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开户条件,缴存享补贴,贷款低息优惠!住房公积金制度红利惠及更多群体
近年来,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鼓励更多的人购房和改善居住条件,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纷纷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放宽开户条件、提供缴存补贴以及贷款低息等措施,让更多群体能够享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红利。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1. "放宽开户条件":
- 降低缴存门槛,允许更多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加入住房公积金制度。
- 简化开户手续,提供线上办理服务,方便群众快速开户。
2. "缴存有补贴":
- 对首次购房的职工,政府可能会提供一定的缴存补贴,减轻职工的购房压力。
- 对于低收入家庭,可以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3. "贷款享低息":
- 提供低息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通常低于商业贷款,减轻借款人的还款负担。
- 扩大贷款范围,不仅限于购房,也可以用于租房、大修自住住房等。
4. "提高贷款额度":
- 根据当地房价水平和职工收入水平,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
5. "简化贷款流程":
- 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缩短办理时间。
6. "拓宽使用范围":
- 允许使用住房公积金支付物业费、供暖费等生活费用,增加住房公积金的实用性。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扩大住房公积金
相关内容:
日前,刚领取务工工资的老胡来到衢州市公积金中心业务窗口,给自己缴存了住房公积金。“每个月给自己缴存1000元的住房公积金,存款利息比银行高,缴存满半年还能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真不错。”办理完业务,老胡一个劲说想不到,“想不到现在农民也可以缴存公积金了。”
如今在衢州,农民可以缴存住房公积金并不是新鲜事。市公积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2022年,我市被列为省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以此为契机,市公积金中心对老胡这样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全生命周期创新设计、全方位改革突破,针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不广、灵活就业人员自愿缴存积极性不高、公积金贷款渠道单一、一些农业转移人口享受不到公积金贷款等痛点堵点,通过降低门槛、增加补贴,简化流程、拓宽渠道、强化合作,有效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优势,吸引灵活就业人员加入到住房公积金制度体系。
政策放宽了开户条件,让大家都“缴得起”。目前,18周岁至未到退休年龄的未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灵活就业人员,凭身份证、银行借记卡,到市公积金中心业务窗口、受托银行网点,或在“浙里办”等线上服务渠道就能开设住房公积金账户。不受社保、户籍、居住地、收入证明、信用等条件限制,实现就业群体全覆盖。灵活就业人员的月缴存额上下限与单位职工一致,自主选择。
缴存有补贴,让大家“愿意缴”。连续缴存满12个月的灵活就业缴存人,其个人账户余额按国家规定住房公积金计息的基础上,再给予1%的补贴,试行期暂定3年。缴存年化利率加上补贴合计2.5%,高于银行零存整取年化利率(1.35%)。同时考虑到灵活就业人员的诉求,为实现缴存和提取同等自由,明确“灵活就业人员缴存满1年后,如无公积金贷款,一个年度内可提取一次,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再次提取”,切实保证灵活就业人员存取自由、均等、方便。
贷款享低息,让大家“轻松贷”。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创新推出“公农贷”,对连续缴满6个月住房公积金的农业转移人口,在中心镇、中心村或集中安置点购房,可申请公积金贷款。同时,积极探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抵押担保方式(以本人或亲友的其他商品房作为抵押物,或以缴存公积金的亲友作为担保人),实现农民自建住宅也可申请公积金贷款。目前,首次住房公积金贷款享受1年至5年2.6%、5年以上3.1%的低息贷款。
“农民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满足了农村人口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住房消费需求。”市公积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从2022年9月1日正式实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到2023年末,全市有31344个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占全年净增住房公积金建缴扩面人数的47%;灵活就业人员占全市实缴人数的比重从1.53%大幅攀升至10.92%;累计发放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贷款2354笔、金额12.17亿元,较试点前分别增长195%和415%。
本文来自【衢州日报-衢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