。

2024年,平安银行在资产端展开主动调整,选择压降高风险零售资产,以及加大对公业务及低风险抵押类贷款的投入。数据显示,该行2024年末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2.4%,个人贷款由于主动压降高风险业务,余额较上年末下降10.6%。

转型之下,从2024年来看,虽然零售条线对平安银行营收的贡献仍达48.6%,但其对净利润的贡献比例却大幅降至0.6%,较2023年大幅下降11.3个百分点,较2019年更是大幅下降60.5个百分点。

零售利润下滑的同时,风险也逐步暴露。2024年,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39%,连续四年上升。其中,2024年平安银行信用卡应收账款和消费性贷款的不良率分别为2.56%和1.35%,处于高位。且在2023-2024年平安银行零售条线计提的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591.31亿元和487.29亿元(2022的为457.56亿元),而远远高于批发金融条线的-0.63亿元和11.94亿元。

如此变动之下,市场怎无担忧?如平安银行所说,其是一家“以零售见长,以零售为主,带有科技基因”的银行。

不只其自身这么认为,市场也是如此认为。但是在零售转型调整的背景下,营收利润下滑,不良贷款增加、信用成本上升......一系列不确定性之下,市场心里没底,对其吸引力减弱,股价下跌也在所难免。


03

所以,11块的平安银行,或更需珍惜。

为什么?

好的方面来看。

资本市场表现,当前平安银行市盈率(PE)约4.75倍,市净率(PB)仅0.44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估值水平接近历史底部,尤其是市净率已跌破净资产,理论上存在估值修复的潜力。

且2024年,平安银行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8元(含税),以当前股价计算,股息率约为5.5%,高于多数银行股及理财产品收益率,对长期投资者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业务转型层面,虽然零售调整使得经营业绩下滑,但是从风险的角度来看,在主动压降高风险的资产业务后,平安银行2024年末的零售贷款、信用卡等业务的不良率均相比2024年三季度末呈现下降。

此外,按照平安银行当前的经营逻辑,“零售调整,对公补位”,其2024年以来落实对公大类资产投放策略,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加大实体经济领域的资产投放,对公业务取得长足进步。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末平安银行的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6069.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企业存款余额则达到22464.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同时,平安银行去年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等四大基础行业的贷款投放。

从某种角度来说,平安银行这种“刮骨疗毒”式的改革决心,也使得市场对其未来的成长性有着一定的期待。

如市场看多观点所呈现,低估值、高股息、风控稳健,叠加对公业务增长和零售修复预期,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但也有看空观点,即营收持续下滑、净息差压力未解、房地产风险未出清,短期内业绩难有反转动力。

但不论是看多还是看空,11块,还是要珍惜。

毕竟, 未来是向上还是向下,这个价格或许也犹如当初的14块一样,以后不多见了。

发布于 2025-05-28 19:48
收藏
1
上一篇:5月19日重磅解读,000001平安银行最新动态与未来展望 下一篇:揭秘中国平安,探究其问题根源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