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能源重启IPO,青山集团“世界镍王”新能源布局战略蓝图初现端倪

麦田能源重启IPO,青山集团“世界镍王”新能源布局战略蓝图初现端倪"/

麦田能源重启IPO的消息表明,这家公司正在寻求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来筹集资金,以支持其业务发展。青山集团,作为“世界镍王”,其布局新能源领域的举措是这一消息的关键。
以下是这一消息的几个要点:
1. "麦田能源重启IPO":麦田能源可能是青山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或相关企业,现在选择重启IPO,可能意味着公司希望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或进行新的投资。
2. "青山集团新能源布局":青山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可能是为了应对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长。新能源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等。
3. "市场影响":青山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可能会对全球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因为镍是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新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投资机会":对于投资者来说,麦田能源的IPO可能是一个投资新能源领域的良机。通过投资这样的公司,投资者可以分享到新能源市场增长的红利。
5. "政策支持":考虑到全球对减少碳排放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青山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很可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总结来说,麦田能源重启IPO以及青山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都表明了该公司对未来市场的信心,以及新能源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这对于投资者、行业参与者以及整个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内容:

着“世界镍王”之称的青山集团,又一家参股企业闯关IPO。

距离首度谋求上市一年时间,储能独角兽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麦田能源”)上市申请获得深交所受理。

麦田能源于2023年首次启动IPO,在当年7月与中信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计划赴上交所主板上市,但此次上市辅导最终未通向IPO。2024年11月,麦田能源重启IPO,将上市辅导机构更换为国泰君安证券,上市地点也更改为深交所创业板。

麦田能源的第二大股东为永青科技,是温州商人项光达掌舵的青山集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低调的青山集团此前数年未有一家上市公司,随着旗下瑞浦兰钧2023年登陆港交所,以及麦田能源重启IPO,青山集团的新能源版图也逐渐浮现——作为锂电池原材料之一的镍掌握在布局了印尼镍矿的青山集团手中,锂电池制造商瑞浦兰钧得以确保原材料供应,麦田能源进而可采购瑞浦兰钧的电芯用于生产储能系统。

境外业务撑起超九成收入,面临市场稳定性风险

成立于2019年的麦田能源主要生产储能系统产品与并网逆变器,这是一个竞争相对充分且中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头部企业不乏华为、阳光电源、Tesla等厂商。麦田能源在招股书中援引S&P Global的统计数据表示,在户用储能领域,按发货容量计算,公司2024年度全球市场占有率约6%;2023年户用光伏逆变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2%。

麦田能源创始人为1987年出生的朱京成,他曾在艾罗能源(688717.SH)担任国际销售总监。2024年登陆科创板的艾罗能源同样从事储能系统与逆变器业务,且与麦田能源一样以海外市场为主。

2024年,麦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3.92亿元,同比增长约17%;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约80%。公司去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8.93%,较上年微升,主要贡献者为占比超过四成的储能电池及电池模组业务,该板块去年毛利率有所提升。公司表示,这主要因为相对低价格、低毛利的电池模组销售大幅减少,而较高毛利的储能电池标准产品ECS及新品EP系列占比提升。相比之下,另外两大主要业务储能逆变器与并网逆变器的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公司分别归因于市场竞争导致降价,以及新兴市场需求影响。

麦田能源的核心优势在于海外市场,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常年超过90%,公司号称户用储能业务在欧洲市场保持领先,市占率约13%。其中,英国市场占有率约37%,波兰市场占有率约25%,德国市场占有率约13%。

“境外市场的稳定性对公司业务发展较为关键。”麦田能源表示,近年来,国际环境及贸易局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贸易争端迭起,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环境、法律法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均存在不确定性。如未来公司主要销售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政策等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公司境外销售业务带来风险。

青山系第二大股东,生产经营存关联

麦田能源此次IPO计划募资16.61亿元,拟将其中10.31亿元投入年产100万台套智慧储能产品的产业园建设项目,2.66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此外0.6亿元用于营销及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麦田能源提到了募投项目实施后有产能消化的风险,不过,公司2024年的产能利用率较2023年出现了回升,其中逆变器产能利用率为86.53%,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为73.28%,公司解释称系去年客户群体不断拓展和行业整体需求复苏。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统计显示,2024年锂电池储能电芯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基本在65%以上。

麦田能源的股东名单中,出现了民营不锈钢巨头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山集团”)的身影。

由青山集团控股的永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永青科技”)参与了麦田能源的创立,目前是麦田能源持股24.96%的第二大股东。永青科技总裁姜森担任麦田能源董事一职。

永青科技的定位是青山集团下属的新能源产业集团。青山系另一锂电板块上市公司、从事锂电池生产制造的瑞浦兰钧(0666.HK)即由永青科技控股。

在生产经营上,麦田能源与青山系企业同样关联紧密。麦田能源向瑞浦兰钧及其子公司采购的电芯等产品在2022年达到6.55亿元,一度占据当期营业成本的近36%,2023年与2024年才下降至10%左右。

麦田能源成立初期,青山系还曾给予公司借款。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麦田能源存在向关联方永青科技、青山集团借款的内部控制不规范情形,其中2022年度来自青山集团的拆入资金为9.14亿元。

对此,麦田能源解释称,其与永青科技和青山集团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主要为拆借款,主要因为公司发展前期资金实力有限,而生产采购、产品研发、日常运营等资金需求较大,存在一定资金缺口,因此公司向永青科技和青山集团借款用于资金周转。根据借款协议,借款用于公司经营周转,年利率6%,按每年实际使用时间计算利息,公司已于2023年5月付清所有拆借本金和利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

发布于 2025-07-08 16:58
收藏
1
上一篇:多元化融资策略助力消费信贷市场空间拓展 下一篇:欣旺达锂电板块分拆上市搁浅两年,港交所IPO排队待审